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95)
- 2023(20273)
- 2022(17045)
- 2021(15823)
- 2020(13163)
- 2019(29893)
- 2018(30035)
- 2017(57713)
- 2016(31552)
- 2015(35454)
- 2014(35689)
- 2013(35161)
- 2012(32678)
- 2011(29881)
- 2010(30380)
- 2009(28498)
- 2008(27779)
- 2007(24939)
- 2006(22545)
- 2005(20630)
- 学科
- 济(140924)
- 经济(140782)
- 管理(89109)
- 业(83946)
- 企(67680)
- 企业(67680)
- 方法(52681)
- 数学(44743)
- 数学方法(44176)
- 中国(40995)
- 农(38039)
- 地方(33390)
- 业经(32044)
- 财(31603)
- 学(28661)
- 制(27027)
- 农业(25346)
- 贸(25046)
- 贸易(25028)
- 易(24199)
- 银(23503)
- 银行(23458)
- 行(22589)
- 融(22302)
- 金融(22299)
- 理论(21778)
- 和(20692)
- 环境(20481)
- 策(19565)
- 技术(19304)
- 机构
- 大学(453066)
- 学院(452898)
- 济(188764)
- 经济(184515)
- 管理(171967)
- 研究(159789)
- 理学(145938)
- 理学院(144259)
- 管理学(141820)
- 管理学院(140989)
- 中国(122409)
- 京(98557)
- 科学(95669)
- 财(88426)
- 所(81248)
- 研究所(72997)
- 农(71702)
- 中心(71429)
- 江(69839)
- 财经(68884)
- 北京(63450)
- 业大(63239)
- 范(62429)
- 经(62240)
- 师范(61900)
- 院(57735)
- 经济学(56866)
- 州(56359)
- 农业(55553)
- 经济学院(50798)
- 基金
- 项目(290513)
- 科学(227501)
- 研究(217587)
- 基金(207736)
- 家(179459)
- 国家(177883)
- 科学基金(151901)
- 社会(136345)
- 社会科(129018)
- 社会科学(128988)
- 省(113149)
- 基金项目(108843)
- 教育(99981)
- 自然(95859)
- 划(94917)
- 自然科(93539)
- 自然科学(93516)
- 自然科学基金(91802)
- 编号(90666)
- 资助(85884)
- 成果(75922)
- 发(65206)
- 重点(65048)
- 部(63829)
- 课题(63407)
- 创(59435)
- 创新(55419)
- 国家社会(55408)
- 项目编号(55204)
- 教育部(54845)
- 期刊
- 济(223901)
- 经济(223901)
- 研究(144597)
- 中国(93674)
- 管理(66737)
- 学报(66682)
- 农(66665)
- 财(66332)
- 科学(62761)
- 教育(55836)
- 大学(50928)
- 学学(47392)
- 融(47222)
- 金融(47222)
- 农业(45646)
- 技术(40719)
- 业经(36216)
- 经济研究(35842)
- 财经(34149)
- 问题(29500)
- 经(29406)
- 图书(25059)
- 贸(23732)
- 业(23659)
- 技术经济(23004)
- 理论(22100)
- 国际(21464)
- 现代(21392)
- 商业(20643)
- 世界(20456)
共检索到705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浩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应该制定反垄断法。但是,根据美韩两国的经验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真正实施反垄断法的时机还没有成熟,所以,我国现阶段制定的反垄断法的法律框架应该比较宽松,执法的态度应该比较模糊。同时,在制定法律时,要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惰况,结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全球竞争策略,而且法律条文规定不能过于详细。
关键词:
反垄断法 韩国 美国 中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伟 付强
本文对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中国的《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已经对企业在经营者集中、排他性垄断协议等方面进行了反垄断执法,判决的结果基本建立在合理推定的原则基础上,但仍需加强计量经济分析来为判决结果提供实证证据。此外,价值网络体系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型组织与商业模式对传统的反垄断政策设计与执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与国有企业密切相关的行政性垄断构成了中国竞争政策实施中的最大困难,应在广义反垄断的概念下限制包括行政性垄断在内的所有垄断行为,并通过横向分拆的方式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关键词:
反垄断 产业规制 竞争 实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价格司
最近,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曹长庆同志应邀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的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贯彻落实《反垄断法》促进公平公正竞争"的主旨发言,重点就价格主管部门在反垄断工作中承担的职责任务以及当前应抓好的几项工作进行了阐述。现将曹司长的发言刊发,供读者参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赞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反垄断现象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国政府也不得不从经济全球化角度考虑本国的反垄断立法。认真对待国际反垄断领域的新情况,吸取各国反垄断法在国际适用方面的立法经验,是我们有效地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从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反垄断领域的新问题入手,讨论了国际反垄断法实施的现实困难。
关键词:
反垄断法 经济全球化 立法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继峰
一般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竞争政策主要指,通过自由竞争实现企业的规模、企业行为、资源分配等方面的调整,以促进资源在产业内自由、合理配置。因此,在现代西方经济政策意义上,竞争政策被视为自由竞争政策的同义语①。由于反垄断法以限制和禁止的方式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其必然涉及竞争行业与非竞争行业的划分,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悟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军 吴玉岭
反垄断法通过阻却垄断行为,保护竞争机制,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最终指向增进民众福祉,捍卫消费者福利——让消费者"以最少的支出购买到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的商品,获得最满意的服务。"文章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高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国红
与封闭经济相比,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反垄断更复杂,更特殊,更难以处理。文章在分析外国政府反垄断政策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由于反垄断法的缺失导致了国内市场利益和国外市场利益的双重流失,并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反垄断的特殊性和难点相应设计了中国反垄断制度的构建,即:中国应建立独立的反垄断机构;采用温和型的反垄断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适用除外制度和域外适用制度来保护国民利益;注重反垄断制度与其它制度的协调。
关键词:
开放经济 反垄断 适用除外 域外适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时建中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政策的类型日趋多元和定型,各类政策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且均有配置资源的效果。为了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亟待确立竞争政策在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核心地位,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竞争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确立竞争政策在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核心地位,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有助于形成竞争中立的执法理念,完善竞争执法体制,培育优质的竞争文化,破解竞争执法的难点。
关键词:
竞争政策 竞争法 经济政策 管制型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需要在协调的基础上共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在产生根源和具体目标、作用对象、实现目标的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两者在经济理论基础、追求的最终目标以及互相支持与补充方面的一致性给予了协调的可能性。为协调两者冲突、发挥其一致性,反垄断法可在豁免制度完善和执法机构调整两个内在制度方面作出努力,在不损害竞争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功能,实现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
竞争政策 产业政策 反垄断法 豁免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晔
近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参与2001-2006年国际卡特尔联盟的六家生产液晶面板跨国公司进行了处罚,提高了中国反垄断法的效力和威慑力。本文认为,价格卡特尔是反垄断法的重中之重,中国反垄断法对各类企业有一体适用的效力。这个案件的查处有助于中国反垄断法的完善,提高中国反垄断法的地位和权威。
关键词:
反垄断 价格卡特尔 域外适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雅洁 孙伟增 高雅
《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基于2007—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反垄断法》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区域性的行政垄断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营业成本以及扩大商业信用规模等途径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对不享有政府政策偏向的小微企业、所属行业市场垄断程度更高及产品可贸易性较低的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地区创业活跃度,增加了小微企业对地区的税收贡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竞争政策的经济效应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婷婷 郭小敏 纪宇 王彦超 武羿
反垄断法是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保障。企业在反垄断法实施前后的行为变化直接反映了竞争政策的微观经济效果。随着反垄断执法水平的不断优化,竞争政策应该会对企业垄断行为形成有效约束。基于此,本文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反垄断法的实施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垄断法实施后,相对于垄断势力低的企业,垄断势力高的企业审计费用显著增加。进一步检验发现,反垄断法促使处理组企业的垄断势力显著降低,且处理组企业的经营风险、诉讼风险以及审计投入显著增加。而且,反垄断法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高的企业以及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区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土盛 董启琛 张明昂 许江波
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应重视初次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而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顶层设计的制度安排,将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并对企业初次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竞争政策通过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内在机理,并利用《反垄断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竞争环境改善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垄断法》实施显著提升了高垄断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并且随着反垄断执法强度加大,其对高垄断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愈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实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通过要素市场上的要素组成效应与产品市场上的成本加成效应等途径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垄断法》实施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升了普通员工收入份额、缩小了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兼顾了共同富裕。本文研究丰富了《反垄断法》实施的政策效果评估相关文献,为国家达成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毕茜 李靖
规范收入分配问题以及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反垄断法》实施为契机,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反垄断法》施行对职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低垄断程度企业相比,《反垄断法》实施显著降低了高垄断程度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且经过平行趋势、倾向匹配得分、改变样本期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考察影响机制发现,《反垄断法》通过降低高垄断程度企业的垄断利润率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来削弱职工工资。异质性检验发现,《反垄断法》对职工工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程度较弱行业的企业、行政干预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税收规模较高的企业。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职工工资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反垄断法》的施行效果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对于完善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