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33)
- 2023(20345)
- 2022(17562)
- 2021(15933)
- 2020(13613)
- 2019(30691)
- 2018(30085)
- 2017(57860)
- 2016(31285)
- 2015(35143)
- 2014(34653)
- 2013(34151)
- 2012(31032)
- 2011(28271)
- 2010(28219)
- 2009(26365)
- 2008(25428)
- 2007(22236)
- 2006(19538)
- 2005(17129)
- 学科
- 济(137063)
- 经济(136894)
- 管理(95009)
- 业(87216)
- 企(73698)
- 企业(73698)
- 方法(59353)
- 数学(51747)
- 数学方法(51041)
- 财(34387)
- 农(32490)
- 中国(32175)
- 学(30031)
- 业经(29019)
- 地方(26909)
- 制(25803)
- 贸(22456)
- 贸易(22446)
- 易(21767)
- 农业(21595)
- 务(21590)
- 财务(21506)
- 财务管理(21461)
- 理论(20710)
- 环境(20620)
- 企业财务(20353)
- 和(19735)
- 银(19331)
- 技术(19312)
- 银行(19256)
- 机构
- 大学(452767)
- 学院(450536)
- 济(185047)
- 经济(181309)
- 管理(174516)
- 研究(152857)
- 理学(151994)
- 理学院(150273)
- 管理学(147394)
- 管理学院(146584)
- 中国(111795)
- 科学(95731)
- 京(95268)
- 财(84377)
- 农(77191)
- 所(77158)
- 业大(70823)
- 研究所(70599)
- 中心(68500)
- 财经(67992)
- 江(65178)
- 经(61781)
- 农业(60859)
- 北京(59365)
- 范(57400)
- 经济学(56980)
- 师范(56722)
- 院(55497)
- 州(51787)
- 经济学院(51119)
- 基金
- 项目(311965)
- 科学(244900)
- 基金(227792)
- 研究(221015)
- 家(201125)
- 国家(199523)
- 科学基金(170799)
- 社会(141303)
- 社会科(134023)
- 社会科学(133988)
- 省(121405)
- 基金项目(120117)
- 自然(112913)
- 自然科(110319)
- 自然科学(110289)
- 自然科学基金(108315)
- 划(102627)
- 教育(102038)
- 资助(94179)
- 编号(87597)
- 重点(70422)
- 成果(70202)
- 部(68375)
- 发(65685)
- 创(64598)
- 课题(60687)
- 创新(60478)
- 科研(60117)
- 国家社会(58784)
- 教育部(58527)
- 期刊
- 济(201174)
- 经济(201174)
- 研究(130170)
- 中国(82418)
- 学报(77777)
- 农(68993)
- 科学(68744)
- 财(65435)
- 管理(64745)
- 大学(58782)
- 学学(55956)
- 农业(46941)
- 教育(44400)
- 技术(38983)
- 融(36354)
- 金融(36354)
- 财经(33887)
- 经济研究(33409)
- 业经(31316)
- 经(29106)
- 问题(25629)
- 业(24005)
- 技术经济(22507)
- 版(22244)
- 科技(21746)
- 统计(21703)
- 业大(20244)
- 理论(20058)
- 策(19838)
- 图书(19704)
共检索到651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罗银秀 叶广宇 梁肖梅
基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现状,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经济制度前因进行分析。运用QCA(组态)方法,对于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经济制度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经济自由度、全球治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关税水平)进行考量。研究结果表明,五种不同的组态(内外循环双蓄力型、低质量高开放型、低质量高保护型、外循环稳定型、外循环自由型)均可带来高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引入经济制度组态视角研究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揭示全球各国高价值链地位的多元路径以及作用机理,对理论发展以及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雪阳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35个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子维度均会促进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攀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施动态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借力数字经济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雪阳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35个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子维度均会促进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攀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施动态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借力数字经济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鲁力 代勇 黄彦
民宿投资是丰富旅游市场产品供给的活水源泉,也是提振旅游消费的重要抓手。不同于企业投资或政府投资,民宿投资的行为主体一般为个人。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民宿投资的影响因素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特征,单一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并不突出,影响因素与投资行为的关系少有定论。为了进一步厘清民宿投资影响因素与投资行为的耦合关系,本研究聚焦民宿投资者,运用fsQCA方法,研究民宿投资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结果发现:1)各前因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决定了民宿投资行为;2)民宿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组合构成了四组有效组态,这四组不同组态均能导致积极的民宿投资结果。本研究为新发展阶段背景下民宿业的高质量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陈圳
本文从制度红利非线性特征的视角,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对39个国家1995-2014年,制度约束与全球价值链地位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考虑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和制度分指标维度差异分别进行了不同门槛阈值的回归。研究发现制度完善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推动作用会因为该国所处的制度环境成长阶段差异而呈现显著的门槛效应:(1)制度环境的完善与全球价值链提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在不同制度维度视角下,门槛阈值前后的非线性特征呈现多样化;(3)根据各国发展经验的门槛阈值,中国制度环境正处于推动自身全球价值链提升的"制度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全球价值链 门槛效应 制度红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亚倩 陈丽
联通主义强调学习者是知识的主要贡献者,知识的产出源于学习者丰富广泛的社会交互,但社会交互影响知识贡献的具体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基于联通主义和复杂系统观,从连接支持、连接机会和连接能力3个维度,选取促进者关注、反馈激励、榜样带动、交互对象异质性、身份公开、社群规模、主动性、社会吸引力和利他性9个条件变量,构建了联通主义知识贡献影响因素分析模型(SOA模型)。收集国内第一门cMOOC的10,598条交互数据,采用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方法 (fsQCA),从组态的视角揭示社会交互影响联通主义学习者知识贡献质量的联合作用路径,发现:1)高质量的知识贡献表现为三种驱动模式——自我导向型、开放利他型和促进者依赖型;2)高质量的知识贡献离不开社会交互的反馈激励、榜样带动和个体的社会吸引力;3)促进者关注或榜样带动、自主性或利他性是驱动高质量知识贡献必不可少的核心条件。本研究为今后分析联通主义知识贡献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框架,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会交互因素对个体知识贡献质量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帮助研究者和课程设计者理解个体的知识贡献行为,为激发学习者保持高质量贡献、改进激励机制设计和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灵希 曹琳琳
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向更高层级攀升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UN comtrade数据库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的出口复杂度进行测算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出口复杂度在2001—2014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水平呈现下降;基于成本发现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因素、进口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密度、人力资本、技术水平、进口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具...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出口复杂度 成本发现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天阳 肖皓 孟渤 许和连
基于Wang等(简称WWZ)提出的双边出口增加值核算方法,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论文将2000-2015年制造业出口贸易网络重新解构为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返回并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国外增加值、纯重复计算部分4种网络,分析网络可加性、网络间相关性、网络拓扑结构和社团演化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逐步升级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的核心,但在返回并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RDV)网络中仍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②4种网络的"互惠性"、"异配性"较为显著,基本形成亚太、欧洲两个结构稳定的社团。③4种网络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如国外增加值(FVA)网络结构较为离散、纯重复计算部分(PDC)网络有较为明显的"链式"结构。④QAP分析显示,传统引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仍可以对制造业GVC网络进行解释,但其解释力度在逐渐减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葛海燕 张少军 丁晓强
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利得份额,为此,本文构建了融合全球价值链经济地位与技术地位的综合性测度指标,并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分析了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已经取得了较大提升,但国际排名仍比较靠后,不仅显著低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巴西和俄罗斯两个金砖国家,反映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的困境仍较为严峻;尽管中国初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均显著提升,并表现出明显的"追赶"趋势,但各行业的国际排名均较为落后,其中,服务业的落后程度最大,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落后程度最大;技术地位效应是推动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主导因素,经济地位效应是次要因素,增加值结构效应则产生了抑制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黎峰
从增加值的角度出发,国际分工地位是决定一个部门生产和出口对国内增长贡献的重要因素,且反映了该部门生产和贸易的动力来源。通过对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发现部门的要素禀赋结构、国内生产配套水平与其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其中国内生产配套水平对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更为重要,而部门的出口市场份额与其国际分工地位呈现负相关关系。为此,应进一步转变以规模为导向的贸易发展模式,努力提升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及国内生产配套水平。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地位 贸易增加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贝 李婷
价值链“低端锁定”已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甚大。探讨中国农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中国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OECD-TiVA的附加值贸易数据中2005—2018年全国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农业附加值出口技术复杂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以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附加值贸易的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指标,通过OLS模型考察中国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力资本、制度质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显著,研发资本、国际分工结构、开放程度和汇率水平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灿 林桂军
本文作者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22个发展中国家的GVC分工地位指数,发现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呈"下降—上升—下降"的演化趋势,且GVC分工地位排名前列的发展中国家多为某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利用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发现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自然资源丰裕度与制造业整体GVC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制度通过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分工地位提升;行业层面回归显示研发投入和FDI对发展中国家电子及光电行业分工地位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GVC分工地位 影响因素 发展中国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灿 林桂军
本文作者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22个发展中国家的GVC分工地位指数,发现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呈"下降—上升—下降"的演化趋势,且GVC分工地位排名前列的发展中国家多为某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利用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发现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自然资源丰裕度与制造业整体GVC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制度通过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分工地位提升;行业层面回归显示研发投入和FDI对发展中国家电子及光电行业分工地位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GVC分工地位 影响因素 发展中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俊妍 任奕达
本文基于国家层面对数字经济不同维度的测度和"行业数字强度"的区分,构建了行业层面的数字经济渗透指标,以更好地识别数字经济渗透到不同行业的差异,重点考察数字经济渗透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同维度显著提高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以数字基础设施的影响最为显著。就机制而言,数字经济渗透通过贸易成本降低与人力资本结构升级驱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向高端攀升。细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行业异质性显示,数字经济渗透对中低技术制造业与信息通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影响最为显著。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关税和服务贸易壁垒对行业数字经济渗透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调节作用。最后从识别数字经济渗透行业差异等方面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冉
文章基于81个国家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能否提高一国的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以考察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对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人力资本效应”“研发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提升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等收入国家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效应显著且大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助力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