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7)
- 2023(8692)
- 2022(6626)
- 2021(5536)
- 2020(4519)
- 2019(9802)
- 2018(9812)
- 2017(18907)
- 2016(10170)
- 2015(11499)
- 2014(11598)
- 2013(11489)
- 2012(10720)
- 2011(9962)
- 2010(10058)
- 2009(9688)
- 2008(9248)
- 2007(8469)
- 2006(8081)
- 2005(7636)
- 学科
- 济(68900)
- 经济(68831)
- 管理(27217)
- 业(23587)
- 方法(19022)
- 地方(18230)
- 企(18219)
- 企业(18219)
- 中国(16470)
- 数学(16445)
- 数学方法(16337)
- 业经(13706)
- 农(13532)
- 学(13483)
- 地方经济(12540)
- 财(9915)
- 制(9498)
- 发(9395)
- 农业(9381)
- 融(8756)
- 金融(8756)
- 产业(8425)
- 环境(8281)
- 体(7985)
- 银(7724)
- 银行(7697)
- 经济学(7660)
- 贸(7491)
- 贸易(7485)
- 行(7461)
- 机构
- 大学(158553)
- 学院(157633)
- 济(77113)
- 经济(75738)
- 研究(63835)
- 管理(53455)
- 中国(47519)
- 理学(44918)
- 理学院(44351)
- 管理学(43534)
- 管理学院(43249)
- 科学(37681)
- 京(34201)
- 所(33567)
- 财(32639)
- 研究所(30299)
- 农(29008)
- 中心(27002)
- 经济学(25854)
- 财经(25538)
- 江(25340)
- 经(23119)
- 院(22936)
- 经济学院(22864)
- 业大(22815)
- 农业(22685)
- 北京(21906)
- 范(20229)
- 师范(19952)
- 科学院(19854)
- 基金
- 项目(99619)
- 科学(77869)
- 基金(72660)
- 研究(70594)
- 家(64929)
- 国家(64422)
- 科学基金(53631)
- 社会(47494)
- 社会科(44999)
- 社会科学(44983)
- 省(38122)
- 基金项目(36842)
- 自然(33092)
- 自然科(32294)
- 自然科学(32280)
- 划(32103)
- 自然科学基金(31732)
- 教育(30762)
- 资助(29902)
- 编号(26413)
- 发(23938)
- 重点(23234)
- 成果(21936)
- 部(21598)
- 国家社会(20799)
- 创(19582)
- 课题(19557)
- 发展(19496)
- 展(19229)
- 创新(18547)
共检索到255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礼卿
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是空前的,在总体融合水平上远远超过19世纪末的情形。突飞猛进的技术进步、全球性的非管制化和市场化改革、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化与创新,以及旨在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国际组织的推动,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成因。理论和国别经验均表明,全球化为所有参与该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利益。同时,它也包含着巨大的代价: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可能成为一种常态,经济主权面临严峻考验,全球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等。为了争取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减少其代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应致力于创建一个现实主义的制度性框架。其内容主要包括:(1)承认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允许各国分阶段开放;(2)提高管理经济的水平,特别是...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贸易与投资 政策协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月平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前景严重依赖发达国家的经济。但在过去的2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贸易和资本流动在全球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在增加。因此,出现日益明显的“逆向联系”,即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尤其在过去6年中,发展中国家的产出和贸易及其在全世界份额增长加速。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的话,经过未来的10-15年之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伟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经济学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对全球化之概念、动力及其进程的探讨入手,集中分析了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以及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经济今后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的问题,作了预期。作者认为,截止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从全球化得到的利益明显地大于成本。利益与外贸扩张、外资流入直接相联系,成本则与出口渠道的外方控制、国内市场的出让等势头增强密不可分。按照目前的进程,未来数年我国面临的局面将是:全球化利益增幅降低而全球化成本增幅上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裘元伦
经济生活国际化并不是一种新现象。有人说,现在被普遍称之为“经济全球化”的这一过程和状态,早在欧洲“漫长的16 世纪”就开始了;有人则认为,经济全球化至少已经持续了200 年;也有人强调,真正的经济全球化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发生的事情。无论人们对全球化的历史与内涵有多少种歧见,却依然存在着不少共识。其中一点就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具有新的“质量”。尽管如此,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的。相反,它包含着一系列内在的矛盾,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经济全球化的新质量及其局限性,是我们考虑中国国家利益的出发点。正是“新质量”加上“局限性”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只能是有条件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家利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朱晓
本文从利益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问题 ,提出参与经济全球化获得的利益是极其不确定的利益 ,可能是利益的增进 ,也可能是利益的损失 ;因此 ,我国应进行风险利益制度创新 ,即一方面保证国内的利益主体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争取获取更大的利益 ,一方面保证国内利益主体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安全 ,即避免利益损失。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风险利益 风险利益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皓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是极不均衡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指出 ,受益的不均匀分布 ,以及在制订全球规则方面的失衡 ,是当今全球化的特点。本文试图以此入手 ,对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进行理论分析。文章首先通过研究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问题 ,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事实 ;随后 ,从三个理论角度 (要素禀赋理论、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报酬递增和递减理论 )对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利益分配 理论根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皓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研究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问题,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事实;随后,从制度研究的两个层面(外在根源——当今霸权制度的形成及其亲西方本质、内在根源——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制度缺陷)对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利益分配 制度根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季燕霞
一、全球化过程加剧了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竞争 经济利益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很长历史时期里。国家间的联系十分有限,一国的生存与发展基本上取决于内部环境与条件,如拥有的领土疆域、人口、资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玲 段世德
中美贸易不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美方认为中国通过贸易与汇率政策从中美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中国要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承担责任。本文通过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等利益主体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在贸易顺差背后是中国贸易利益的流失,并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对外贸易,以获得实际的贸易利益。
关键词:
贸易利益 福利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军 李俊成
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逆全球化"思潮,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正走在"逆全球化"的道路上。本文通过建立全球化收益的衡量指标体系,测度了1991—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全球化收益的变动和分配情况,并基于面板回归实证检验了全球化经济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球化提高了世界经济的福利水平,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受益方,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受害论"并不成立。进一步地检验发现,全球经济活动的参与度是决定全球化收益的重要因素,国内市场状况、要素条件、军费支出、武装力量、腐败治理、政府效率、政治稳定对一国的全球化收益有着显著影响。全球化进程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对全球化经济活动热情的下降、过度的海外军事扩张等是损害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全球化收益之重要原因。"逆全球化"无助于发达国家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领先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玉焕 刘娅 王淞 李浩 曹叶
本文分别用增加值和二氧化碳(CO2)排放代表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从国家(经济体)、部门和国家(经济体)—部门三个层面,前向和后向两个角度刻画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全球增加值网络和全球碳排放网络,并将其与美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增加值和CO2出口均增加,后向出口大于前向;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CO2出口均减少;国家(经济体)网络分析显示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向输出增加值的主要目的国和后向吸收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后向出口的CO2中有8%~24%来自其他国家(经济体),远低于美国;部门网络分析表明光电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分别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吸收增加值和CO2排放的最大来源部门;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家(经济体)—部门网络自1995年就呈现出全球化特点,且平均联系强度增强,网络的输出输入强度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经济体)—部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长久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西方发达国家。全球化的内涵是逐步延伸和扩大的。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异,各国从全球化进程中得到的机遇和利益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加快,这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既带来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严峻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