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1)
2023(11662)
2022(9275)
2021(8019)
2020(6584)
2019(14270)
2018(14289)
2017(26993)
2016(14462)
2015(16129)
2014(15886)
2013(15411)
2012(14139)
2011(13077)
2010(13330)
2009(12786)
2008(12148)
2007(11066)
2006(10324)
2005(9672)
作者
(43928)
(36465)
(36244)
(34608)
(23452)
(17379)
(16418)
(14115)
(13924)
(12881)
(12600)
(12087)
(11914)
(11752)
(11553)
(11424)
(10823)
(10704)
(10485)
(10468)
(9291)
(9066)
(9047)
(8566)
(8428)
(8078)
(8030)
(7871)
(7443)
(7212)
学科
(81360)
经济(81288)
管理(38047)
(34648)
(27866)
企业(27866)
方法(24417)
地方(20707)
中国(20610)
数学(20461)
数学方法(20246)
(17738)
业经(17723)
(16510)
地方经济(13528)
(13013)
(12752)
(12419)
贸易(12412)
农业(12038)
(11963)
(11406)
金融(11405)
(10908)
(10492)
银行(10457)
(10370)
理论(10333)
环境(10274)
(10146)
机构
学院(214302)
大学(213483)
(98052)
经济(96193)
研究(82534)
管理(74586)
理学(63110)
理学院(62346)
管理学(61158)
中国(61019)
管理学院(60769)
科学(49090)
(45602)
(43032)
(41974)
研究所(38916)
(37346)
中心(35696)
(33449)
财经(33081)
经济学(31862)
业大(30567)
(29880)
(29674)
农业(29371)
北京(28931)
经济学院(28283)
(28257)
师范(27887)
(26354)
基金
项目(137552)
科学(107514)
研究(99781)
基金(98861)
(87582)
国家(86904)
科学基金(72910)
社会(65023)
社会科(61622)
社会科学(61605)
(53867)
基金项目(50334)
自然(45142)
(45050)
教育(44716)
自然科(44115)
自然科学(44099)
自然科学基金(43299)
资助(40887)
编号(39434)
成果(32593)
(32472)
重点(32027)
(29370)
课题(28532)
(28173)
国家社会(27785)
创新(26495)
发展(26368)
(25991)
期刊
(119763)
经济(119763)
研究(69115)
中国(43715)
(35746)
学报(35065)
科学(31881)
管理(31250)
(31046)
大学(26359)
学学(24926)
农业(24367)
教育(21950)
经济研究(21260)
(20794)
金融(20794)
技术(18461)
业经(18084)
财经(17238)
问题(15319)
(15144)
(12947)
(12945)
国际(12560)
世界(12196)
技术经济(11558)
商业(10447)
统计(10411)
现代(10091)
(9678)
共检索到338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个认识和发挥自己优势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问题是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要看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是最有竞争力的。长期以来,我们是突出自己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影  汪毅霖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和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的时代背景下,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等后发国家的传统优势已经无法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因为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本身具有局限性,更是因为按照“萨缪尔森的忧虑”中的逻辑,中国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业升级会损害美国的利益,故后者有激励对前者采取遏制策略。所以,中国经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系于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活力。为此,中国需要有全面而完善的“竞争性产业政策”、适度而有效的“指令性产业政策”以及反映二者间协调配合的“混合性产业政策”,从而方可避免“阿明的提醒”中的不利局面,顺利推进国家竞争优势的培育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卢大鹏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武汉市,其经济日益失去竞争优势,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武汉市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源,认为武汉市发展滞后的根源是过分依赖于传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没有实现竞争优势持续创造。文中提出新时期构建武汉经济的竞争优势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琼隽  
本文把流动性视为经济全球化的理论特征,假设供应链为全球生产形态的最佳范式,把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基于产业分析的国家竞争力比较理论推广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理论,在贸易纯理论的框架内,将Pohl提出的商品、要素在时空中流动的假设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学说,于全球生产形态上自洽成为一种统一的动态化贸易纯理论新模型——基于供应链作为全球生产形态的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理论模型。这个模型从生产形态上解释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理论演化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揭筱纹  任勤  
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有两种方式:一是主要由投入物总量增加带来的出口贸易增长,可称为“增加投入型增长”,即外延或数量扩张型增长;一是主要由单位投入物产出的增加而带来的出口贸易增长,可称为“提高效益型增长”,即内涵或质量效益型增长。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贸易应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翼名峰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指的是,在没有市场扭曲的条件下,贸易两国在闭关自守时本国产品价格比率与外国产品价格比率之间的关系,当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比率较低时,这种产品就具有比较优势,该国另一种产品一定没有比较优势,贸易伙伴国的情形正好相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山  王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青松  卢卫强  
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质疑。发展中国家在采取这种战略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比较优势往往难以实现,不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如果后发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则可以弥补比较优势战略的这一难题。对于中国来说,应该立足于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进行不断的“学习”,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增强其综合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成功  曹利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家、地区间的竞争更加依赖于各自的比较优势。文章结合比较优势理论,深入分析了由于贸易流通所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比较优势理论,意在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环境优势,分析国际贸易的环境影响,避免环境问题的再度恶化,使世界经济贸易向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然  周巨泰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永久地自我封闭起来,而总是要以一定的强度和方式参与区域分工和竞争。但是,关于区域分工和区域优势形成机制的理论,随着现实的区域分工竞争模式的演化,以及经济学家认识的深化,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直至20世纪90年代的竞争优势论,每一次理论的突破都构成了对现实世界的更深刻的诠释。本文拟对有关国际区际分工的理论发展作一些介绍和评述,并指出新理论所具有的政策价值。应当指出,这些理论不仅针对国际贸易和国家间竞争,其结论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适用于区域这个层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弘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上海创造了绝好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看清自己的优势,明确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上海在国际分工现阶段的定位选择。为此,本文引入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税以及新贸易理论中的竞争优势说,通过对要素禀赋、国内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产业支持等因素的考察,得出结论:上海应该发展它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要使得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还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教育来创造要素,更进一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人力资本和知识要素的积累等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在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进而切入国际高端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书桂  刘颖  周勤  
经济全球化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 ,不仅不会丧失竞争优势 ,相反它是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比较优势、获取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和时代特征 ,积极参与 ,才能够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刚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竞争的全球化,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本文着重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通过企业内部系统创新和知识资源管理等途径来培育企业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