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07)
- 2023(20900)
- 2022(17522)
- 2021(16121)
- 2020(13484)
- 2019(30729)
- 2018(30691)
- 2017(58559)
- 2016(32010)
- 2015(35865)
- 2014(36138)
- 2013(35776)
- 2012(33182)
- 2011(30305)
- 2010(30539)
- 2009(28674)
- 2008(28158)
- 2007(25220)
- 2006(22811)
- 2005(21055)
- 学科
- 济(141908)
- 经济(141736)
- 管理(92873)
- 业(88032)
- 企(70520)
- 企业(70520)
- 方法(53682)
- 数学(46029)
- 数学方法(45566)
- 中国(41389)
- 农(38356)
- 财(34401)
- 地方(32508)
- 业经(31906)
- 学(30283)
- 制(30015)
- 农业(25783)
- 贸(24755)
- 贸易(24737)
- 易(23954)
- 银(23948)
- 银行(23869)
- 行(22907)
- 融(22528)
- 金融(22525)
- 环境(21234)
- 体(20660)
- 和(20486)
- 理论(20381)
- 技术(20215)
- 机构
- 大学(468696)
- 学院(465555)
- 济(194047)
- 经济(189917)
- 管理(175392)
- 研究(167438)
- 理学(149568)
- 理学院(147821)
- 管理学(145347)
- 管理学院(144512)
- 中国(126451)
- 科学(102302)
- 京(101992)
- 财(92017)
- 所(86343)
- 农(82327)
- 研究所(77966)
- 中心(73913)
- 财经(71663)
- 江(71028)
- 业大(70758)
- 北京(65347)
- 经(64901)
- 农业(64324)
- 范(61552)
- 师范(60863)
- 院(60158)
- 经济学(59257)
- 州(56716)
- 经济学院(52994)
- 基金
- 项目(304900)
- 科学(237883)
- 研究(220656)
- 基金(219711)
- 家(193494)
- 国家(191859)
- 科学基金(162228)
- 社会(139842)
- 社会科(132425)
- 社会科学(132392)
- 省(118579)
- 基金项目(115825)
- 自然(104449)
- 自然科(101897)
- 自然科学(101870)
- 教育(100432)
- 划(100388)
- 自然科学基金(100064)
- 资助(90185)
- 编号(89136)
- 成果(73891)
- 重点(68946)
- 发(68093)
- 部(66776)
- 创(62723)
- 课题(62642)
- 创新(58745)
- 国家社会(57867)
- 科研(57738)
- 教育部(56816)
- 期刊
- 济(226655)
- 经济(226655)
- 研究(146412)
- 中国(97695)
- 学报(78188)
- 农(76186)
- 科学(69931)
- 财(69925)
- 管理(67773)
- 大学(58699)
- 学学(55327)
- 教育(51847)
- 农业(51294)
- 融(47008)
- 金融(47008)
- 技术(39617)
- 经济研究(36545)
- 财经(36220)
- 业经(36030)
- 经(31118)
- 问题(29890)
- 业(26318)
- 技术经济(23294)
- 贸(23179)
- 图书(22810)
- 科技(22279)
- 版(22022)
- 理论(22017)
- 现代(21190)
- 商业(20920)
共检索到718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瑞琛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载体。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提供发展空间。要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刺激个人消费,改变生产与消费结构的不平衡,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开放化发展 服务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瑞琛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载体。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提供发展空间。要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刺激个人消费,改变生产与消费结构的不平衡,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开放化发展 服务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瑞琛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载体。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经济制度、开放化发展提供发展空间。要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刺激个人消费,改变生产与消费结构的不平衡,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开放化发展 服务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晔
通过经济制度功能分析、作用机理分析和传导路径分析,认为经济制度是以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为主要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同时,从因素、区域以及时序3个维度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二是东部区域的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比中、西部区域更加明显;三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经济制度的变迁,产权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重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晔
通过经济制度功能分析、作用机理分析和传导路径分析,认为经济制度是以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为主要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同时,从因素、区域以及时序3个维度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二是东部区域的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比中、西部区域更加明显;三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经济制度的变迁,产权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重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兆旭 陈东景
根据我国1978年至2016年人均GDP产出、人均资本存量以及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所合成的经济制度变迁指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中,产权制度、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起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程度过高会产生负向作用。经济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变迁虽然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人均资本存量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起正作用,但效果不及经济制度变迁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培育多元化产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标 李富强 王林辉
本文根据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作用模型,利用一国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指标的面板数据(PanelData),对经济制度和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不仅是重要而且是有效率的,并且政府对当前的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结构模型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最佳的经济制度安排,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政府治理能够实现我国最优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制度 经济增长 政府治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长庚 田龙鹏 陈彬
"包容性增长"理念已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新共识,包容性增长指数的测算使得评估制度变迁的整体效应成为可能。本文构建并测算了改革开放33年来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水平不断提升。运用SVAR模型检验发现:(1)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均能显著提升中国的包容性增长水平,表明"中国模式"具有明显的制度优越性;(2)三种经济制度变迁均能促进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影响最大,贡献度达35.9%;(3)中国特色市场化改革并非扩大而是能缩小收入差距,这主要得益于"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的双重调控。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背景下,尤其要注重发挥对外开放的经济...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包容性增长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清 袁永
文章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包含物质资本、劳动力、人文资本、产业结构以及制度变量的计量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慧
本文在经济增长理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引入市场化程度的变量,分析了市场化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影响;进而以温州民间金融制度安排为案例,分析了市场化民间金融制度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典型化事实,并提出深化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发展的市场化制度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毅 何代欣
针对经济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现有研究的不足,通过协整理论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测算了1952—2010年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经济制度变迁及人均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制度变迁在长期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短期影响则十分有限;如果以1978年为分界点,则经济制度变迁在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改革开放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大千 王检 吴可
利用全国29个省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制度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门槛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当制度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金融发展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并且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会随着制度水平的提高而加强。稳健性检验中,金融干预对经济增长也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制度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金融干预的负向效应才会被纠正,并且这一门槛值比前者要高。
关键词:
制度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焱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以及南非金砖五国先后进行了一次持续的经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推动了各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增长效果却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改良的内含制度因素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社会生产函数模型,利用金砖国家经济制度变迁以来的相关数据,测算了金砖五国在技术、劳动力、资本以及资本与劳动力协调配置等要素方面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砖五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经济制度变迁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完全不同。该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对中国持续深化生产要素的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经济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金砖国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向东 廖进中 赖明勇
本文分析了经济制度安排和贸易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该国经济增长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九个经济制度安排变量中对一国贸易流量影响作用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是该国的贸易政策,对一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是该国的产权保护程度。从对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分析发现,在所有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中,一国产权的保护程度对该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大;同时产权保护的程度和政府干预对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葛扬
"两个毫不动摇"到"两个都是"的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化,通过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推动"两个健康"对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理论拓展,将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进行理论突破。所有这些,不仅推进了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发展,而且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前行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关键词:
新时代 基本经济制度 理论发展与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