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4)
- 2023(15816)
- 2022(13839)
- 2021(12597)
- 2020(10746)
- 2019(24764)
- 2018(24639)
- 2017(48773)
- 2016(26064)
- 2015(29311)
- 2014(29468)
- 2013(29377)
- 2012(27194)
- 2011(24858)
- 2010(25060)
- 2009(23656)
- 2008(23075)
- 2007(20547)
- 2006(18569)
- 2005(16870)
- 学科
- 济(124652)
- 经济(124494)
- 管理(81163)
- 业(74655)
- 企(61463)
- 企业(61463)
- 方法(52233)
- 数学(45951)
- 数学方法(45540)
- 财(31385)
- 中国(31092)
- 农(29183)
- 制(25361)
- 地方(25352)
- 业经(25205)
- 学(23581)
- 贸(20334)
- 贸易(20321)
- 易(19670)
- 农业(19435)
- 银(19025)
- 银行(18982)
- 务(18785)
- 财务(18713)
- 财务管理(18672)
- 融(18232)
- 金融(18229)
- 行(18111)
- 体(17879)
- 环境(17872)
- 机构
- 大学(388533)
- 学院(384691)
- 济(168577)
- 经济(165202)
- 管理(152058)
- 理学(131010)
- 研究(129983)
- 理学院(129613)
- 管理学(127703)
- 管理学院(127001)
- 中国(98226)
- 京(82111)
- 财(80817)
- 科学(75283)
- 所(64578)
- 财经(64027)
- 经(58012)
- 研究所(57993)
- 中心(57618)
- 农(56127)
- 江(56113)
- 业大(53122)
- 经济学(52847)
- 北京(52383)
- 范(48305)
- 师范(47913)
- 财经大学(47480)
- 经济学院(47426)
- 院(46859)
- 州(44916)
- 基金
- 项目(251895)
- 科学(198947)
- 研究(186582)
- 基金(184753)
- 家(159262)
- 国家(158022)
- 科学基金(136201)
- 社会(120683)
- 社会科(114566)
- 社会科学(114537)
- 基金项目(97700)
- 省(96196)
- 自然(86275)
- 教育(84858)
- 自然科(84185)
- 自然科学(84170)
- 自然科学基金(82718)
- 划(80521)
- 资助(76662)
- 编号(75305)
- 成果(61944)
- 部(57043)
- 重点(55811)
- 发(53696)
- 创(51832)
- 课题(51442)
- 国家社会(50116)
- 教育部(49660)
- 制(49202)
- 人文(48636)
- 期刊
- 济(190964)
- 经济(190964)
- 研究(122568)
- 中国(70702)
- 财(61545)
- 管理(57913)
- 学报(55709)
- 科学(52076)
- 农(50566)
- 大学(43165)
- 学学(40803)
- 融(37235)
- 金融(37235)
- 教育(36993)
- 农业(34259)
- 财经(32881)
- 技术(32809)
- 经济研究(31562)
- 业经(28757)
- 经(28110)
- 问题(25018)
- 技术经济(20475)
- 理论(19692)
- 贸(19589)
- 现代(17676)
- 统计(17621)
- 商业(17522)
- 实践(17451)
- 践(17451)
- 图书(17073)
共检索到577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标 李富强 王林辉
本文根据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作用模型,利用一国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指标的面板数据(PanelData),对经济制度和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不仅是重要而且是有效率的,并且政府对当前的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结构模型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最佳的经济制度安排,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政府治理能够实现我国最优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制度 经济增长 政府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直庆 王林辉 李富强
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性质和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是我国转轨经济特有的现象,传统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政治制度决定论无法合意解释我国经济增长问题。文章基于组织治理理论和有效委托机制指出,正是我国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治理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有效委托实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强调了市场和政府作为经济主体都有可能实现最优治理和经济增长效率。
关键词:
经济制度 政府主导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晔
通过经济制度功能分析、作用机理分析和传导路径分析,认为经济制度是以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为主要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同时,从因素、区域以及时序3个维度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二是东部区域的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比中、西部区域更加明显;三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经济制度的变迁,产权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重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晔
通过经济制度功能分析、作用机理分析和传导路径分析,认为经济制度是以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为主要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同时,从因素、区域以及时序3个维度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二是东部区域的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比中、西部区域更加明显;三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经济制度的变迁,产权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重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兆旭 陈东景
根据我国1978年至2016年人均GDP产出、人均资本存量以及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所合成的经济制度变迁指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中,产权制度、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起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程度过高会产生负向作用。经济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变迁虽然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人均资本存量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起正作用,但效果不及经济制度变迁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培育多元化产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清 袁永
文章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包含物质资本、劳动力、人文资本、产业结构以及制度变量的计量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瑞琛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载体。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提供发展空间。要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刺激个人消费,改变生产与消费结构的不平衡,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开放化发展 服务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瑞琛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载体。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提供发展空间。要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刺激个人消费,改变生产与消费结构的不平衡,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开放化发展 服务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瑞琛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载体。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提供发展空间。要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刺激个人消费,改变生产与消费结构的不平衡,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开放化发展 服务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根紧 丁志帆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框架,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制度改革、对外开放等都能促进我国经济效率提升,而科技进步却未能起到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情况与全国类似,但中、西部地区却表现出异质性,表现在中部产业结构优化未能改善技术效率,而科技进步能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中、西部地区所有制改革在短期内也无法助推经济效率提高。
关键词:
随机前沿分析 经济增长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毅 何代欣
针对经济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现有研究的不足,通过协整理论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测算了1952—2010年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经济制度变迁及人均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制度变迁在长期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短期影响则十分有限;如果以1978年为分界点,则经济制度变迁在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改革开放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丹
金融发展的增长作用具有阈值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排除掉国别差异和遗漏变量的影响,我国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应如何解释?研究从"质量渠道"来检验金融发展的门槛增长效应,用制度质量和最适金融结构来控制对金融效率发展的制约影响。研究结论发现,金融效率的相对下降构成了门槛效应形成的主因,市场化的"制度质量"并未给予金融质性发展以可靠的制度保障,最适金融结构更易成为金融效率发展的制度性门槛,我国"金融-经济"的关联关系门槛效应明显。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制度质量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丹
金融发展的增长作用具有阈值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排除掉国别差异和遗漏变量的影响,我国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应如何解释?研究从"质量渠道"来检验金融发展的门槛增长效应,用制度质量和最适金融结构来控制对金融效率发展的制约影响。研究结论发现,金融效率的相对下降构成了门槛效应形成的主因,市场化的"制度质量"并未给予金融质性发展以可靠的制度保障,最适金融结构更易成为金融效率发展的制度性门槛,我国"金融-经济"的关联关系门槛效应明显。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制度质量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立政
中国不同省域基本经济制度演进过程中,在坚持性质不变基础上,存在着"量"的差异。本文从省域层面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环境和功能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省域层面在贯彻基本经济制度时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1)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2)政府环境贡献大于市场环境并且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3)经济功能和非经济功能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结合基本经济制度在省域的结构特征,我们进一步探究出一条中国省域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袁云峰 曹旭华
在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实证研究侧重于金融的资本积累功能,较少讨论金融的要素配置功能。为了间接度量我国金融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利用Battese & Coelli(1995)提出的随机边界模型以及中国1978—2004年的跨省份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金融发展只是通过资本积累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并未促进我国技术效率的全面提升,这一结论与Rioja和Valev(2004)等人的发现基本一致。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