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1)
2023(9312)
2022(7718)
2021(6783)
2020(5406)
2019(12207)
2018(11755)
2017(22891)
2016(11835)
2015(13280)
2014(13547)
2013(13747)
2012(13419)
2011(12535)
2010(13015)
2009(12157)
2008(11826)
2007(10849)
2006(10139)
2005(9727)
作者
(36593)
(30613)
(30588)
(29075)
(19692)
(14487)
(13769)
(11724)
(11696)
(11082)
(10612)
(10144)
(10094)
(9955)
(9714)
(9553)
(9020)
(8840)
(8829)
(8254)
(7998)
(7542)
(7457)
(7164)
(6982)
(6973)
(6753)
(6565)
(6356)
(5897)
学科
(84651)
经济(84601)
管理(29943)
(29737)
地方(26001)
方法(23030)
中国(22162)
(21997)
企业(21997)
数学(19979)
数学方法(19918)
业经(17642)
(17621)
地方经济(16895)
(13131)
产业(13083)
(13073)
金融(13073)
农业(12003)
(11948)
(11841)
银行(11830)
(11752)
(11667)
(11538)
贸易(11525)
(10969)
环境(10728)
(9747)
技术(9623)
机构
学院(187456)
大学(184730)
(96126)
经济(94460)
研究(74035)
管理(67676)
中国(57321)
理学(56104)
理学院(55458)
管理学(54846)
管理学院(54485)
(40467)
(39991)
科学(39954)
(37640)
研究所(33415)
中心(32133)
经济学(31417)
财经(31384)
(29863)
(28302)
(28075)
经济学院(27880)
北京(26425)
(26123)
(24702)
师范(24485)
(23903)
财经大学(22983)
业大(22490)
基金
项目(111923)
科学(88974)
研究(85227)
基金(80398)
(68638)
国家(68075)
科学基金(58221)
社会(57394)
社会科(54739)
社会科学(54729)
(44440)
基金项目(41458)
教育(36689)
(36142)
自然(33491)
资助(33065)
编号(33061)
自然科(32672)
自然科学(32666)
(32534)
自然科学基金(32103)
发展(27427)
(26987)
成果(26867)
重点(25630)
(24530)
课题(24425)
国家社会(24292)
(23445)
创新(22042)
期刊
(123308)
经济(123308)
研究(66960)
中国(42448)
管理(29015)
(28871)
(27297)
(24522)
金融(24522)
科学(24073)
学报(22986)
经济研究(21133)
业经(19568)
农业(18518)
大学(18179)
技术(17551)
学学(17258)
财经(17224)
教育(17159)
问题(15862)
(15251)
(12359)
技术经济(12105)
世界(11763)
国际(11431)
商业(11034)
经济问题(10331)
经济管理(9812)
统计(9694)
(9576)
共检索到31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佳宾  
经济发展中产业升级的程度,取决于不同资源配置主体对不同资源配置对象的预期。因而,资源配置主体的预期和资源配置对象的特性将影响主导产业更替中资源配置的层次。新旧主导产业更替过程中的资源流动,将主导整个经济发展的市场形态的演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最终端的市场形态有可能不同于产业中间端的市场形态。卖方市场态势下的产业环节的资源,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市场形态的作用,将不同于买方市场态势下的产业环节的资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平   施佰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数字经济影响营商环境优化进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效果最好。(2)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要优于2013年之前。(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4)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商贸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均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政务环境的路径机制还有待考察。基于实证结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纽带作用和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差异化措施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友群  潘琦  
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大量流入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形成了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了广东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后人口红利"期,尤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洗礼,广东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必须进行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  娄峰  
本文基于GMM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效提升,数字支撑服务程度和数字经济使用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较为显著,数字经济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最后,本文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提出遵循发展规范原则、引进数字经济相关优秀人才等针对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  
本文借鉴已有文献,探索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对流通产业升级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系数分别为2.001、2.565、2.127。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进流通产业顶层政策规划设计,强化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融合,注重不同地区之间协同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立宇  莫龙炯  黄念兵  
数字经济发展可能赋予了我国“双碳”发展战略新的动力机制。本文采用2011—2019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碳排放的作用及非线性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的碳减排,在通过相关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和动态效应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碳减排的重要中介机制。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碳减排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够促进倒U型拐点提前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具有显著性。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了在中国具体情境下数字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关系同样遵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规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欣艳   谢璐华   肖建华  
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采购政策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侧共同发力,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微观政府采购订单信息所构建的政府采购数据,分析政府采购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及具体效果。研究表明:政府采购需求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数字化治理,带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正向引导作用,特别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治理水平、城市服务水平、城市基础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关注程度越高,政府采购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就越为显著。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创新活力越强,政府采购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就越明显。因此,需要协同政府采购政策与数字产业发展战略,以有效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靶向性”作用;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治理水平,以有效发挥政府采购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作用;加大政府采购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以有效发挥基础研究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聚变性”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黎晖  杨平宇  黄熙熙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均集中阐述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现有研究文献构建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框架,进而分析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有两种互动机制:一是产业升级通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和价值转换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会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层面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由于这两种互动机制是共同存在的,故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同步推动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黎晖  杨平宇  黄熙熙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均集中阐述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现有研究文献构建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框架,进而分析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有两种互动机制:一是产业升级通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和价值转换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会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层面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由于这两种互动机制是共同存在的,故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修华  王翔  
以碳排放量为焦点,选取1995~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的数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了GDP增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耗能高、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提高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可实现国民经济的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指出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洋  陈晓东  
本文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3)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4)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存在边际效应减弱的趋势,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雷  崔琳婧  
数字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支点。本文选取2012-2021年流通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其中引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得出结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创新对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为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通过自身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部分影响,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技术创新促进流通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宁  胡伟  
消费和产业升级虽然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升级过程中二者能否实现联动效果,则是增强经济内生增长潜力的关键。本文从区域差异视角,检验了消费和产业"双升级"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我国不同地区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消费和产业升级,东部地区更加依赖消费升级,而中西部地区更加强调产业升级。东部地区消费和产业"双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联动效果,但中西部地区由于更加依赖产业升级,并未实现消费和产业升级的联动发展。因此,在推动消费和产业升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契机,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形成需求带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