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4)
2023(7053)
2022(5217)
2021(4276)
2020(3370)
2019(7163)
2018(7275)
2017(13978)
2016(7346)
2015(8351)
2014(8582)
2013(8323)
2012(7650)
2011(7054)
2010(7285)
2009(7049)
2008(6577)
2007(5961)
2006(5800)
2005(5586)
作者
(21956)
(18593)
(18533)
(17809)
(11961)
(8583)
(8365)
(7129)
(7027)
(6598)
(6484)
(6183)
(6065)
(5959)
(5761)
(5729)
(5516)
(5321)
(5271)
(4856)
(4809)
(4555)
(4436)
(4363)
(4320)
(4302)
(3928)
(3827)
(3730)
(3575)
学科
(60314)
经济(60275)
管理(19360)
地方(17389)
(16067)
方法(14324)
中国(14220)
数学(12558)
数学方法(12515)
地方经济(12139)
(11773)
企业(11773)
业经(11678)
(10628)
(9405)
(8430)
产业(7690)
农业(7519)
(7173)
金融(7173)
(7096)
环境(6971)
经济学(6779)
发展(6668)
(6657)
总论(6649)
信息(6616)
(6468)
(6349)
信息产业(6161)
机构
学院(116141)
大学(115611)
(62869)
经济(61871)
研究(45920)
管理(39947)
中国(34265)
理学(33524)
理学院(33132)
管理学(32623)
管理学院(32399)
(25335)
科学(24538)
(23990)
(22902)
经济学(21654)
研究所(20537)
财经(20119)
中心(19279)
经济学院(19126)
(18169)
(18002)
(16276)
(15754)
北京(15365)
(15169)
师范(15065)
财经大学(14622)
科学院(14183)
(13954)
基金
项目(70809)
科学(56290)
研究(53421)
基金(51954)
(44549)
国家(44216)
科学基金(37811)
社会(37628)
社会科(35769)
社会科学(35760)
(26799)
基金项目(26227)
教育(22879)
(21662)
自然(20957)
资助(20620)
自然科(20460)
自然科学(20456)
编号(20351)
自然科学基金(20087)
(17885)
国家社会(16822)
成果(16737)
重点(16323)
发展(15431)
(15332)
(15230)
(15223)
经济(15094)
课题(14709)
期刊
(80001)
经济(80001)
研究(41489)
中国(22654)
(18697)
管理(17363)
(15989)
学报(14983)
科学(14844)
经济研究(14481)
(12260)
金融(12260)
大学(12114)
学学(11468)
财经(11286)
技术(10992)
业经(10658)
农业(10619)
问题(10507)
(10004)
教育(8849)
(7872)
技术经济(7772)
国际(7664)
世界(7652)
经济问题(6563)
统计(6532)
商业(5954)
现代(5927)
改革(5890)
共检索到189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靳  廖少廉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为国际套汇成本的下降 ,则衡量经济全球化的指标较多 ,其中国际航运运费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国际航运运费率的高低如同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样 ,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航运市场运输运费率的高低除国际航运成本之外 ,主要取决于国际航运市场的市场结构 ,航运市场的自由竞争是国际航运运费率较低的保障。当今国际航运市场存在较多非自由竞争因素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 ,航运市场近年也呈现航运自由化的趋势。本文拟阐述当今航运市场现状 ,并分析航运自由化前景。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魏际刚  彭兆祺  袁京蓉  汪晓霞  
全球化下的现代经济要求不断克服空间距离给自己形成的障碍,要求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开拓和优化适宜的运输环境。全球化导致世界航运市场环境容量的扩大,航运市场结构发生重大改变,特别对中国国际航运市场而言,全球化加速了中国国际航运市场格局的改变,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既有市场规则受到很大的震动和冲突,国家对航运市场的宏观调控将变得更加困难。文中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有效的政策安排和企业组织效率边界的重新界定三个方面对全球化下中国国际航运业的发展进行了对策性的思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红光  
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使航运业走向全球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但在我国航运业走向全球化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压力。文章从我国航运业内部、外部两方面仔细分析了其走向全球化面临的压力 ,提出了相应的缓解压力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秋雯  
航运业之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美国就通过各种立法坚持造船差额补贴、营运差额补贴、货载保留等一整套保护主义色彩极浓的海运政策扶持本国航运业。我国国际航运市场中的行政垄断不可避免地与国家援助政策连结在一起,虽然国家扶持海运业的行为如果适用不合理或不公平可能造成行政性限制竞争的效果,却并不应当以此否认海运业获得国家扶持的合理性。国家扶持应坚持对我国国际航运企业的不做所有制界分的均等扶持,这就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克制海运业扶持行为可能引发的行政性限制竞争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 伟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了各国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但是,全球化是一个发展不平衡与不平等的过程,这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其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包括:贸易条件恶化、自由化收益甚微,以及执行乌拉圭回合协议的问题等。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各方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允许后者以自己的方式,灵活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真正推动其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钦先  薛誉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钦先  薛誉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晓东  王强  
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已经而且还将继续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持续的影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其与经济、贸易的发展关系密切。本文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的货运需求模型,通过量化分析影响我国货运需求的因素,提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货运需求的影响程度的定量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连成  李作双  
经济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使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全球自由投资体系逐步确立。在这一进程中,投资自由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投资自由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日益凸现。然而,投资自由化在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总结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努力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的双向开放新格局,仍是中国的现实选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季焜,杨军,Frank van Tongeren  
全球贸易自由化是当前和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2001年开始的多哈回合贸易自由化多边谈判和最近刚刚取消的"多种纤维协定"(MFA)将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揭示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采用全球贸易模型,我们分析了MFA和在多哈回台初期欧盟、美国和凯恩斯集团分别提出的贸易自由化提案。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取消MFA对一些国家纺织部门带来冲击,但它极大地促进了大多数国家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全球福利;多哈谈判过程中提出的各种贸易自由化提案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其影响大小依次为凯恩斯提案、美国提案和欧盟提案;贸易自由化对经济的影响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国家间存在显著差别;更大程度的贸易自由化不但符合全球共同利益,也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中国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应发挥更积极和更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王晖军  
东北亚地区是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有活力的地区,但区域合作的机制则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合作性的机制。文章以促进各方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亚地区运输网络一体化的设想和航运中心的层次结构发展战略,以及利用"轴—辐"系统模式组织运输网络和强化朝鲜半岛—中国大陆陆路交通联系等观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建宁  
一、关于金融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辨析 (一)金融自由化理论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将增加储蓄和投资、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带来储蓄效应、投资效应、收入效应、就业效应,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金融抑制状态,而金融抑制有害无益,它不仅削弱经济量的增长而且影响经济增长的质,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改进。因此必须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之路,解除抑制,促进增长。 金融抑制的表现:众多经济单位处在分离状态,生产技术条件差距甚大,因此不能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和利率;小企业和居民被排斥在有组织的资金市场之外,要想增加投入只能依靠内部自身融资,故它们要进行实物投资必须积累一定量的现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