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2)
- 2023(15493)
- 2022(13207)
- 2021(11942)
- 2020(10166)
- 2019(22990)
- 2018(22567)
- 2017(44091)
- 2016(23731)
- 2015(26489)
- 2014(26446)
- 2013(26173)
- 2012(24320)
- 2011(21989)
- 2010(22190)
- 2009(21183)
- 2008(20688)
- 2007(18707)
- 2006(16506)
- 2005(15157)
- 学科
- 济(111219)
- 经济(111040)
- 管理(71604)
- 业(65843)
- 企(54301)
- 企业(54301)
- 方法(43271)
- 数学(37740)
- 数学方法(37371)
- 财(29478)
- 农(27333)
- 中国(26745)
- 地方(23609)
- 制(23513)
- 业经(22732)
- 学(22108)
- 贸(18031)
- 贸易(18024)
- 务(18003)
- 农业(17937)
- 财务(17933)
- 财务管理(17886)
- 易(17462)
- 银(17068)
- 银行(17035)
- 企业财务(16967)
- 融(16692)
- 金融(16686)
- 体(16480)
- 行(16222)
- 机构
- 学院(343912)
- 大学(343220)
- 济(150123)
- 经济(147076)
- 管理(127650)
- 研究(118140)
- 理学(109414)
- 理学院(108176)
- 管理学(106293)
- 管理学院(105651)
- 中国(89482)
- 财(72006)
- 京(70500)
- 科学(69748)
- 所(60165)
- 农(56392)
- 财经(56280)
- 研究所(53979)
- 中心(53870)
- 江(52563)
- 经(50832)
- 业大(48521)
- 经济学(47857)
- 北京(44100)
- 农业(44079)
- 范(43954)
- 师范(43525)
- 经济学院(42889)
- 院(41903)
- 财经大学(41577)
- 基金
- 项目(222527)
- 科学(175293)
- 研究(163700)
- 基金(162127)
- 家(140771)
- 国家(139611)
- 科学基金(119280)
- 社会(106337)
- 社会科(100735)
- 社会科学(100707)
- 省(86808)
- 基金项目(85118)
- 教育(75783)
- 自然(74892)
- 自然科(73134)
- 自然科学(73109)
- 划(72477)
- 自然科学基金(71852)
- 编号(66054)
- 资助(65849)
- 成果(55027)
- 重点(50537)
- 部(50014)
- 发(48504)
- 创(46293)
- 课题(45790)
- 制(44634)
- 国家社会(44536)
- 性(43689)
- 创新(43383)
- 期刊
- 济(173622)
- 经济(173622)
- 研究(105743)
- 中国(68564)
- 财(59077)
- 学报(52684)
- 农(52211)
- 科学(48072)
- 管理(48020)
- 大学(40146)
- 学学(38168)
- 教育(34599)
- 农业(34502)
- 融(33587)
- 金融(33587)
- 财经(29308)
- 技术(29140)
- 经济研究(28976)
- 业经(26810)
- 经(25291)
- 问题(22224)
- 技术经济(17997)
- 贸(17983)
- 业(17832)
- 版(16518)
- 统计(16336)
- 商业(15646)
- 理论(15646)
- 世界(15473)
- 国际(14935)
共检索到521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严雪梅 张友
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基础是应当重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一定要把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益放在首位,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对我国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不足之处,并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进行了法律和制度上的设计。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少数民族 权益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呈现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建设的步伐。而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使得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公共政策手段。因此,构建一个均等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目前的状况,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容性"的社会保障体制,并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法。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社会保障体制 均等化 包容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婷 郑荣宝 张雅琪
本研究以旧村改造的利益分配问题为研究内容,发现导致旧村改造分配失衡的原因有各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信息不对称、公众缺乏有序参与等三方面。最后研究以"包容性增长"视角构建旧村改造利益均衡的理论框架,并从多元共治、规范市场参与、公众监督、目标与责任共担等多方面建立利益均衡保障机制。
关键词:
旧村改造 包容性增长 利益均衡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艳芳
"包容性增长"理念作为我国未来的执政理念,其利益共享与权利平等的核心要义正契合了经济法的价值追求。面对我国农民利益产生与权益维护的双重窘境,"包容性增长"理念为农民权益保护提供了全新视角,而在"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指导下,经济法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与科学的立法,必然为农民权益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经济法 权益 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强文 任保平
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出发,测度出1998-2009年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包容度,发现中国经济的包容度处于基本包容状态,具体而言,工业化中期形成的高投资、高消耗的增长模式使得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压力日益严重,这些都阻碍了可持续包容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投资拉动型特征更加明显,再次使得可持续包容度呈现下降趋势。从区域差异来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可持续包容度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可持续包容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包容度的角度来看,更高的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低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凯 刘力臻
对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质量的定量分析,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一次重要突破。文章在透析"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基础上,从数量、效益、稳定性和民生福利等方面构建了四维三层综合评价体系,使用"逐层"纵向拉开档次法,从动态时序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依次呈现波动平稳、波动上升和稳步提升三种状态,相继出现四次较大波动。如何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逐层”拉开档次 综合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海利
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短板、国内生育政策调整、学前教育(特别是高质量学前教育)投资收益认识的深入,意味着"十三五"期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需求将保持高位增长。与此同时,受经济下滑、"营改增"政策推进、三四线房价下跌以及新《预算法》实施等的影响,财政性学前教育的供给能力特别是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主体——县级政府的收入能力,在"十三五"期间将明显下降。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迫切要求从制度上构建学前教育投入增长的保障机制,为学前教育发展保驾护航。为此,本文提出将县级政府作为财政性学前教育的投入主体,但缩小各省(市、自治区)之间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差距的责任,改由中央政府承担;缩小省内各县(市、...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投入增长 保障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燕玲 黄亚冰 罗盛锋
旅游业包容性增长已成为旅游经济研究的核心。本文在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结合广西各市区的情况,兼顾数据的可得性,构建评价市域旅游业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投影寻踪技术对广西14个市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基础性决定包容性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发展的质量;弱势群体面临着旅游经济利益的缺失和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各市之间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极不平衡,并逐步呈现"马太效应"的趋势。因此,应通过构建合理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旅游经济增长的包容性,破除旅游业面临的"资源诅咒"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义中 阚明晖
文章以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方式理念为指导,通过分析政府管制型环境经济政策的缺陷,提出构建社会制衡型环境经济政策模型,从而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和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炳炎 王冲
包容性增长致力于解决相对贫困的三个维度,即收入不平等、人的发展和人的脆弱性问题,与此相对应,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也可概括为可持续的与平等的增长、社会包容和赋予权能及安全。包容性增长在中国实现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行初次分配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待遇逐步趋同;第三,以人本发展观取代物本发展观,加强发展中对人的关注,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保障人的安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牟天琦 刁璐 霍鹏
伴随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与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城乡数字接入机会日渐趋向平等,但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先天处于弱势地位,城乡居民数字应用能力差异引致的数字应用鸿沟问题日益严峻。本文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数字技能的培育是当下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关键之匙。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调查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城乡居民数字技能的掌握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掌握数字技能显著地提升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城乡收入格局。此外,各项数字技能的掌握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线上商务技能、工作学习技能和娱乐社交技能对收入提升的作用力度依次递减,娱乐社交技能部分抵消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正效应。就传导机制而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从投融资两端提升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得性以及居民创业的意愿与创收的概率,同时上述效应在以往难接触到传统金融资源的农村居民更明显。基于此,本文不仅从数字技能的视角为"经济功能性活动的实践需依托于相应可行能力"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而且识别了数字时代下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本文的研究对为何培育数字技能以及如何选择技能培育路径具有现实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技能 包容性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春苗 郑江淮
本文将内需规模吸引外资进入所引发的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竞争纳入存在"熊彼特式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探讨开放视角下扩大内需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理,并采用2008-2016年3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和2008-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验证。结果表明,内需型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别间包容性增长,却不利于国内包容性增长;内需扩张对国别间包容性增长影响效应受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的调节,而对国内包容性增长影响效应受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和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共同调节。
关键词:
内需 经济全球化 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燕 祁晓玲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能否切实地保障好广大农民的基本权益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特点和规律,日益成为完善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曰影 李銮淏 夏杰长
基于2010—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跨境劳务合作对中国包容性经济增长的赋能机制。研究表明:跨境劳务合作通过就业创收效应和本地引流效应,促进了劳务输出地的包容性经济增长;数字技术通过维系社会关系、提升家庭幸福感,强化了跨境劳务合作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同时通过推动本地劳动力市场扩容升级、促进劳动服务的“线上化”转移,弱化了跨境劳务合作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书锋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重大国家战略。然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同步现象比较突出,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其协同发展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只有包容性地推进京津冀三者中最弱的一方——河北的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将部分京津产业转移到河北,消除三地在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落差。也就是说,应通过政策扶持,一方面强化中央和京津两地对转移到河北产业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大力发展河北物流产业,增强其对京津两地产业的吸引力;一方面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产业跨区域布局,实现京津冀包容性增长,达到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这是促进京津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