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6)
2023(12915)
2022(10943)
2021(9940)
2020(8440)
2019(19126)
2018(18601)
2017(36383)
2016(18962)
2015(20816)
2014(20640)
2013(20136)
2012(18377)
2011(16293)
2010(16038)
2009(14495)
2008(13528)
2007(11630)
2006(10071)
2005(8807)
作者
(52350)
(44160)
(43903)
(41740)
(28011)
(21106)
(19989)
(17271)
(16757)
(15487)
(15188)
(14731)
(14063)
(13733)
(13581)
(13520)
(13016)
(12735)
(12692)
(12540)
(10901)
(10707)
(10470)
(10266)
(10086)
(9849)
(9632)
(9172)
(9019)
(8548)
学科
(98701)
经济(98615)
管理(54508)
(50290)
方法(41636)
(41175)
企业(41175)
数学(37563)
数学方法(37082)
地方(21418)
(21215)
中国(20855)
(19973)
业经(18330)
(17457)
(14151)
农业(13966)
地方经济(13812)
(13323)
财务(13285)
财务管理(13257)
(12926)
贸易(12914)
环境(12678)
企业财务(12653)
(12487)
(12126)
(11709)
金融(11708)
技术(11706)
机构
大学(264308)
学院(263286)
(120537)
经济(118438)
管理(104815)
理学(91442)
理学院(90507)
管理学(88912)
研究(88825)
管理学院(88409)
中国(66830)
(53410)
(52787)
科学(52579)
财经(42851)
(42832)
中心(42110)
(40173)
(39218)
研究所(39199)
经济学(38753)
业大(38041)
(37707)
经济学院(34709)
北京(32492)
(32386)
财经大学(32181)
(31970)
师范(31636)
农业(31193)
基金
项目(185984)
科学(148565)
基金(138587)
研究(133167)
(121227)
国家(120300)
科学基金(104699)
社会(88924)
社会科(84626)
社会科学(84604)
基金项目(72951)
(71431)
自然(67291)
自然科(65841)
自然科学(65823)
自然科学基金(64638)
教育(60656)
(59982)
资助(56658)
编号(51232)
重点(41875)
(41692)
(40106)
成果(40070)
(38648)
国家社会(38545)
教育部(36294)
创新(36288)
科研(36228)
人文(35443)
期刊
(127120)
经济(127120)
研究(75907)
中国(46203)
(41899)
学报(39705)
管理(38959)
科学(36925)
(34447)
大学(31212)
学学(29814)
技术(24793)
农业(23465)
(22448)
金融(22448)
经济研究(22365)
财经(21701)
教育(20342)
(18857)
业经(18108)
统计(16349)
问题(16295)
技术经济(15066)
(14573)
决策(13181)
(12506)
理论(12107)
(12080)
(11528)
商业(11426)
共检索到381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苏文  
根据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本文构建了一套评价各省市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对199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水平进行了测度和简单评价。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虽然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总体上日趋包容,但包容性水平较低,发展缓慢;各省市之间的包容性水平相差迥异,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弱势群体面临着各种经济权利的缺失和社会排斥,无法公平地参与到经济增长的进程之中,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少数人占有,没有实现全民共享。因此,应通过构建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安排,追求经济增长的包容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迪云  周彤菲  颜明杰  
包容性增长理念已逐渐获得全球普遍的认同,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依据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本文从经济增长、绿色与创新发展、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四个方面构造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6年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测度,并使用全局空间相关及局部空间相关指数,分析其包容性增长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江苏和浙江包容性增长水平较高;湖北、四川、重庆、湖南、安徽和江西处于中间水平;云南和贵州水平较低。长江经济带总体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但内部差异显著。基于此,文章结合新发展理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强文  任保平  
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出发,测度出1998-2009年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包容度,发现中国经济的包容度处于基本包容状态,具体而言,工业化中期形成的高投资、高消耗的增长模式使得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压力日益严重,这些都阻碍了可持续包容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投资拉动型特征更加明显,再次使得可持续包容度呈现下降趋势。从区域差异来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可持续包容度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可持续包容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包容度的角度来看,更高的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低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社会经济分化日益严重,冲突凸显,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成为当下中国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包容性增长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包容性现状如何,未来如何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成为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包容性增长相关概念的界定,选择基于隶属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经济增长的包容性进行考察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不容乐观,仅是"基本包容",要真正实现包容性增长任重而道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敏  
文章在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包括6个维度和46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2000—2014年,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基本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尽管地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排名变动较大,与2000年相比,2014年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排名则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同时2010年以来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性呈现扩大趋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云平  雷汉云  董永亮  
为了探索普惠金融与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981~2015年包容性经济增长数据,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动态面板差分GMM估计方法,考察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解释了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另外,本文还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增长效应以及普惠金融包容程度测量,同时衡量了包容性经济增长对普惠金融的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地理维度的服务渗透性包容性程度更高,而包容性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群体从普惠金融中获益更多,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福  沈琦  
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构建政府参与背景下的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即处于倒"U"型右半部分;随着各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财政支出与包容性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效应,说明现阶段的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在财政支出下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于弱化。据此,提出要适时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并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对政府支出的力度进行调整,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聪  申明浩  
本文构建了地区外贸包容性增长的评价指标,并且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地区外贸包容性增长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外贸包容性增长进程滞后于外贸规模的扩张速度,而且存在总体包容度偏低、地区间差异大的特点。同时,地区外贸的包容性增长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包括技术溢出效应、协同创新效应、竞争引致创新效应、知识积累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等。因此,我国应推动地区外贸发展由粗放的数量扩张型路径向包容的质量提升型路径转变,并且建立完善的地区外贸与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增强外贸包容性增长服务于地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能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敏  王小林  
本文首先对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由4个维度、7个领域、13个指标组成的包容性增长指数;然后对评价指标赋权重,形成了一套包容性增长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该指标体系对1990-2009年中国的包容性增长进行了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提出了建议。评价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包容性趋势,经济增长迅速并且带来了就业增长,提高了人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社会保障水平,但是中国包容性增长整体水平比较低,并且发展缓慢,收入不平等越来越显著,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巨大障碍。因此,应该从实现机会平等角度设计政策,追求经济增长的包容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凯  刘力臻  
对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质量的定量分析,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一次重要突破。文章在透析"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基础上,从数量、效益、稳定性和民生福利等方面构建了四维三层综合评价体系,使用"逐层"纵向拉开档次法,从动态时序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依次呈现波动平稳、波动上升和稳步提升三种状态,相继出现四次较大波动。如何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牟天琦  刁璐  霍鹏  
伴随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与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城乡数字接入机会日渐趋向平等,但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先天处于弱势地位,城乡居民数字应用能力差异引致的数字应用鸿沟问题日益严峻。本文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数字技能的培育是当下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关键之匙。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调查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城乡居民数字技能的掌握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掌握数字技能显著地提升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城乡收入格局。此外,各项数字技能的掌握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线上商务技能、工作学习技能和娱乐社交技能对收入提升的作用力度依次递减,娱乐社交技能部分抵消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正效应。就传导机制而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从投融资两端提升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得性以及居民创业的意愿与创收的概率,同时上述效应在以往难接触到传统金融资源的农村居民更明显。基于此,本文不仅从数字技能的视角为"经济功能性活动的实践需依托于相应可行能力"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而且识别了数字时代下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本文的研究对为何培育数字技能以及如何选择技能培育路径具有现实的政策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洪川  胡鞍钢  
未来世界走向将根本改变两个世纪以来"大分化"趋势,将走向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五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本文通过对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贫困发生率、收入基尼系数四维指标对五大国发展分析(1980-2015),预计了发展趋势(2015-2030)。从人均GDP相对水平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呈现发展趋同;从人类发展指标看,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跃迁,尤其是中国最显著,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类发展水平的进步;从贫困发生率来看,五大人口国家大幅度减少绝对贫困人口,进而导致世界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其中中国贡献最大;从基尼系数来看,中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他各国呈现较为复杂的情形,中国走上全面包容性增长轨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洪川  胡鞍钢  
未来世界走向将根本改变两个世纪以来"大分化"趋势,将走向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五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本文通过对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贫困发生率、收入基尼系数四维指标对五大国发展分析(1980-2015),预计了发展趋势(2015-2030)。从人均GDP相对水平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呈现发展趋同;从人类发展指标看,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跃迁,尤其是中国最显著,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类发展水平的进步;从贫困发生率来看,五大人口国家大幅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红蕾  覃伟芳  
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和Hicks-Moorsteen指数对1980-2011年中国省际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估算、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包容性TFP比传统TFP小得多,效率变化、技术进步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即不考虑收入差距大大高估了中国的TFP。东部地区包容性TFP增长率比中西部高,表明中国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失衡,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仍比较低下,而且东部比中部、西部的经济增长更具包容性。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中国包容性TFP增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资利用、要素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镇化、地区经济的开放度和基础设施投资都与包容性TF...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妮  任保平  高鹏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理论界对人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观点,并基于现有包容性增长观的理论基础,根据经济增长对人的包容的评价维度,综合考虑了人的经济发展环境、人的社会发展环境、人的生态环境、人口素质和人的生活质量五大要素来构建指标体系。通过上述5个方面30个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2004-2009年的人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2004-2009年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幅也逐年递增,这表明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速度加快,人的全面发展状况越来越好。结合主成分分析解析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主因子,分别为外部因子(25个指标)与内部因子(5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