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0)
2023(16168)
2022(13459)
2021(12249)
2020(10235)
2019(22997)
2018(23030)
2017(44231)
2016(23773)
2015(26771)
2014(26806)
2013(26312)
2012(23744)
2011(21522)
2010(21570)
2009(20136)
2008(19097)
2007(16686)
2006(14947)
2005(13246)
作者
(68056)
(56586)
(56307)
(53462)
(36105)
(26968)
(25642)
(22241)
(21346)
(20040)
(19091)
(19035)
(17962)
(17815)
(17391)
(17298)
(16833)
(16572)
(16106)
(16103)
(14033)
(13931)
(13548)
(12915)
(12749)
(12557)
(12479)
(12319)
(11376)
(10937)
学科
(113017)
经济(112901)
管理(66770)
(60660)
(50182)
企业(50182)
方法(43782)
数学(37263)
数学方法(36886)
中国(27456)
(26590)
地方(25906)
(24790)
贸易(24776)
业经(24179)
(23973)
(23212)
(22739)
农业(17646)
(17273)
理论(16979)
环境(15894)
(15860)
地方经济(14948)
(14599)
金融(14597)
(14235)
银行(14199)
(13859)
财务(13782)
机构
学院(340798)
大学(340585)
(145329)
经济(142378)
管理(131927)
研究(117070)
理学(113971)
理学院(112732)
管理学(110771)
管理学院(110173)
中国(85305)
(71867)
科学(70465)
(62644)
(58381)
研究所(53004)
中心(51166)
(50983)
财经(50535)
(49317)
业大(48348)
(45778)
北京(45341)
(45258)
师范(44884)
经济学(44408)
(42843)
(39986)
经济学院(39721)
农业(39705)
基金
项目(229309)
科学(179825)
研究(170360)
基金(165565)
(143126)
国家(141959)
科学基金(121810)
社会(108209)
社会科(102533)
社会科学(102505)
(89082)
基金项目(87415)
教育(77357)
自然(77178)
自然科(75334)
自然科学(75317)
(74132)
自然科学基金(73925)
编号(70120)
资助(67819)
成果(56825)
重点(51141)
(50020)
(49914)
课题(48007)
(47029)
国家社会(44487)
创新(43894)
教育部(43338)
科研(43197)
期刊
(166050)
经济(166050)
研究(104459)
中国(60794)
学报(50890)
管理(49552)
(47539)
科学(47253)
(46270)
大学(38841)
学学(36517)
教育(36491)
农业(33228)
技术(29617)
经济研究(28146)
(27966)
金融(27966)
业经(26437)
财经(24797)
问题(22264)
(21282)
(20127)
国际(17760)
技术经济(17472)
图书(17413)
(16872)
商业(16131)
理论(15928)
现代(15820)
世界(15609)
共检索到505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玲  段世德  
中美贸易不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美方认为中国通过贸易与汇率政策从中美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中国要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承担责任。本文通过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等利益主体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在贸易顺差背后是中国贸易利益的流失,并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对外贸易,以获得实际的贸易利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文俊  
文章以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基于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深入关系。结论表明,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实证与理论分析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关系,有助于辨认服务业增长对服务贸易出口增加的促进作用。建议在未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进程中,要注重服务业的基础作用,协调两者的关系,兼顾两者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文  
西方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贸易领域以管理贸易为主的贸易保护不断加强。这种趋势表现为制定贸易保护政策与提高产业竞争力;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实施保护;推陈出新各种国内法律法规,加强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组建地区经济一体化集团等。这些政策和措施将影响和改变世界资源配置的领域与方向,使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最优化选择难以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鑫  任鹏鹏  
美国率先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是为了遏制中国的飞速崛起,巩固其全球经济霸主地位,争夺亚太地区的政治话语权。此次贸易摩擦对中国进出口产业形成了一定冲击,对其他相关领域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给中国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权保障等方面以警醒和反思。对此中国应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革,减少政府干预,树立风险意识,与美国在WTO贸易框架内进行磋商谈判,同时继续扩大开放,适度减税,简政放权,优化产业结构以期与美国就双边贸易问题展开进一步沟通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桂梅  张平  崔凤茹  
诸多学者已经关注到当前国际分工对中美贸易利益和风险的影响。中美贸易中价值链分工因素及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两国贸易利益与风险问题已有的一些研究,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武强  汪雷  
近年来,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总体呈恶化趋势,导致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利益下降、国民福利受损并对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文章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在总结我国近年来价格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变动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在长期如何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应对策略,以期获得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京华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规模发展,国际贸易迅速成为各国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从国际市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主要途径。基于此,各国企业也纷纷加入国际贸易行业中,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日渐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各企业为了能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开始借助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优势对国际贸易市场进行全方位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曲如晓  赵方荣  
公平贸易(fair trade),是20世纪后半叶崛起的国际性社会运动,作为一种以消灭贫穷为目的的新型贸易关系,经过参与者五十多年的努力,以及道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产品种类的不断扩大,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深入的发展。相对于自由贸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王宝珠  赵治成  李俊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国际分工形态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国际不平等问题的内在机理发生了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不平等理论也因此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从国际分工新形态出发,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性放到"交融"的统一框架下进行考察,分析国际不平等问题如何由单一领域的不平等转变为多领域相互交融的不平等,提出国际不平等交融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国际贸易利益不平等交融的数理模型。理论模型表明,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都融合着其他国际形式的不平等,在量上体现为某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国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王宝珠  赵治成  李俊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国际分工形态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国际不平等问题的内在机理发生了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不平等理论也因此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从国际分工新形态出发,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性放到"交融"的统一框架下进行考察,分析国际不平等问题如何由单一领域的不平等转变为多领域相互交融的不平等,提出国际不平等交融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国际贸易利益不平等交融的数理模型。理论模型表明,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都融合着其他国际形式的不平等,在量上体现为某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国际剩余价值转移量因其他国际经济活动的交融而增加或减少。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文章以我国贸易不平等为例,探究了三大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交融问题。研究表明:(1)国际投资不平等和实际有效汇率相对差异对国际贸易不平等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不平等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即三者的确存在交融影响。因此,政府应将不同国际经济领域的情况综合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审视,为减少某一领域中的国际不平等也需辅之以其他两个领域的政策制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岚  盛斌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文章利用增加值贸易体系重新测度了1995-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并通过对双边总值贸易进行价值增值分解刻画了贸易利益在中美之间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传统的贸易统计极大地高估了中美贸易失衡,两国的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之间存在严重错配,分工地位的差距导致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正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在机电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转变单纯追求出口规模的贸易发展方式和改善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是提高中国对美出口获利能力的关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季燕霞  
一、全球化过程加剧了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竞争 经济利益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很长历史时期里。国家间的联系十分有限,一国的生存与发展基本上取决于内部环境与条件,如拥有的领土疆域、人口、资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玉焕  刘娅  王淞  李浩  曹叶  
本文分别用增加值和二氧化碳(CO2)排放代表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从国家(经济体)、部门和国家(经济体)—部门三个层面,前向和后向两个角度刻画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全球增加值网络和全球碳排放网络,并将其与美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增加值和CO2出口均增加,后向出口大于前向;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CO2出口均减少;国家(经济体)网络分析显示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向输出增加值的主要目的国和后向吸收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后向出口的CO2中有8%~24%来自其他国家(经济体),远低于美国;部门网络分析表明光电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分别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吸收增加值和CO2排放的最大来源部门;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家(经济体)—部门网络自1995年就呈现出全球化特点,且平均联系强度增强,网络的输出输入强度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经济体)—部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莉  
贸易利益(Gains of Trade)是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亚当.斯密时代开始,人们对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贸易利益"问题。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和产业分工深化程度快速扩张,国际贸易规模和形态出现一系列新变化,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贸易利益研究的基本框架,关于贸易利益的内涵和评估标准也在不断演进之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燕春蓉  张秋菊  
本文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测算了1999~2008年间中国与德国在欧盟15国市场和在世界市场细分商品上的竞争性,结果表明:虽然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德国在欧盟15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性在逐渐下降,但是从绝对值来看中国与德国的贸易竞争性仍然比较激烈。在世界市场上,中国和德国在燃料、机器和运输设备以及其他制成品三类商品上都是竞争程度上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和德国的总体以及细分商品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出口产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地位已经趋于稳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地位开始上升,德国则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还运用贸易互补指数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