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1)
2023(14876)
2022(12380)
2021(11290)
2020(9375)
2019(21189)
2018(21415)
2017(40879)
2016(22504)
2015(25378)
2014(25836)
2013(25173)
2012(23031)
2011(20901)
2010(20928)
2009(19427)
2008(18446)
2007(16309)
2006(14636)
2005(13025)
作者
(66212)
(54936)
(54524)
(52149)
(35062)
(26139)
(24779)
(21692)
(20901)
(19555)
(18601)
(18590)
(17649)
(17502)
(16945)
(16934)
(16399)
(16004)
(15711)
(15579)
(13773)
(13648)
(13326)
(12559)
(12415)
(12187)
(12121)
(12021)
(11078)
(10836)
学科
(106561)
经济(106449)
管理(63402)
(56641)
(46578)
企业(46578)
方法(39901)
数学(34187)
数学方法(33847)
中国(26732)
(24957)
地方(24730)
(23504)
业经(22757)
(20950)
(17692)
农业(16770)
理论(16292)
(15368)
环境(15018)
(14945)
贸易(14936)
地方经济(14732)
(14489)
金融(14481)
(14397)
(14256)
银行(14212)
(14149)
(13627)
机构
大学(324230)
学院(322314)
(133703)
经济(130811)
管理(124653)
研究(113484)
理学(107367)
理学院(106138)
管理学(104277)
管理学院(103704)
中国(82664)
科学(69897)
(69783)
(58864)
(57426)
研究所(52363)
(52079)
中心(49775)
业大(47722)
(47605)
财经(47145)
北京(44191)
(43538)
师范(43102)
(42706)
(41230)
农业(40679)
经济学(40663)
(38350)
经济学院(36256)
基金
项目(218457)
科学(170957)
研究(160774)
基金(157155)
(137000)
国家(135858)
科学基金(115952)
社会(100974)
社会科(95547)
社会科学(95520)
(85443)
基金项目(83061)
自然(74272)
教育(73110)
自然科(72473)
自然科学(72457)
(71602)
自然科学基金(71122)
编号(65752)
资助(64304)
成果(54008)
重点(48886)
(47463)
(47427)
课题(45778)
(44674)
创新(41681)
国家社会(41451)
科研(41127)
教育部(40652)
期刊
(154370)
经济(154370)
研究(99286)
中国(62159)
学报(52165)
(48132)
科学(47440)
管理(47380)
(43542)
大学(39242)
教育(37341)
学学(36848)
农业(33144)
技术(28819)
(26928)
金融(26928)
经济研究(25247)
业经(23775)
财经(23496)
(20162)
问题(20056)
图书(17299)
技术经济(16568)
(16477)
理论(15525)
科技(15198)
现代(14887)
(14509)
商业(13999)
实践(13961)
共检索到481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蕾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国际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网络、标准(制式)严重向发达国家倾斜,致使财富向发达国家集中,南北间贫富的差距拉大。因此应扭转这种不对称、不平衡的格局。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高长春  李淑霞  
日本在战后经济增长中要摆脱资源的有限制约就必须选择合理的购置方式。而在实现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上,政府采取强制性的计划干预手段极为必要;即通过财政政策把有限的资源优先配置到优先发展的产业中去则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以此为视点对日本财政控制下的重点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吴飞飞  
制度建构者通常从维护法的实质正义价值视角出发,对弱者的权利做倾斜性保护安排。然而,作为一种对交易规则的人为性制度改观,权利的倾斜性配置因缺乏主体间长期的历史性博弈,容易产生被配置权利空置化、交易量减少、损害最差者利益与道德风险等制度积弊。而在遵循市场规律、不改变主体间固有交易规则的前提之下,责任的倾斜性配置通过对强者的责任而非弱者的权利进行倾斜性安排的方式,达到保护弱者利益与尊重主体行为自治二元协调的制度效果。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闽江上下游经济的倾斜性联系陈支平闽江是福建最大的河流,在古代交通条件落后的情况下,闽江是沟通福建与外省以及闽北内地山区与福川沿海地区的最主要通道。随着明清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闸江上下游地区的经济往来渐趋活跃,商业联系相当密切。然而,在这种日益增强的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左玉伦  赵先明  
我国农村目前普遍实行“两田制”(口粮田、责任田)。这种体制虽然在实行的初期能够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体制制约着农业信贷资金投入的矛盾就越来越暴露出来了。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仅以莱西县为例,这个县有63.98万农业人口,拥有104.3万亩耕地,人均占有耕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树喜  白钦先  
中国的金融资源,在配置方式上长期依赖于间接融资,在配置对象上体现为所有制偏好和规模偏好。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金融资源的倾斜配置内生于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和渐进模式,并在国家的金融约束政策下形成路径依赖。因此,转变中国金融资源倾斜配置格局的关键不仅在于推进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缩减金融约束下的机会主义空间和道德风险,将金融约束的"租金"由国有部门转向民营部门,形成有助于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和直接融资发展的内生需求,逐步转变经济增长对金融倾斜的路径依赖,实现中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寅生  汪建青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给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而导致的银根抽紧,使得银行信贷在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陷入了新的困境。我们认为,走出这种困境的可行之道就是实施银行信贷的“双重倾斜”。“双重倾斜”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丁重  张耀辉  
本文试图回答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在中国为何难以成立的问题。通过建立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博弈模型,我们证明了:对垄断厂商在制度与政策上的倾斜,会削弱非垄断企业进行创新的动力。进一步地,这会使得非垄断企业减少研发人员投入并增大其成为垄断厂商中间制品生产者的概率,同时使垄断厂商成为创新主导者的概率增大,于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少,最终使得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资本投入实现。在上述情况下,内生性的技术创新出现的频率会大大降低。这正是中国特色"低技术锁定"存在的根本性因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钱铮  颜佳  
图像倾斜度是图书期刊数字化中非常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技术点,本文对民国期刊数字化转换可允许的倾斜度进行探讨,通过标准调研,实践检验等多种方法,找出合适的倾斜度,作为民国期刊数字化过程中的图像扫描标准和图像纠斜标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笔锋   韩葆钢  
本报告以浙江省农业经济及其依存环境为考察样本,试就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部门如何正确把握信贷向农业倾斜这一产业信贷政策,提出若干意见,供领导参考。一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薄弱状况体现在种植业、林牧渔业的徘徊不前,尤其是种植业的大幅度滑坡,粮棉油生产的不景气。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实现信贷向农业倾斜政策,应有特定的范围和侧重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建平  黄忆寒  
十数年来,农业银行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己任,在信贷资金上对集体经济特别是乡镇工业给予优先和全力的扶持,使得我国农村的集体经济、乡镇工业不断登上新的台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改革的步步深入,笔者认为,应取消所有制性质上的信贷倾斜,即目前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应在继续对集体经济、乡镇工业进行大力支持的同时,适当分出一部分来,对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发展前景广阔、严格遵守信用的个体、私营企业实施有效的资金支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金建平  黄忆寒  
作者分析了对个体、私营经济进行信贷支持的三大理由,并进一步提出了取消所有制性质上的信贷倾斜,尽快实施对个体、私营经济信贷支持的三大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玉祥  丁四保  
空间政策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区域倾斜为主是空间政策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倾斜为主是空间政策发展的高级阶段。我国建国以来无论是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还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都采取了区域倾斜为主的空间政策来进行空间调控。但是,区域倾斜的空间政策存在着效率与公平时空错位、对市场调控机制的损害和区域一刀切的弊端。产业倾斜可实现提高效率、区域公平和环境友好三大目标的统一,是我国今后空间政策的发展取向。主体功能区划将推进区域倾斜和产业倾斜的结合,是由区域倾斜为主向产业倾斜为主的过渡,在我国空间政策转换阶段,应更多运用产业倾斜的政策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