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1)
- 2023(10039)
- 2022(8741)
- 2021(7705)
- 2020(6683)
- 2019(15047)
- 2018(14897)
- 2017(28838)
- 2016(15532)
- 2015(17514)
- 2014(17540)
- 2013(17471)
- 2012(16452)
- 2011(15235)
- 2010(15793)
- 2009(15300)
- 2008(14301)
- 2007(12881)
- 2006(11278)
- 2005(10186)
- 学科
- 济(86125)
- 经济(86064)
- 管理(42259)
- 业(38124)
- 方法(32907)
- 企(30250)
- 企业(30250)
- 数学(29315)
- 数学方法(29053)
- 地方(20144)
- 农(18738)
- 中国(18517)
- 财(16715)
- 学(15952)
- 业经(15219)
- 地方经济(13438)
- 贸(13196)
- 贸易(13191)
- 制(12824)
- 易(12712)
- 农业(12441)
- 融(11480)
- 金融(11478)
- 环境(10982)
- 和(10945)
- 银(10706)
- 银行(10684)
- 行(10221)
- 理论(10124)
- 务(9715)
- 机构
- 学院(232616)
- 大学(230452)
- 济(105737)
- 经济(103658)
- 管理(85403)
- 研究(80702)
- 理学(73067)
- 理学院(72248)
- 管理学(70933)
- 管理学院(70501)
- 中国(60550)
- 科学(48060)
- 京(47331)
- 财(46053)
- 所(41585)
- 农(38111)
- 研究所(37596)
- 财经(36774)
- 中心(36574)
- 江(35134)
- 经济学(33995)
- 经(33111)
- 业大(32941)
- 经济学院(30470)
- 农业(30114)
- 范(30029)
- 师范(29761)
- 北京(29750)
- 院(28121)
- 州(27684)
- 基金
- 项目(147301)
- 科学(114913)
- 研究(108314)
- 基金(105602)
- 家(91105)
- 国家(90374)
- 科学基金(76712)
- 社会(69578)
- 社会科(65934)
- 社会科学(65915)
- 省(58405)
- 基金项目(55250)
- 教育(49899)
- 划(48292)
- 自然(47667)
- 自然科(46528)
- 自然科学(46513)
- 自然科学基金(45658)
- 编号(44628)
- 资助(43886)
- 成果(36479)
- 重点(33604)
- 发(33412)
- 部(32604)
- 课题(30758)
- 创(30099)
- 国家社会(28646)
- 创新(28236)
- 科研(28196)
- 教育部(28091)
- 期刊
- 济(123214)
- 经济(123214)
- 研究(70142)
- 中国(41830)
- 财(36394)
- 农(35106)
- 学报(34353)
- 科学(31528)
- 管理(30572)
- 大学(25694)
- 学学(24450)
- 农业(23585)
- 经济研究(21404)
- 融(21131)
- 金融(21131)
- 教育(20935)
- 技术(20667)
- 业经(18970)
- 财经(18892)
- 经(16411)
- 问题(15728)
- 技术经济(13406)
- 统计(13124)
- 贸(12909)
- 业(12201)
- 商业(11883)
- 策(11492)
- 世界(11140)
- 国际(10949)
- 理论(10735)
共检索到348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1930年代的"大萧条"使凯恩斯认识到以萨伊定律为基础,以均衡价格为中心的微观经济分析必须加以摒弃,在抛弃了货币"面纱论"的两分法后,凯恩斯以不确定性为其宏观分析的微观基础,将货币作为联结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以动物精神为核心,引申出了投资社会化的结论。这一非均衡观点却遭遇到了"新古典综合"。在1970年代的"滞胀"背景下,现代货币主义强调市场可以回归以"自然率"为基础的均衡,理性预期学派以理性预期为核心,企图证明经济人理性下的市场万能、私有制永恒和萨伊定律的正确,结果却遭遇到了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大爆发。其实,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摆脱不了的终身伴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永清 肖忠东
文章从经济学视角将工业模式区分为均衡与非均衡两种模式,并就两种不同的模式对其基本定义、特征、形成背景以及物质流程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合理的均衡工业经济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均衡的工业经济模式的经济动力在于将环境和资源价值共同纳入现行经济系统中。通过对工业活动中环境成本的思考,从而合理地解决非均衡工业经济模式向均衡工业经济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非均衡的工业经济 均衡工业经济 经济动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戴磊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以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模式将延续传统增长动力,全年增长仍可维持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强力的宏观政策激励后,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但不至于失控,2011年通胀风险在货币继续正常化条件下将有所回落。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表现出了一系列典型化事实,全球范围内金融货币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大宗商品的重新定义等,决定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再均衡的必然性。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再均衡过程应该更集中在机制、体制和供给政策,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城市化和服务业的深度发展,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增长之路。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政策正常化 后危机时代 城市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华民 黄列
中国开放经济下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华民黄列(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一、导论自1992年以来,中国开始实施全面的开放政策,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特别是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FDI),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这些外国资本不仅弥补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缺口,提高了国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文章通过对失衡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说明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是理解失衡的背景,而失衡的根源可能与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失衡的调整过程也是市场力量自动纠错和成长进步的过程。
关键词:
失衡 均衡 全球经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普查 投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本文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经济分析,重点分析土地征用的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在构建土地征用均衡分析框架、探讨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土地征用非均衡产生的诱因,并从政策层面上探讨实现中国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举措。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政府的土地征用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土地征用也存在政策失灵的可能,并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已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态势。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征用的政策失灵,实现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变,我们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农民...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均衡 非均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小川
本文旨在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建立一个非均衡的内生经济动态模型。在这个模型中 ,源于部门内和部门间关系的内生变量导致资本市场、消费品市场上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市场的非均衡过程、存货调节机制以及经济人的最优行为和适应性行为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进行模拟的。静态性质及其稳定性是作为一般市场动态过程的特例加以讨论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守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就业、消费、投资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对它们的非均衡现象作些分析,特别是就非均衡经济理论研究的思路谈些看法,对非常均衡度作些讨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莉
低碳经济社会中,物流活动需重视碳排放的控制,科学设计出支持低碳理念的物流优化网络对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网络均衡理论为研究方法,首先构造一个以物流交易量为网络流、包含"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典型三层物流运作网络,再基于此结构在各层物流决策者之间构造一个以碳排放强度为网络流的虚拟碳排放网络,用这两个网络间的相互关联反映物流交易和碳排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接着,对这两个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进行定量建模,把经济与环境间的协调转化成由这两个相互影响网络所构成的网络均衡问题,分析各层决策者综合考虑碳排放量最低的利润优化行为,并将优化问题转化成等价的变分不等式形式;最后,设计仿真算例进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晓龙
本文运用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对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以及货币危机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和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支配地位,使得美元汇率存在高估,美国出现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全球经济失衡。历史上,美国往往通过美元的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下降、上升对失衡进行调整,引起世界范围的资本反方向流动,诱发新兴经济体发生货币危机。面对全球失衡的可能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保持谨慎和灵活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文章通过对失衡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说明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是理解失衡的背景,而失衡的根源可能与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失衡的调整过程也是市场力量自动纠错和成长进步的过程。
关键词:
失衡 均衡 全球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旭平 毛中根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中国国内储蓄相对过剩 ,外资大量流进。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外汇储备数额巨大。与此同时 ,国内资金也在大规模地外流 ,出现了“资本流动怪圈”。这种资金供求的非均衡状态有许多负面影响。国内大规模储蓄是居民理性选择的结果 ,引进外资又是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在这种情况下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较好的调整方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奕
一国政府实施贬值政策并非总是出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考虑 ,有时是为了通过贬值拉动外部需求 ,从而刺激产出增加。但是通过开放性金融市场的作用 ,贬值反过来也会影响国内需求 ,在某些场合它能刺激内需扩大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会产生类似于财政扩张时的挤出效应。当这种挤出效应足够大时 ,外需的扩大有可能被内需的减少所抵消 ,从而无法增加总需求以刺激产出。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的贬值政策便由于开放性金融市场上参与者的合理预期而事实上失去了动态一致性。
关键词:
非均衡经济 凯恩斯式失业 纳什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