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9)
2023(7685)
2022(5624)
2021(4756)
2020(3599)
2019(7609)
2018(7483)
2017(14214)
2016(7475)
2015(8383)
2014(8624)
2013(8289)
2012(7654)
2011(7099)
2010(7313)
2009(7026)
2008(6555)
2007(5930)
2006(5793)
2005(5576)
作者
(22283)
(18859)
(18830)
(18132)
(12053)
(8704)
(8450)
(7225)
(7153)
(6693)
(6522)
(6223)
(6118)
(6044)
(5859)
(5847)
(5539)
(5416)
(5308)
(4915)
(4879)
(4625)
(4493)
(4367)
(4367)
(4326)
(3945)
(3870)
(3757)
(3621)
学科
(60114)
经济(60075)
管理(19396)
地方(17221)
(16077)
中国(14579)
方法(13816)
地方经济(12163)
业经(12106)
数学(11978)
数学方法(11940)
(11640)
企业(11640)
(11350)
(9663)
(8741)
农业(7984)
产业(7825)
(7258)
(7253)
金融(7253)
环境(7069)
发展(6990)
(6979)
经济学(6820)
总论(6757)
信息(6727)
(6640)
(6400)
信息产业(6267)
机构
学院(118469)
大学(118403)
(63086)
经济(62045)
研究(47288)
管理(40237)
中国(34852)
理学(33744)
理学院(33336)
管理学(32839)
管理学院(32606)
(25659)
科学(25194)
(24463)
(23378)
经济学(21776)
研究所(20982)
财经(20337)
中心(19814)
经济学院(19223)
(18382)
(18305)
(16814)
(16278)
(16183)
师范(16167)
北京(15684)
财经大学(14790)
科学院(14453)
社会(14311)
基金
项目(73039)
科学(58225)
研究(55888)
基金(53522)
(45951)
国家(45578)
社会(39595)
科学基金(38878)
社会科(37581)
社会科学(37572)
(27516)
基金项目(26739)
教育(24145)
(22396)
编号(21502)
自然(20899)
资助(20636)
自然科(20399)
自然科学(20395)
自然科学基金(20030)
(18438)
成果(17952)
国家社会(17875)
重点(16909)
发展(15928)
(15840)
(15711)
课题(15562)
(15351)
经济(15209)
期刊
(80752)
经济(80752)
研究(43023)
中国(23541)
(18897)
管理(17286)
(16736)
学报(15770)
科学(15604)
经济研究(14531)
大学(12791)
(12383)
金融(12383)
学学(12049)
财经(11480)
农业(11127)
技术(10946)
业经(10864)
问题(10639)
教育(10501)
(10186)
技术经济(7701)
世界(7662)
(7542)
国际(7352)
经济问题(6679)
统计(6328)
现代(6117)
商业(5998)
改革(5982)
共检索到193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乐咏  
经济全球化的原动力来自市场秩序的内在逻辑。严格说来经济全球化始于19 世纪后期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而中断,在新的世纪之交又获得了加速发展的动力。从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到全球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由此所引起的诸多挑战也与市场秩序中固有的矛盾有关,但是在不同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应对这一挑战的策略和方法也要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近几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不同寻常的变化,特别是2016年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两个"黑天鹅事件",因为最终结果太具"戏剧性"而史无前例地让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起。而对于中国而言,宏观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近几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不同寻常的变化,特别是2016年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两个"黑天鹅事件",因为最终结果太具"戏剧性"而史无前例地让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起。而对于中国而言,宏观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建雄  
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一方面全球性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疲软,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本文认为,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在于当全球性的产能过剩无法与有效的国际市场需求相匹配时,各国降低自身产能就是唯一的解决途径。由于全球化给一国增加的国际市场需求小于其损失的国内市场需求,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必然兴起。但从长期来看,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利大于弊,贸易保护主义会随着供需的重新调整自然褪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凌云  刘骏民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起源于货币虚拟化而引起的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大行国际货币发行的权利、而很少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提供了条件,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长时间的失衡将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严重威胁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本身,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加以纠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建  
这三类资产泡沫不仅发生机制不同,形态也有很大差别;只有正确辨识资产泡沫,才能在制度与政策中给予有效防治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了。这十年中,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反思危机爆发的原因,观察危机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新特征。这次危机也让我们得到了近距离观察资产泡沫兴起过程的机会,从而可以比较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与2007年美国泡沫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宗模  毛亚庆  
高等教育全球化至今仍是一个存在争议、概念不清的理论问题。在经济和信息技术全球化等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中世纪相对自由的"国际化"、近代民族国家建立以来相对封闭的国家化以后,再度进入国际化舞台,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高等教育围绕知识生产,同时向两个向度延伸:一是现代性——时间向度,以应用性转向为表征;二是全球性——空间向度,以分散化、网络化为标志。高等教育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策划  李臻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构建的积累体系。在美国金融垄断资本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中国的发展路径逐渐跳出了美国金融垄断资本构建的全球积累体系。贸易战的本质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代表金融垄断资本,试图通过贸易战把中国重新纳入其构建的全球积累体系,以缓解美国资本积累困局和国内生产关系危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为打赢贸易战提供了坚定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全球化转向,即以资本积累为目的的全球化转向以提高全球协作和社会生产力为目的的全球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光华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茜  
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蕴含了“技术—资本—国家”的三重逻辑,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具体反映。技术逻辑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国家逻辑为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支撑,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主导经济全球化的逻辑整体。其中,资本逻辑凌驾于技术逻辑和国家逻辑之上。从技术逻辑来看,美国为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维持全球科技霸权地位而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危机,扩大了全球技术鸿沟,导致当代经济全球化陷入技术困境之中。从资本逻辑来看,随着当代金融资本的全球膨胀,资本陷入了自身所致的发展困境之中,表现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全球贫富分化的加剧。从国家逻辑来看,当代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缺乏代表性和包容性、公平性与有效性,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难以解决全球性问题和矛盾。技术困境、发展困境、治理困境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框架内是无解的,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坚持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需要引导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洪功翔  洪阳  
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反复证明,私有制是实现不了共同富裕的。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为按劳分配提供了制度基础。按劳分配制度通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初次分配的公平,劳动成果的社会共享,促进共同富裕。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自觉践行按劳分配制度,让社会共享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公有制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初次分配中兼顾公平,对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意义重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俊久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天花板效应”逐渐显现。对此,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学界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定的方向性和操作性指引。不过,为进一步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回答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具体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逻辑是破解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货币本位难题”,理论逻辑是综合多重因素的理论考量,现实逻辑是做好战略目标设定、优选推进区域、构建伙伴网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禹钟华  祁洞之  
本文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背景,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回溯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历程,并结合其与资本主义两者间的本质关系,分析了其内在演化逻辑,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始终纠缠于公共产品属性和利益属性的矛盾之中,并与西方资本结合为一体,构建了以西方资本为主导的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在此基础上,对现时局势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构建,给出了带有中国思想特色的方案及原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燕燕  
经济分析中是否存在价值判断,“经济人”的涵义是否包含价值观,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本文沿着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古典经济学中追求自利的经济分析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到了新古典经济学,纯“经济人”已经转化为“社会人”;而演进理论和现代经济学在其分析中已明确赋予自由、文化等超经济因素价值观的涵义。本文将理论逻辑的发展阶段与历史的发展阶段紧密结合起来,认为经济分析与价值观始终有着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倪丹容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一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并且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这一二元结构会逐渐的消失。这一结论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二元结构也出现过缩小的趋势,但是其缩小的程度越来越缓慢并且有再度扩大的迹象,这说明我国的二元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本文通过考察中国经济是否具有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特征,探讨了我国二元结构的历史逻辑以及形成刚性的一些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