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0)
- 2023(17411)
- 2022(14179)
- 2021(12931)
- 2020(10710)
- 2019(23840)
- 2018(23479)
- 2017(45679)
- 2016(24483)
- 2015(27223)
- 2014(27261)
- 2013(26318)
- 2012(23613)
- 2011(21420)
- 2010(21278)
- 2009(19457)
- 2008(18622)
- 2007(16073)
- 2006(14191)
- 2005(12706)
- 学科
- 济(119718)
- 经济(119616)
- 管理(67982)
- 业(63079)
- 企(51647)
- 企业(51647)
- 方法(49224)
- 数学(44021)
- 数学方法(43326)
- 中国(28903)
- 农(27440)
- 地方(26401)
- 业经(24477)
- 财(23630)
- 学(21864)
- 农业(18757)
- 制(18378)
- 理论(17394)
- 贸(16533)
- 贸易(16522)
- 融(16425)
- 金融(16422)
- 易(15990)
- 银(15954)
- 银行(15938)
- 环境(15826)
- 地方经济(15801)
- 行(15234)
- 和(14978)
- 技术(14866)
- 机构
- 学院(346028)
- 大学(343866)
- 济(149634)
- 经济(146763)
- 管理(131601)
- 研究(117202)
- 理学(114342)
- 理学院(113095)
- 管理学(110671)
- 管理学院(110031)
- 中国(88227)
- 科学(70542)
- 京(70389)
- 财(65632)
- 所(58046)
- 中心(53899)
- 农(53511)
- 财经(53379)
- 研究所(53033)
- 江(50415)
- 业大(49328)
- 经(48642)
- 经济学(47930)
- 范(44468)
- 师范(44004)
- 北京(43407)
- 经济学院(42959)
- 院(42561)
- 农业(41749)
- 州(40197)
- 基金
- 项目(238202)
- 科学(189486)
- 基金(174523)
- 研究(172380)
- 家(152658)
- 国家(151458)
- 科学基金(131020)
- 社会(112263)
- 社会科(106610)
- 社会科学(106586)
- 省(93144)
- 基金项目(91142)
- 自然(84263)
- 自然科(82403)
- 自然科学(82386)
- 自然科学基金(80898)
- 教育(80794)
- 划(78311)
- 资助(71865)
- 编号(68387)
- 成果(54366)
- 重点(54263)
- 部(52595)
- 发(52162)
- 创(49883)
- 课题(47825)
- 国家社会(47465)
- 创新(46671)
- 教育部(45687)
- 科研(45585)
- 期刊
- 济(162745)
- 经济(162745)
- 研究(100349)
- 中国(63335)
- 学报(52711)
- 管理(50209)
- 财(50163)
- 科学(49280)
- 农(48953)
- 大学(41034)
- 学学(38944)
- 教育(35551)
- 融(33513)
- 金融(33513)
- 农业(33351)
- 技术(33131)
- 经济研究(28155)
- 财经(27011)
- 业经(25020)
- 经(23420)
- 问题(20919)
- 统计(19464)
- 技术经济(18191)
- 策(17766)
- 业(17504)
- 决策(15916)
- 版(15793)
- 贸(15625)
- 商业(15549)
- 现代(14942)
共检索到503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珊珊 黄梅波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实际汇率、通货膨胀率、实际产出和出口,均受到劳动供给、货币、劳动生产率和外贸等方面的冲击;然后采用四变量SVAR模型对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地区)所受的冲击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区域化可以优先在香港、韩国和菲律宾展开;总体上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冲击对称性程度不低于日本,但与韩国存在一定差距;新冲击下,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和外贸冲击的对称性程度有所下降,这是人民币区域化面临的挑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
东亚各国目前在货币领域的合作严重滞后于贸易合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传统的OCA标准,目前东亚各国内部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且这种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进行深层次货币合作的成本较高。基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中日韩三国货币冲击的对称性较高,但是在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方面存在非对称性,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在短期更为明显。与日韩相比,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冲击的对称程度相对较高,具备一定的合作优势。因此中国应以贸易合作为基础,加强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往来
[期刊] 预测
[作者]
安辉 赵清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人们对区域货币合作的高度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即以清迈倡议(CMI)为代表的区域救助机制,而此次危机后形成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则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本文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东亚地区过去30年和近10年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差异,以考察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基础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小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一直很高,并继续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的显著提高,因而为东亚更深层次的货币合作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认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应适时调整为以"亚洲共同繁荣"为目标,由过去的...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理论 东亚货币合作 冲击对称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茜
文章实证对比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篮子货币中各基准货币的权重。研究发现,危机发生之后,美元在东亚地区的货币锚地位有所退后,欧元在东亚货币的权重不尽相同,而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确实出现了成为货币锚的倾向,甚至一些货币的钉住货币篮子中人民币已超过了美元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区域"隐性"锚货币的事实。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人民币锚货币职能的措施与策略。
关键词:
锚货币 东亚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宗森 原磊
本文通过设定IS-AS-MP模型并采用SVAR方法估计,发现欧元区成员国不对称性冲击仍然大量存在,实际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不对称性明显高于实际供给冲击。欧元区现行的制度设计造成了成员国抵御非对称性冲击能力的减弱,不利于经济周期与德法两国不同步的成员小国的经济调整,但应对不对称性冲击仍需靠深入推进欧元区一体化来实现。
关键词:
欧元区 经济冲击 不对称性 SVAR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经济冲击的对称性程度,是判断一组经济体是否可以进行货币合作的一个良好指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济冲击的分解变量进行了重新选择,将东亚9个经济体的经济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静态与动态实证结果都显示东亚目前的冲击对称性程度还不高。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方向,除了在整体上继续推动东亚各经济体在各领域的合作外,重点是要推进大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经济冲击 结构VAR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发栋 吴冰洋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逐渐扩大,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研究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使用S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07年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区域产出和物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不同区域存在不同效应,表现为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在反应程度和时滞上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航 李秉坤
本文将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纳入到基于理性预期的货币行为方程组而对新凯恩斯模型进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约束的设计构建NK-SVAR模型,以期考察货币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紧缩与扩张的货币政策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能够通过影响总需求、通胀率、货币数量缺口与利率水平,而对货币政策体系形成冲击。因此,我国应建立起包含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并强化流动性管理中的汇率波动管理与资产泡沫管理,以保证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建斌
该文通过一个九变量块外生SVAR模型,全面讨论了三个主要外部冲击美国利率、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利率和收入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本符合传统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具有短暂的传染效应,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国际油价冲击没有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传统宏观经济学中讨论的滞胀问题。外部冲击对我国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从相对重要性来看,美国利率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分别解释了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11.5%、汇率波动的15%、GDP波动的20%和通货膨胀波动的9%;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美国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未来的加息政策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带来重要挑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建斌
该文通过一个九变量块外生SVAR模型,全面讨论了三个主要外部冲击美国利率、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利率和收入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本符合传统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具有短暂的传染效应,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国际油价冲击没有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传统宏观经济学中讨论的滞胀问题。外部冲击对我国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从相对重要性来看,美国利率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分别解释了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11.5%、汇率波动的15%、GDP波动的2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素香 汪增群
对于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且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的大国而言,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的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两项计量工具,实证检验了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存在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产出的影响,还是对物价的影响,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都要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盖静
本文通过施加短期约束的结构VAR方法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央行外汇干预与汇率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外汇干预的解释能力较强,有必要将二者置入同一框架下考虑;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和央行外汇干预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解释能力最强;国内货币政策对汇率影响不大,货币政策可以更加关注国内目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外汇干预 汇率 结构VAR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区域货币合作通常有三种模式,即主导货币区域化、单一货币联盟和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来说,东亚货币合作可分三个时期进行: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模式选择 路径安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建勋 易萍 李海英
笔者基于"货币需求资产组合理论"的货币替代扩展模型,以2000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货币替代弹性。结果表明: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具有替代美元的潜质,这为人民币区域化可行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立燕 李金凯
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利差以及汇率预期对外汇储备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表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于短期内增加了外汇储备,其原因在于跨境贸易结算"跛足"现象的存在;但在中长期,"跛足"现象逐渐消失,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对外汇储备具有显著负效应。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的不同提前期冲击对外汇储备的时变脉冲响应函数为正且基本稳定,"811"汇改的时点冲击对外汇储备产生了较为持久的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差冲击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呈现非对称特征,短期和中期脉冲响应函数值的波动幅度显著小于长期。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显著促进了外汇储备规模增加,且不同提前期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均呈现"M"型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