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8)
2023(15662)
2022(13108)
2021(12037)
2020(10093)
2019(22721)
2018(22245)
2017(42066)
2016(22276)
2015(24972)
2014(24332)
2013(24144)
2012(22728)
2011(20828)
2010(20853)
2009(19660)
2008(19241)
2007(17196)
2006(15309)
2005(14139)
作者
(61657)
(51727)
(51559)
(48880)
(33153)
(24560)
(23128)
(19843)
(19694)
(18210)
(17849)
(17361)
(16693)
(16580)
(16206)
(15923)
(15298)
(14937)
(14896)
(14310)
(13023)
(12396)
(12229)
(11925)
(11708)
(11609)
(11325)
(10868)
(10189)
(10115)
学科
(115314)
经济(115186)
管理(72216)
(66254)
(55003)
企业(55003)
方法(45271)
数学(40420)
数学方法(40142)
中国(31205)
(28175)
(25401)
地方(24742)
(23457)
业经(22863)
技术(19353)
(19240)
贸易(19222)
(18660)
(18517)
(18188)
金融(18185)
(18112)
银行(18095)
(17423)
农业(17094)
(16566)
环境(16414)
地方经济(15600)
(15375)
机构
大学(326212)
学院(322552)
(155190)
经济(152595)
管理(125545)
研究(114918)
理学(107927)
理学院(106746)
管理学(105404)
管理学院(104759)
中国(90876)
(72002)
(67943)
科学(62023)
财经(56681)
(55781)
中心(51818)
(51685)
经济学(50786)
研究所(49926)
(47887)
经济学院(45536)
(43409)
北京(43372)
财经大学(42272)
(41516)
(39927)
业大(39642)
师范(39628)
(37137)
基金
项目(211238)
科学(170998)
基金(158945)
研究(158659)
(136882)
国家(135817)
科学基金(118148)
社会(108582)
社会科(103314)
社会科学(103289)
基金项目(83011)
(78897)
教育(72221)
自然(71594)
自然科(69979)
自然科学(69963)
自然科学基金(68843)
(66539)
资助(64123)
编号(60278)
成果(49784)
(49540)
(48363)
重点(47928)
国家社会(47193)
(46460)
创新(44617)
(44573)
教育部(43876)
课题(42631)
期刊
(174522)
经济(174522)
研究(105827)
中国(68067)
(55600)
管理(51035)
科学(43518)
学报(42156)
(39274)
(35462)
金融(35462)
大学(34308)
学学(32238)
教育(31290)
财经(30300)
经济研究(29987)
技术(27901)
农业(26371)
(26218)
业经(24230)
问题(22564)
(20246)
技术经济(18495)
世界(18302)
国际(17645)
统计(16395)
(15595)
(15289)
科技(14707)
商业(14393)
共检索到502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邵传林  
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评估了金融深化改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金融深化改革程度越高的地区,企业家就越倾向于创业;在运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发现,金融深化每增加1个标准差,创业活动将增加0.48个标准差;在金融深化改革程度越高的地区,民营企业家和个体企业家就越倾向于创业,但金融深化对民营企业家创业活动更具有预测能力;各种稳健性检验及分地区的估计结果均表明,本文假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国有经济、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深化的交互效应对企业家精神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菊  邓昂  
本文采用1997—2009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利用控制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率等因素,对中国30个省市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变迁、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地方政府保障性支出则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政府支出规模及其内部保障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则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兼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翔  黄志  
基于Acemoglu的任务模型和2003~2016年我国行业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人工智能与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阶段差异性,在导入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使行业收入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且对工作重复性高、创造性低的行业冲击更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除了通过劳动力就业对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行业生产效率传导影响行业收入差距。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存在长期效应,同时2003年以后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2)高校扩招极大地丰富了高级人力资本,加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3)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推动了农村农业部门人口转至城市非农业部门,继而通过促进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通往共同富裕之路上,需要着重推动教育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形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佩瑶  崔建军  
本文基于生产函数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市场化改革与杠杆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1)市场化改革与杠杆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当市场化程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进一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份额并不利于控制杠杆率水平;(2)市场化改革去杠杆的效果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进一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份额不利于经济去杠杆,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去杠杆;(3)市场化改革对杠杆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即市场化改革通过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杠杆率水平。因此,寻求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制度均衡,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更有助于化解我国的杠杆困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黎杰生  胡颖  
本文考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总量和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上述影响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表象下,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金融集聚具有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随集聚程度的高低产生规律性的变化;金融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则会逆向挤出技术创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黎杰生  胡颖  
本文考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总量和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上述影响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表象下,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金融集聚具有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随集聚程度的高低产生规律性的变化;金融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则会逆向挤出技术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胜超  庞瑞芝  吕翠翠  
新医改后,"看病贵"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缓解,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偏离新医改初衷并削弱了政府不断增加投入的效果,为此,从人均医疗总费用及其构成角度表征看病贵,利用鲍莫尔的不平衡增长模型揭示了医疗费用增长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03—2017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实证考察了"成本病"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医疗费用持续快速增长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来自于"成本病","成本病"不仅与医疗服务特性有关,也与医疗行业组织低效率有关,这一效应长期存在;东部地区是"成本病"的重灾区,中西部地区的"成本病"效应并不显著,新医改后"成本病"效应明显弱化。启示在于,应正视"成本病"引致的医疗费用增长必然性,将重点转移到医疗行业组织治理上,加快提升医疗行业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文峰  陆军  
利用2009—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蔓延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小规模城市、人口收缩型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第二产业比重越高的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越明显。推进紧凑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和秉承精明增长的城市规划理念是未来提升城市创新质量的努力方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游霭琼  王明珂  
文章使用2005—2019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相对全面地构建综合指标测算经济发展质量,借助实证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区域和子系统的异质性,并从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门槛效应视角探究了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存在区域和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正向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在创新、协调和开放子系统显著;科技创新投入具有调节和门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会负向调节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各个子系统使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呈正向作用显著、负向作用不显著的“倒U型”关系,该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区域异质性。为此,建议加快补足环境规制价格手段的缺位,在实施环境规制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加大和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进一步完善创新制度和市场环境,出台激励性财税金融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联动效应,推行区域协同治理环境和协调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虹   秦喜亮  
运用我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存在空间关联效应。横向来看,不同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强,中西部、京津冀等地区相对较弱。纵向来看,2015年以来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持续收敛,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未来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佟家栋  陈霄  
本文采用DEA-SBM模型构建了2005至2013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能源效率面板数据,并进一步研究了出口扩张、环境规制怎样影响城市能源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扩张显著提高了城市能源效率,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出口驱动特征;并且出口扩张对能源效率的正影响随着城市环境规制强度上升而增加,这一影响效应在不同环境规制强度指标和出口密集度的稳健性检验中同样成立。研究还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上升,出口扩张引致的污染排放会出现缩减,但出口扩张引致的能源消耗缩减并不明显,出口、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主要来自排放效应。对样本的分类检验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上升,低收入、内陆地区和资源型城市的出口扩张对能源效率的改进作用要大于高收入、沿海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积极的政策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能源效率的改进机制,并且这种强化作用在低收入、内陆地区和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叶德珠  王佰芳  黄允爵  
硅谷和深圳的经验表明,对创新来说,用风险投资类证券市场资金来匹配高技术人才会更有效率。因此本文根据新结构金融学强调的金融要与资源禀赋结构相匹配的原则,考察金融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之间的匹配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借鉴社会学排序匹配方法,将中国2005~2018年间31个省的金融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分别通过标准排序并相减来构造匹配度指标,进而对创新进行回归。实证结果表明:匹配度与创新之间显著正相关,市场型金融结构与高技能劳动力匹配、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与低技能劳动力匹配能够促进创新产出增长,且匹配度对创新增长的解释力强于金融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简单交乘项;金融-劳动力结构差距与创新成“倒U型”关系,即匹配度存在最优状态使得创新产出边际增长达到最大值;创新产出水平越高,结构匹配对创新增长效应越大。本文首次考察并验证了金融与劳动力的结构匹配问题的重要性,拓展了传统增长理论中有关劳动与资本相互替代这一总量分析结论,也为新结构金融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