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4)
- 2023(9601)
- 2022(8384)
- 2021(7647)
- 2020(6530)
- 2019(15218)
- 2018(14845)
- 2017(29853)
- 2016(16159)
- 2015(18763)
- 2014(19300)
- 2013(19540)
- 2012(18659)
- 2011(17102)
- 2010(17550)
- 2009(16697)
- 2008(16749)
- 2007(15722)
- 2006(14215)
- 2005(13106)
- 学科
- 济(94370)
- 经济(94204)
- 管理(45495)
- 业(43180)
- 方法(37439)
- 企(34257)
- 企业(34257)
- 数学(31889)
- 数学方法(31601)
- 农(22513)
- 财(22001)
- 中国(21672)
- 地方(20730)
- 业经(17943)
- 学(17252)
- 制(16222)
- 农业(14614)
- 贸(13829)
- 贸易(13820)
- 和(13603)
- 地方经济(13603)
- 易(13283)
- 银(13079)
- 融(13061)
- 银行(13059)
- 金融(13058)
- 行(12469)
- 理论(12196)
- 环境(11119)
- 务(11113)
- 机构
- 大学(254044)
- 学院(252106)
- 济(119540)
- 经济(117174)
- 管理(94644)
- 研究(89812)
- 理学(79828)
- 理学院(78950)
- 管理学(77719)
- 管理学院(77237)
- 中国(70429)
- 财(55625)
- 京(53323)
- 科学(50817)
- 所(46677)
- 财经(43414)
- 研究所(41418)
- 中心(41066)
- 农(40718)
- 江(39447)
- 经(39114)
- 经济学(38647)
- 北京(34628)
- 经济学院(34575)
- 业大(33690)
- 范(32347)
- 师范(32119)
- 财经大学(31837)
- 农业(31528)
- 州(30767)
- 基金
- 项目(151945)
- 科学(119415)
- 研究(112532)
- 基金(111005)
- 家(95043)
- 国家(94231)
- 科学基金(80261)
- 社会(74952)
- 社会科(70013)
- 社会科学(69986)
- 省(57895)
- 基金项目(57770)
- 教育(51147)
- 自然(49090)
- 划(48372)
- 自然科(47944)
- 自然科学(47929)
- 自然科学基金(47090)
- 资助(46946)
- 编号(45526)
- 成果(38690)
- 部(34873)
- 重点(34050)
- 发(33530)
- 课题(31303)
- 国家社会(30763)
- 教育部(30363)
- 创(30162)
- 人文(29451)
- 性(29198)
- 期刊
- 济(143153)
- 经济(143153)
- 研究(83100)
- 中国(48986)
- 财(44331)
- 农(37788)
- 学报(35942)
- 管理(34799)
- 科学(33730)
- 融(28806)
- 金融(28806)
- 大学(27441)
- 学学(25869)
- 农业(24418)
- 财经(23751)
- 经济研究(23428)
- 教育(21920)
- 技术(21233)
- 业经(20707)
- 经(20530)
- 问题(19096)
- 贸(15049)
- 技术经济(15017)
- 统计(14213)
- 理论(13229)
- 世界(12988)
- 国际(12643)
- 商业(12397)
- 业(12174)
- 经济问题(12149)
共检索到398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雷生
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市场经济下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分析李雷生一、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基本原因剖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快提高。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也有所扩大。要弄清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有必要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诸建芳
关于市场经济下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宜采用“按要素贡献分配”的提法更加规范科学。它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原则,能够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这个提法并不否认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只是承认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概念。按要素贡献分配并不排斥按劳分配。劳动要素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上,工资决定模式可采用集体谈判模式。
关键词:
分配原则,分配制度,按劳分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亚菲 李太后
从界定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出发,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通过分析我国市场经济与收入分配不公平之间的关系,发现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本身能够产生收入分配差距,从而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且市场经济不健全所产生的非市场因素也能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然而,这只能解释一小部分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市场经济 不公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雪芹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配不公一直是人们广为议论的热点问题,目前尤为突出,且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不少人总是把社会分配不公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使人觉得“市场经济好是好,就是太不公平了”。市场经济究竟是有利于公平分配的实现还是妨碍公平分配的实现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完全取决于人们对公平的界定。如果把公平分配理解为平均分配,市场经济与这种“公平分配”是绝对不可共存的;如果以“收入分配真正反映人们的努力程度和资源秉赋”这一资源贡献原则作为公平分配的基本准则,那么,市场机制就是这一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达 宋冬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随着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引起社会关注。我们应当如何认识收入差距扩大,怎样把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探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文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的特点张文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个人消费已经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新特点.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及其运动规律,积极采取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国栋
古巴社会经济公平制度是卡斯特罗依据马列主义相关原则、创造性地将古巴人民追求社会自由平等的精神运用到古巴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产物,古巴政府将其作为执政根本和核心目标,竭力贯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要素。但是,它的可行性是以本土性为基础和前提的,本身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继续完善的地方,不具备整体可借鉴性,更没有普遍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云波 黄祺雨
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居民社会信任水平,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凭借“普”“惠”的特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缩小收入差距(经济公平)、释放发展机会(机会公平)促进社会信任水平的提升。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居民及农村地区居民社会信任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大,男性、学历高、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居民在使用数字普惠金融过程中受益更多。因此,大力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于提升当前普遍较低的社会信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新力
实行社会土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人收入差别的扩大。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其合理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不合理的一面,对合理的一面要正确对待,而对不合理的一面则应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长江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是一对难以磨合的矛盾。传统观点认为,在促进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个人和企业)在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协调发展中,同样能够发挥作用。微观主体要发挥这样的作用,前提是,一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二要有道德责任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艳
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必须以实现分配正义为前提。而仅靠市场经济的分配模式尚不能实现合理、公正的分配,解决社会不公问题。政府介入是经济运行的必要调控手段,政府介入到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来,必然会面临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只有理顺这一关系才能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走向更加合理化,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制度环境,从而实现和谐社会构建。
关键词:
效率 公平 分配正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哲
市场经济下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个人信息泄漏和非法使用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而且危害了其他竞争者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甚至还会引发犯罪行为,社会危害后果严重。在实践中,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占有以及使用在违法行为认定、证据取得和司法救济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国家在加强行政监管的同时,应当尽快制定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全面有效保护,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竞争秩序。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个人信息 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