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65)
2023(17911)
2022(15052)
2021(13842)
2020(11672)
2019(26712)
2018(26670)
2017(51594)
2016(28155)
2015(31994)
2014(32457)
2013(31768)
2012(29034)
2011(26234)
2010(26798)
2009(25157)
2008(24688)
2007(21970)
2006(19733)
2005(17981)
作者
(82291)
(68531)
(68088)
(65116)
(43829)
(32808)
(30894)
(26812)
(26041)
(24639)
(23304)
(23272)
(21983)
(21880)
(21301)
(21123)
(20387)
(20053)
(19632)
(19629)
(17274)
(16849)
(16625)
(15664)
(15350)
(15333)
(15146)
(15134)
(13861)
(13320)
学科
(129218)
经济(129063)
管理(85896)
(77080)
(65455)
企业(65455)
方法(52042)
数学(44912)
数学方法(44127)
中国(32067)
(30276)
(30039)
业经(27975)
地方(27149)
(26836)
(25686)
理论(20735)
农业(19892)
(19313)
贸易(19298)
(18666)
(18657)
(18605)
银行(18560)
(18527)
(18357)
(18355)
金融(18351)
环境(18317)
财务(18262)
机构
大学(410491)
学院(407605)
(167046)
经济(163316)
管理(157239)
研究(139108)
理学(134974)
理学院(133411)
管理学(130773)
管理学院(130025)
中国(104287)
(88675)
科学(84628)
(78212)
(70164)
研究所(63234)
(62324)
中心(62217)
财经(61538)
(61455)
业大(58170)
北京(56452)
(55580)
(54095)
师范(53613)
经济学(50931)
(50505)
(49331)
农业(48376)
财经大学(45383)
基金
项目(268100)
科学(210582)
研究(196667)
基金(194001)
(168328)
国家(166955)
科学基金(143541)
社会(124244)
社会科(117715)
社会科学(117682)
(104110)
基金项目(101390)
自然(92367)
教育(90911)
自然科(90211)
自然科学(90193)
自然科学基金(88522)
(87415)
资助(81206)
编号(80150)
成果(66445)
重点(59922)
(58912)
(56737)
课题(56006)
(54701)
创新(51134)
国家社会(51119)
教育部(50861)
科研(50474)
期刊
(193805)
经济(193805)
研究(126485)
中国(82652)
学报(63241)
管理(61840)
(61026)
科学(58400)
(57927)
大学(48896)
教育(47827)
学学(45789)
农业(39472)
技术(37523)
(36534)
金融(36534)
财经(31135)
经济研究(31126)
业经(29339)
(26735)
问题(24718)
技术经济(21050)
图书(20737)
(20257)
统计(19685)
理论(19389)
(18943)
现代(18793)
科技(18643)
(17882)
共检索到618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海若,吴次芳,叶艳妹  
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国土规划的不确定性增大,地域边界弱化,职能中心迁移,运行的市场化程度提升。因此,类似于烧"多孔煤"的规划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必须施行规划战略取向、规划控制模式、规划编制方式和规划实施策略的一系列变革。在国土规划中适时地引入Governance的理念和操作,能在某种程度上应对规划失效,更好地适应新的规划环境。面对新的规划环境,国土规划的模式设计必须重视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的适度结合,重视公众参与和政治参与的有机协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树珍  
1981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搞好我国的国土整治”的任务。这项任务的提出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既是针对着过去我国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只管基本建设项目,而对整个国土的综合开发、全面治理与保护缺乏总体规划的问题;又是为了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的特点出发,合理地开发利用各地区的国土资源,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从而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郝庆  孟旭光  强真  
在分析国土规划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了新时期国土规划定位和目标,创新了国土规划的编制思路。提出以国土资源部为主导的新时期国土规划应强化国土资源的管控作用,健全国土规划的调控机制,并认为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规划应各有侧重、相互制衡、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树琮  
一、城市郊区及其国土规划的意义城市郊区是指城区以外、市行政界限范围以内的地区。是城区周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与城区有密切联系的区域。根据国家1983年有关文件的规定,凡属于当前城市建设所必需的地区;紧靠城区的职工聚居地;设在城区附近的蔬菜等主要副食品生产基地;无法从城区划出的棉花性质的农业区;受地形限制划为城市比较有利的地区;群众经济生活与城市关系密切的地区。都应为城市郊区。广义的城市郊区包括城市近郊区、远郊区和郊县。狭义的城市郊区即亦指城市近郊区,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维宸  韩忠彧  
2009年以来,中央陆续批复了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自此,我国经济进入打破行政区划的区域化发展时代,也将改变我国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些变化将给国土规划带来怎样的影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下,国土规划应该是什么样子?显然,积极创新、主动参与,才是当然的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作权  
全国国土规划旨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全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公平和一体化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三个目标即效率、公平和一体化的途径,利用一系列空间经济分析方法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空间区域。我们利用几个实例表明空间经济分析能够为全国多目标国土规划提供直观、精细和定量的依据,可以作为全国国土规划的分析工具。我们比较了全国国土规划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议中央政府从多重角度全面推动全国国土规划和全国市场一体化进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钟  曹金喜  祝兆松  
九十年代,我国国土工作已由国土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向制定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方向发展。联系各地区实际,运用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进行产业发展的定向与定位,科学地提出规划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方案,已成为提高国土规划水平的中心环节。1 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根据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特点,运用一定的理论和原则,提出该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未来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可以通达的桥梁。国土规划是带有长远性、战略性的地区经济建设规划,理应为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逯新红  
日本国土规划改革与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期间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在制定"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战略时借鉴:合理规划国土使用,制定统筹兼顾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实现国土可持续发展、区域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城市化战略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延中  
受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地方保护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制药工业在科研开发投入、企业组织规模、技术装备水平、经济效益指标、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与挑战,中国制药工业要以加入WTO为契机,尽快改变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的传统模式,构建自主研究、以研究开发创新药品为主的新机制;要克服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切实解决制药工业的重复建设与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问题;要加快制药企业的跨地区资产重组,提高制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和企业组织规模,使企业形成自主研究开发的动力和实力;要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与引导,加强科研开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医药工业的产业升级;要以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为突破口,形成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制药工业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制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刘晓昶  
垂直专业化的生产和贸易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发展中国家 ,垂直专业化的程度相对较高。随着中国加入WTO ,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战略模式将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对此 ,中国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应对方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玲  田稳苓  范玲玲  
基于我国国情和建筑能耗现状,提出建筑节能发展规划是解决建筑能耗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并分析了目前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编制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我国新形势下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编制模式,包括:规划流程和组织体系,为建筑节能发展规划在我国现阶段的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