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9)
- 2023(8405)
- 2022(6954)
- 2021(6140)
- 2020(5059)
- 2019(11220)
- 2018(10704)
- 2017(20825)
- 2016(10841)
- 2015(11803)
- 2014(11640)
- 2013(11543)
- 2012(10869)
- 2011(10111)
- 2010(10026)
- 2009(9275)
- 2008(8961)
- 2007(7966)
- 2006(7410)
- 2005(6730)
- 学科
- 济(68259)
- 经济(68212)
- 管理(30141)
- 业(26518)
- 方法(23432)
- 数学(21438)
- 数学方法(21367)
- 企(20687)
- 企业(20687)
- 银(18309)
- 银行(18163)
- 行(16922)
- 地方(16127)
- 制(16110)
- 中国(13759)
- 融(12073)
- 金融(12073)
- 地方经济(11918)
- 学(11844)
- 业经(11623)
- 农(11403)
- 财(10913)
- 度(9616)
- 制度(9610)
- 贸(9572)
- 贸易(9564)
- 易(9245)
- 业务(9148)
- 环境(9138)
- 体(8353)
- 机构
- 大学(162969)
- 学院(161951)
- 济(82285)
- 经济(81019)
- 管理(60626)
- 研究(59422)
- 理学(52266)
- 理学院(51692)
- 中国(51092)
- 管理学(51012)
- 管理学院(50728)
- 科学(34813)
- 财(34344)
- 农(33048)
- 京(32966)
- 所(30375)
- 财经(28036)
- 研究所(27822)
- 经济学(27689)
- 中心(27026)
- 农业(26399)
- 业大(26060)
- 经(25575)
- 经济学院(24878)
- 江(23815)
- 银(21230)
- 财经大学(20977)
- 院(20463)
- 北京(20444)
- 银行(20345)
- 基金
- 项目(108101)
- 科学(85008)
- 基金(81509)
- 家(72996)
- 国家(72431)
- 研究(72053)
- 科学基金(61571)
- 社会(50831)
- 社会科(48493)
- 社会科学(48480)
- 基金项目(43339)
- 省(41049)
- 自然(39963)
- 自然科(39065)
- 自然科学(39048)
- 自然科学基金(38397)
- 划(34479)
- 资助(32847)
- 教育(31411)
- 编号(25122)
- 重点(24543)
- 发(24183)
- 部(23825)
- 创(22527)
- 国家社会(22477)
- 创新(21240)
- 科研(20984)
- 计划(20574)
- 教育部(20517)
- 人文(19945)
共检索到249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丹红
微观上,杠杆率是指经济主体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的比例;宏观上,杠杆率可以用负债与国民收入(GDP)的比例来衡量。对杠杆率高低的判断,不能仅看绝对值,更重要的是看加杠杆的速度,过快增长的杠杆率更应该引起警惕。2012~2017年,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提高62.2个百分点,远超"5-30"规则提出的5年杠杆率提高30个
关键词:
去杠杆 杠杆率 银行业 金融服务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山 彭俞超
基于96个国家和地区2003—2017年的跨国数据,本文研究了银行业杠杆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杠杆率提升在短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在长期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业杠杆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即杠杆率下降的经济成本显著大于杠杆率上升的经济收益。而且,杠杆率变动速度越快,杠杆率变动对经济的负面作用越大。机制分析表明,银行业杠杆率变动在短期主要通过投资影响经济增长;在长期,通过银行业风险影响经济增长。本文的政策建议在于,政府在实施杠杆率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方式和速度,避免银行杠杆率大幅波动,这将有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银行 杠杆率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如萍 杨克磊 廖青虎
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银行业的"去杠杆化"策略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杠杆率的降低对银行业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业适当"去杠杆化"具有抵御风险的作用,会对其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银行业 去杠杆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琼 韩军伟
银行的杠杆情况主要可由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两个指标反映,从这两个指标看,银行业去杠杆有增资本和减资产两大类举措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去杠杆"的研究开始集中于企业,近期金融业"去杠杆"成为焦点。根据BIS和人民银行数据粗略计算,2016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和债券投资约占非金融部门总债务的72%。非金融部门的去杠杆,最终会表现为银行的去杠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资产规模一直处于扩张之中,还没有经历过真正去杠杆的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琼 韩军伟
银行的杠杆情况主要可由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两个指标反映,从这两个指标看,银行业去杠杆有增资本和减资产两大类举措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去杠杆"的研究开始集中于企业,近期金融业"去杠杆"成为焦点。根据BIS和人民银行数据粗略计算,2016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和债券投资约占非金融部门总债务的72%。非金融部门的去杠杆,最终会表现为银行的去杠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资产规模一直处于扩张之中,还没有经历过真正去杠杆的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左晓蕾
全球银行业依然面临着大规模和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银行规模将不可避免地缩小。同时,经济危机造成全球实体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调整,将引起银行的客户结构、资产结构和服务模式的巨大变化。在金融业发展最高潮的2007年,全世界金融资产差不多是全世界实体经济的16到18倍。全球1000家最大银行的总资产90万亿美元,占全世界GDP比重164%;全球股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汪伟 仇高擎 夏丹
自2014年底以来,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经过三年多的推进落实,在法律规范、制度框架、实施方案、配套举措等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等一些领域的改革即将取得最终成果,而地方财力平衡、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治理等一些领域仍处在攻坚关键期。2018年4月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提到"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时指出,"要以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翼 徐璐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10年底推出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对风险不敏感的杠杆率作为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补充工具。2011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建立了我国杠杆率监管的总体框架。本文分析了杠杆率监管的优缺点:杠杆率监管有助于规避模型风险、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遏制资产规模过度扩张、减少监管资本套利机会;但在监管的公平性、银行的营利性以及顺周期性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测算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并对杠杆率监管在我国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连军
本文利用我国120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度面板数据,分析了银行去杠杆化的时间、主要方式及对其经营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银行业有49%的银行在3年内完成去杠杆调整,去杠杆最大幅度的中位数为5年。第二,去杠杆进程降低了银行信贷供给速度,提高了债务融资成本与资产收益率。对比产权来看,资本补充能力强的国有控股银行去杠杆幅度更大,而中小银行去杠杆化的方式与渠道都比较有限。第三,长期来看,去杠杆进程降低了银行破产概率,提高了银行稳定性,但短期内动态面板估计表明,银行去杠杆会显著降低下一期的经营稳定性,相反的,利用留存收益、发行次级债务等主动式去杠杆则会降低信贷风险,提高银行稳定性。模型调节效应表明,外部货币政策与银行自身流动性状况都弱化了去杠杆对其经营稳定性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的高杠杆率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去杠杆化的主要途径,得出了去杠杆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通过去杠杆化,美国经济实现了危机成本的对外转嫁,使金融业务模式更趋稳健,金融机构垄断程度提高,也为金融监管改革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美国经济 去杠杆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卫华 胡君晖
金融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领域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规范金融机构经营发展、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合理测度和评价金融去杠杆的成效,是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于金融去杠杆成效的评价,主要是从上市银行业机构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变化角度开展。通过上市银行股票价格数据和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测度单家机构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情况,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的风险溢出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的风险溢出程度下降更为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崔婕 白婧 弓哲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45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构建同业杠杆指标,剖析不同银行同业杠杆结构的异质性,采用系统GMM模型验证同业杠杆对个体流动性和系统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整体同业杠杆与个体流动性风险呈现U型关系,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杠杆表现稳定,与流动性风险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反映出国有银行经营的稳健性;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的U型关系显著,验证了同业杠杆对个体流动性风险存在正负反馈效应。同时,同业杠杆增加也会带来系统流动性风险增加,过度依赖同业业务发展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因此,商业银行与监管当局需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同业杠杆要去,但也要依据各自结构稳步推进实施,且重点实施对象应当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润崧
近年来,我国经济债务增长较快,尤其企业杠杆率较高,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尽管各界关于中国经济高杠杆问题提的很多,对高杠杆深表忧虑,但是我们对于中国经济杠杆的特点、成因等方面的了解依然有限。文章从杠杆率的衡量指标选取、中国经济杠杆率情况、高杠杆风险及去杠杆路径选择四个方面对中国经济高杠杆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高杠杆的重要原因在于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当前应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将资源重新导向有生产力的地方,并着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探索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司瑞灏
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各部门的杠杆率分布情况,进而对国际主要经济体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指出了宏观和微观杠杆率的背离原因,从企业所有制和行业属性角度分别探索实体经济的杠杆率分布。最后,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提出了实体经济"去杠杆"的着力点和方法,并论述了几种主要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在"去杠杆"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卫东 熊启跃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防控金融风险被放到了重要位置。在此政策基调下,金融业的去杠杆问题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下,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业去杠杆因此成为金融去杠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刊特别策划专题,对银行业加杠杆到去杠杆的发展历程、原因、渠道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银行业去杠杆的经验,为我国银行业平稳去杠杆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