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8)
- 2023(18641)
- 2022(16250)
- 2021(15062)
- 2020(12875)
- 2019(29497)
- 2018(29358)
- 2017(57131)
- 2016(31045)
- 2015(35205)
- 2014(35189)
- 2013(34789)
- 2012(32035)
- 2011(29165)
- 2010(29334)
- 2009(27718)
- 2008(27248)
- 2007(24376)
- 2006(21492)
- 2005(19349)
- 学科
- 济(137176)
- 经济(137008)
- 管理(96118)
- 业(89196)
- 企(75956)
- 企业(75956)
- 方法(58300)
- 数学(50471)
- 数学方法(49959)
- 财(37834)
- 农(33333)
- 中国(32427)
- 业经(29013)
- 学(28323)
- 制(28103)
- 地方(27826)
- 务(24780)
- 财务(24694)
- 财务管理(24642)
- 企业财务(23440)
- 贸(22614)
- 贸易(22600)
- 农业(21932)
- 易(21870)
- 理论(20662)
- 银(20259)
- 银行(20201)
- 和(20140)
- 体(19930)
- 环境(19696)
- 机构
- 大学(449941)
- 学院(448668)
- 济(185489)
- 经济(181471)
- 管理(174641)
- 理学(150462)
- 研究(150145)
- 理学院(148803)
- 管理学(146299)
- 管理学院(145492)
- 中国(112918)
- 京(94795)
- 科学(91442)
- 财(87942)
- 所(76374)
- 农(71527)
- 财经(69674)
- 研究所(69020)
- 中心(67866)
- 江(66722)
- 业大(65345)
- 经(63009)
- 北京(59973)
- 范(57719)
- 师范(57185)
- 经济学(56489)
- 农业(56077)
- 院(53811)
- 州(53415)
- 财经大学(51579)
- 基金
- 项目(296446)
- 科学(232288)
- 研究(217480)
- 基金(214545)
- 家(185912)
- 国家(184376)
- 科学基金(158075)
- 社会(137057)
- 社会科(129808)
- 社会科学(129774)
- 省(115800)
- 基金项目(113991)
- 自然(102144)
- 教育(100108)
- 自然科(99677)
- 自然科学(99652)
- 自然科学基金(97871)
- 划(96848)
- 编号(89426)
- 资助(88503)
- 成果(73372)
- 重点(66227)
- 部(65833)
- 发(62804)
- 创(61179)
- 课题(61066)
- 创新(57139)
- 教育部(56725)
- 科研(56577)
- 国家社会(55793)
- 期刊
- 济(210734)
- 经济(210734)
- 研究(134517)
- 中国(84456)
- 财(70584)
- 学报(69793)
- 农(65351)
- 管理(64673)
- 科学(63399)
- 大学(52659)
- 学学(49754)
- 教育(46272)
- 农业(44207)
- 融(40499)
- 金融(40499)
- 技术(38522)
- 财经(35156)
- 经济研究(33856)
- 业经(33259)
- 经(30038)
- 问题(26956)
- 业(22844)
- 技术经济(22795)
- 理论(21771)
- 图书(21219)
- 版(20792)
- 贸(20539)
- 商业(20168)
- 现代(20011)
- 科技(19955)
共检索到665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立强
文章从制度经济分析的角度探讨常见三种规范控制性股权移转交易模式的效率性,提出市场规则搭配法律规范模式。一则尊重市场机制,保留市场规则下促进有效率交易的功能;二则填补市场规则下无法防堵无效率交易的缺憾。
关键词:
控制权市场 经济分析 收购模式 市场规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筠笙
公司控制权转让行为 ,其实质是对较为稀缺的控制权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对公司控制权转让行为进行效率评价 ,主要是看对这一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否改善和提高了公司价值 ,从而增进了社会福利。本文在对获取公司控制权收益的主体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一个对公司控制权转让效率进行分析的总体框架。运用该框架对集中和分散两种所有权结构下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论为 :在促进有效率的公司控制权转让发生方面 ,集中的所有权结构要优于分散的所有权结构 ;但在防止无效率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方面 ,分散的所有权结构则优于集中的所有权结构。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转让 协议转让 要约收购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曾祥飞 林钟高 崔亭亭
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是决定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制衡机制,那么有效率的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则是这些权力制衡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合理的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才能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程序。公司控制权矛盾的变迁是引发内部控制治理功能变迁的基本原因,公司控制权的和谐配置是内部控制功能实现的基础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立新 陈传明
文章从控制权的视角,分析了股权治理对公司创新和绩效的影响,以2012-2017年345家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股权治理的创新与绩效效应。结果发现:(1)当第一大股东具有绝对控制权时,股权治理失效,股权集中和制衡度对创新投入、公司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2)当第一大股东不具有绝对控制权时,股权集中对创新投入具有负向作用,股权制衡对创新投入具有正向作用,股权集中和制衡均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股权集中、创新投入和公司绩效存在"正反馈"的双向因果关系,其中,当期创新投入对公司绩效存在负向影响,前期创新投入对公司绩效存在正向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林峰国 郭葆春
本文从控制权收益的含义对其进行经济学的分析,我们认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是产生控制权收益的一般原因,控制权收益是一种产权公共领域中的攫取行为。同时,从控制性股东与其它股东的契约博弈看,政府的有效监管以及提高控制性股东掠夺行为的经济成本与法律风险,是抑制控制权收益、保护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控制权(私人)收益 经济学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颖 刘星 林朝南
基于控制权收益①驱动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其导致的控制权分配格局,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形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资本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权收益水平与资本配置规模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则增加等量控制权收益所需的资本配置规模就越大;(3)较固定资产投资而言,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收益的比例也较低;(4)上市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在形成控制权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资本配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行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金慧
【目的/意义】企业集团满足了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了商业形态的演进,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企业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深刻影响了我国公司制度的发展进程,其规则的构建有利于提升集团治理诉讼的司法回应能力,进而推动整个法律体系的制度创新与变革。【设计/方法】通过阐释企业集团的发展演进,参考其他国家或地区集团立法模式的体系设计,权衡我国企业集团规制的立法得失,立足于我国企业集团治理的特色及困境,针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保护的难题,致力于研究我国企业集团的公司法规制进路。【结论/发现】在《公司法》修改的重大时刻,应当贯彻企业集团概念法定、类型法定、规制内容法定、责任法定和治理规则法定的原则,以构筑多群体利益平衡的现代企业集团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晓峰
以控制权为视角,通过构建统一的数理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期限条件下的债务融资和不同融资对象的股权(再)融资,得出了如下结论:在不影响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越偏向于股权融资;融资金额越多,越偏向于股权融资。
关键词:
债务融资期限 股权(再)融资对象 控制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学术界关于公司控制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探讨上,而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本质是对公司不合理配置的控制权进行重新配置和调整的过程。总结了Facebook、雷士照明、万科和阿里巴巴等国内外关于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认为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并归纳了公司控制权在重新配置和调整过程中的五种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基础,即包括政府、出资者、经营者和员工等在内的各要素主体所提供的环境要素、物质要素、决策要素和执行要素对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性程度。最终,明确了公司控制权配置和调整的整体趋势,即哪个主体提供的要素对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性程度越高,其享有的控制权也就越多。研究结论揭示了公司控制权重新配置和调整的规律,深化了公司控制权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缓解实践中的控制权争夺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阳李
运动式执法已经成为行政执法领域中不可忽视的治理利器。不同学科从不同路径和方法切入得到大相径庭的研究结论。大体而言,学界对运动式执法的评价历经"早期完全否定—逐步理性认知—当下有限肯定"三个不同阶段。以委托—代理、剩余控制权和理性预期为理论前提,通过构建行政执法机关、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收益的理论模型,逻辑解读运动式执法,认为运动式执法实质是地方政府与行政执法机关因不同情势而产生的剩余控制权之相机分配,并通过现实案例予以检验。在满足特定条件时,运动式执法可能实现"制度化走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涛 胡敏杰 吴君
本文对2004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为38.93%,现金流权为33.67%,两权偏离程度为5.16%,上市公司中44.7%的公司存在两权偏离的现象,其中私人企业的两权偏离现象更为显著。统计还表明2007年以后,两权偏离度的平均值逐年下降,但同时更多的上市公司存在两权偏离的现象。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现金流权 控制权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群英
一、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偏离(一)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及两权偏离度界定本文以现金流量权衡量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而以终极控制权衡量终极控制人所拥有的表决权。从本质上看,终极控制人在投入资本后取得股份比例然后才能取得控制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腾文
在上市公司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中,不同持股比例的投资者对公司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和参与程度,同时也会在利益的实现方式上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往往出现为控制公司法人的争执。持股比例、董事制度的安排、持股结构的设计、业务方向乃至法人持股及社会公众持股的比例,都是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雪军 张学勇
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开创性地指出,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是股权高度分散所带来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置,作为企业所有者,股东很少有可能直接参与到公司繁杂的每一项管理之中,取而代之的是职业管理者。伯利和米恩斯因此指出,企业控制权往往旁落于管理者之手,且管理者会利用企业控制权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这种利益往往与股东的利益不相一致,这就是现代企业中广为存在着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基于委托-代理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广根 胡智
在经济学的意义上,通常把基于特定资本的产权所衍生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一系列相互关系称为“权力”。权力来源于特定资本的产权、不完全契约和产权主体执行权力的能力。经济主体之间通过交易把基于其财产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让渡给共同的组织如公司形成了公司的法人权力,这些权力由于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具有不对称性,它们以不同经济主体在公司总产权中占的相对优势为标准在公司内部分配。所以股东、经理人和技术人员控制企业都是合理的。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委托代理 控制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