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9)
2023(15289)
2022(12319)
2021(11174)
2020(9171)
2019(20165)
2018(19895)
2017(37418)
2016(19844)
2015(22200)
2014(21785)
2013(21386)
2012(19413)
2011(17452)
2010(17555)
2009(16950)
2008(16567)
2007(14833)
2006(13393)
2005(12708)
作者
(54866)
(45804)
(45672)
(43376)
(29539)
(21550)
(20629)
(17514)
(17355)
(16321)
(15826)
(15125)
(14834)
(14522)
(14216)
(13961)
(13700)
(13307)
(13031)
(12713)
(11460)
(11109)
(10988)
(10604)
(10315)
(10297)
(10020)
(9951)
(9027)
(8959)
学科
(110881)
经济(110772)
(82226)
(74902)
企业(74902)
管理(71201)
方法(38827)
业经(32665)
数学(30230)
数学方法(30082)
(28754)
中国(28464)
(27914)
地方(22559)
农业(20579)
(19834)
财务(19808)
财务管理(19792)
(18987)
企业财务(18727)
(18322)
贸易(18309)
(17815)
技术(17742)
(17056)
(16647)
(16310)
(15853)
理论(15661)
(15077)
机构
学院(293467)
大学(286442)
(141014)
经济(138850)
管理(113645)
研究(100225)
理学(96722)
理学院(95776)
管理学(94630)
管理学院(94066)
中国(80581)
(62885)
(59677)
科学(54401)
财经(49819)
(49255)
(45311)
经济学(45001)
(44003)
研究所(43979)
中心(43894)
(42424)
经济学院(40365)
北京(37817)
财经大学(36516)
业大(35932)
(35734)
(34951)
师范(34701)
(34582)
基金
项目(183182)
科学(147852)
研究(139487)
基金(136194)
(116094)
国家(115087)
科学基金(101062)
社会(94958)
社会科(90208)
社会科学(90188)
基金项目(70690)
(70333)
教育(62334)
自然(60591)
自然科(59265)
自然科学(59252)
自然科学基金(58273)
(57145)
编号(54836)
资助(54748)
成果(43396)
(41711)
(41261)
重点(41093)
(40773)
国家社会(40745)
(38162)
课题(37698)
创新(37417)
教育部(36484)
期刊
(168871)
经济(168871)
研究(93420)
中国(56669)
(51408)
管理(49462)
(41254)
科学(37799)
学报(35206)
(29197)
金融(29197)
经济研究(28717)
农业(28632)
大学(28442)
技术(27529)
业经(27196)
学学(27061)
财经(26523)
教育(24870)
(23226)
问题(21579)
(19090)
世界(18572)
技术经济(18395)
(17899)
国际(17292)
现代(15138)
商业(14685)
统计(13887)
经济管理(13736)
共检索到456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希凤  
企业的道德精神是企业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企业的理想和追求,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和取决于企业道德精神的竞争。企业的道德精神,包括民族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和信誉意识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本文在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发展内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情景下构建国家价值链的两种重要载体平台——双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专业化市场)和单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领导型企业网络)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企业构建国家价值链且依靠其实现升级的可行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安伟  
从单向引进外资到双向投资互动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必由之路,提高海外并购的能力是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目前经济全球化面临深度调整,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蕴藏更大机遇。在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适应全球环境的变化,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动机也发生了新变化,从传统的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资源寻求型等动机,转向价值投资、布局全球供应链、攀升全球价值链和优化产品结构等新动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莫良元  朱炜  
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的税收制度应尽量体现出对它的适应性,同时公共财政框架下税收新理念的需求,充分说明了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因此必须积极寻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制度创新的法律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坤明   何立新   王冬生   吴克军  
本文将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改革放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通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对企业所得税要求的探讨,在分析现行企业所得税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企业所得税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葛志琼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在国际竞争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企业必须重视营销商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继方,向虹,张军贤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引起企业管理实践的深刻变革。首先是面向国际市场与WTO合作,将加速企业经济形态与经营战略的转变;其次,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为企业核心能力管理提供了新的战略模式;再次,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将是对企业精英人才的管理,企业的制胜能力将取决于它们是否拥有知识的优势;最后,绿色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商机,企业的绿色管理是造就竞争主动权的关键要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 宏  
本文从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各国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而作为与国际生一体化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则是跨国公司。因此,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对策就是大力发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杰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面临的来自国际、国内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的胜负,将最终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全球化既为企业人才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应对挑战,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做好人才战略规则;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建立正确的用人机制;努力建构学习型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茜  邓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文章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本人所主持的加拿大龙波项目前期运作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对于现今外贸企业在失去优势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创新的业务转型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从而步步为营,突破目前发展的瓶颈。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毛箬  
历史的经验表明,在任何一个资产泡沫破灭之后,人们通常会有很强的反弹预期和抄底心态。如果说我们去年的A股和港股有泡沫的话,国内的很多投资者有比较强烈的抄底愿望。这种心态也反映在希望在国际市场上抄底。具体希望实施的策略就是在海外收购有潜在价值的资产。但现实看来,这些理想中的机会似乎更多是并不明朗的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骏  
2006年10月16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了《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该报告指出,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FD l)开始蓬勃兴起。2005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特别是,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第三的同时,自身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跨国公司的崛起已经引起全球注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则是获取技术和融入全球供应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安琪  
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党中央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从提升全球价值链角度看,中国消费市场基础雄厚且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工业体系完善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贸合作增多且自贸协定不断丰富,但也存在自主创新力不强且关键领域竞争力差的问题。考虑到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国内大循环,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重组离不开国际大循环。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国内大循环环境、释放国内消费市场潜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重构,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过程中,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敬鑫  万智  
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但是,国家价值链对中国企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发展内涵,似乎并未得到学者足够的重视。文章在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发展内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情景下构建国家价值链的两种重要载体平台——双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专业化市场)和单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领导型企业网络)的对比分析,试图探索中国企业构建国家价值链并且依靠国家价值链实现升级的可行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