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5)
2023(10221)
2022(8667)
2021(7864)
2020(6422)
2019(14305)
2018(13998)
2017(26860)
2016(13994)
2015(15196)
2014(14580)
2013(14319)
2012(13429)
2011(12175)
2010(12324)
2009(11658)
2008(10526)
2007(9176)
2006(8323)
2005(7501)
作者
(38637)
(32196)
(32174)
(30738)
(20654)
(15507)
(14569)
(12412)
(12330)
(11230)
(11108)
(10895)
(10378)
(10189)
(10032)
(9763)
(9581)
(9324)
(9320)
(9204)
(8083)
(7779)
(7729)
(7561)
(7384)
(7146)
(6898)
(6743)
(6403)
(6248)
学科
(80537)
经济(80486)
管理(35193)
(28496)
地方(24427)
方法(23704)
(21614)
企业(21614)
数学(21062)
数学方法(20899)
中国(20330)
(16735)
地方经济(14640)
业经(14630)
(14541)
(11934)
环境(11671)
农业(11462)
(10909)
产业(9741)
(9370)
贸易(9362)
(9328)
(8944)
(8838)
(8837)
金融(8834)
(8749)
理论(8676)
经济学(8553)
机构
学院(196335)
大学(193355)
(89533)
经济(87661)
管理(71241)
研究(70749)
理学(61009)
理学院(60137)
管理学(59078)
管理学院(58692)
中国(51956)
科学(42301)
(41326)
(37138)
(34295)
中心(32154)
研究所(31076)
财经(29801)
(29794)
经济学(28908)
(28020)
师范(27775)
(27532)
(26866)
(26096)
业大(25852)
经济学院(25676)
北京(25660)
(24185)
师范大学(22486)
基金
项目(131825)
科学(104982)
研究(97314)
基金(95726)
(82453)
国家(81819)
科学基金(71307)
社会(64922)
社会科(61606)
社会科学(61593)
(51937)
基金项目(51379)
自然(44300)
教育(43332)
(43262)
自然科(43248)
自然科学(43239)
自然科学基金(42431)
编号(38940)
资助(37597)
(31012)
成果(30235)
重点(29989)
(27910)
课题(27457)
国家社会(27151)
(27134)
创新(25517)
发展(25439)
(25087)
期刊
(109428)
经济(109428)
研究(62919)
中国(36990)
(27693)
科学(26620)
管理(25991)
学报(25470)
(25204)
大学(19490)
经济研究(18712)
学学(18584)
技术(17124)
农业(17079)
教育(16832)
(16607)
金融(16607)
业经(16578)
问题(15233)
财经(15055)
(13264)
资源(10711)
技术经济(10565)
(10495)
现代(9984)
统计(9632)
(9493)
商业(9387)
城市(9344)
世界(8818)
共检索到298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官莹  管驰明  周章  
文章首先研究从早期城邑到现代城市的经济功能演替、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然后应用实证的方法,以我国经济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最快的深圳为例,研究其改革开放后经济功能演替、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对外部空间形态演化及内部空间结构重组的影响。以期探求现代城市经济功能演替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演变规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岸  齐清文  
社会科学开始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空间模式和非常态分布,研究社会科学中的空间结构问题。人口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同时也较易获取、容易做到时空连续,因此往往是衡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借助于GIS技术,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为例。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总体表现为集聚。具体来说:1990年和2000年深圳市人口密度均以特区内东门街道为最高,特区外各街道人口密度增长较快;1990 ̄2000年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约4km;1990年人口密度函数和2000年人口密度函数均以反函数模型拟合较好,从市中心随着距离增加,人口密度递减;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中心附近具有较大的向心效应,带来周边邻近区域人口的增长,而在东部郊区人口分布相对稀疏,出现部分离心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章平  曾华翔  
运用位点简化表征城市功能空间,文章考察在通勤距离和开发成本约束下微观经济主体选址决策调整过程,发现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变迁,根本上是通过众多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投资选址和消费选择等活动逐渐积累形成。以深圳30年城市发展经验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功能位点在深圳市整体区域结构中的变迁,据此得到城市功能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并分析后续的发展走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现学,林惠华  
以龙岗区中心组团为例,理论结合实际,由区域角度出发,从城镇功能性质、产业布局、城镇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大型配套设施的布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城镇体系、城镇地域空间结构的合理构建,促进城镇职能分工体系的形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浩锋  施苏  饶小军  
以深圳市为例,基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了城市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特点。分析结果显示,传统的街道密度指标可以揭示城市宏观层面的片区密度差异,而街道网络的拓扑结构则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城市密度的空间分布变化。对于街道网络、土地开发强度和用地功能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有助于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城市密度的配置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加那提古丽·卡德尔  王星  孟晓晨  
中国城市内部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北京市和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对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分布与特征以及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匹配)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是基本态势,总量上的就业—居住匹配度在27%和53%,而划分第二和第三产业后的就业—居住匹配度下降到22%~36%之间。将就业和居住分别来看,两个城市在总体上均呈现出就业的空间集聚度高而居住的空间集聚度相对较低的特点。从不同产业空间的集聚程度分析,则呈现出第三产业集聚度高于第二产业的特点。这些共性规律对于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而两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波   谢金燕   王莉  
基于深圳市2005、2010、2015和2020年专利申请和兴趣点数据,从微观尺度上(1 km×1 km单元格)展示深圳市4个年份的创新空间演化特征,并通过对各年份的空间自回归泊松模型进一步考察了创新环境各要素对城市创新空间的影响及其变化。研究发现:(1)2005—2020年深圳市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创新产出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现象,创新空间结构经历了从“龙岗—南山双核心”向“南山—福田双核心、轴带状”的演化过程。(2)在创新生产要素方面,产业园区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信息科技企业替代制造业企业成为创新驱动的核心力量;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正向显著影响着创新产出。(3)在创新生产要素空间位置选择的相关因素方面,区域交通枢纽、区位与交通可达性均显著影响创新空间;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时间阶段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健生  马洪坤  彭建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综合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合理配置有限的生态资源并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在生态功能节点识别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根据耗费距离模型,生成生态功能耗费表面,并进行最短路径网络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取核心斑块、关键生态廊道。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的生态阻力值,林地阻力最小,且远小于其他景观类型生态阻力值;生态功能耗费梯度表面的分布呈现围绕生态功能节点向周围辐散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较西部西南部建成区低;核心斑块的大小和形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较大的斑块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且对应的节点级别较高;所识别的关键廊道共有4条,空间位置大体上落在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羊台山向塘朗山的廊道外缘与基本生态控制线存在冲突,需要对该区域加以管控。建议一方面适时调整生态控制线范围并将冲突部分纳入生态控制线之内,另一方面对该地区进行必要的监管和保护,防止受到进一步破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  高艺  
本文在2000年深圳市密度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至2006年的全市密度总体演变趋势和结构(特区内外和用地类型)演变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了在空间资源极度短缺的深圳市,城市密度政策受到多重价值取向的叠加影响,其表现出的实际结果往往更具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林波  李伟涛  王维  熊严军  
21世纪,全球范围内城市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扩张不可避免地将大量的森林、农田、草地、湿地和水域等发挥着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对城市、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必需的生态用地对于维持城市自身生态系统健康、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以中国经济特区深圳市为例,将景观生态概念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结合起来,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城市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析模型,并分别按照保留城市面积30%、40%、50%和60%生态用地的4种情景,分析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论文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卫城  
通过对深圳市五联社区社会状况的实地访谈和定量调查,对快速城市化地区社区的社会结构状况进行了研究,力求揭示快速城市化地区社区社会结构运作的基本特征,以深入推进城市化工作,建设和谐社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雄飞  胡淑娟  
基于大众点评网POI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深圳市经济型酒店空间布局特征,形成以下主要结论:(1)经济型酒店在市域范围内呈现三大梯度的集聚分布,依次是南部集聚区、西部集聚带和市域集聚组团;(2)经济型连锁酒店存在两种空间布局类型,分别是以"如家"和"7天"品牌为代表的集聚型布局和以"维也纳"品牌为代表的分散型布局;(3)经济型酒店空间布局与交通便利度、商业繁华度和品牌差异度密切相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代明  刘俊杰  韩启钰  
国内外一些集约型城市面临高起点上的经济如何继续实现较快增长的挑战。按常态它们的经济增速会逐渐放缓并遭遇"高位增长瓶颈",但也存在突破该瓶颈的可能。争取后一种前景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促成重大创新突破,如同IT曾在美国引发的新经济那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阳  黄姣  王羊  冯喆  李双成  
深圳市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区域,其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0年间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文运用能值理论,对深圳市1979年-2008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资源流、货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进行核算,利用小波变换分解环境负载率(ELR)时间序列,并对比M-K法分析结果,测度环境负载率突变时间点及其与影响因子间协同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市1979年-2008年生态经济系统流入能值增加,能值产出下降,可持续发展指数大幅下降,环境负载率不断升高。M-K法验证小波变换结果与Morlet小波作为母函数的小波变换结果基本一致,环境负载率存在3年和1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且3年特征时间尺度下波动幅度小于13年尺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厚明  李艳滨  温文华  马梦知  
在分析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结构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SD)的因果关系图,选取城市GDP、港口通过能力、港区占地面积、港口深水岸线长度作为状态变量,构建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仿真模型结构和行为的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选取港口投资政策因子、岸线消耗系数、港区土地占用系数、港外土地占用系数以及表示港口业对航运服务业和港口物流业促进程度的乘数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仿真,分析这些因素对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为实现深圳港口和城市2020年发展目标,需要适当的增加港口建设投资,但要避免码头重复建设带来的土地资源大量占用问题;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