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0)
2023(12752)
2022(10337)
2021(9398)
2020(7631)
2019(16793)
2018(16760)
2017(31160)
2016(16552)
2015(18999)
2014(18660)
2013(18104)
2012(16833)
2011(15581)
2010(15674)
2009(15071)
2008(14506)
2007(12931)
2006(11891)
2005(11088)
作者
(47500)
(39667)
(39539)
(37796)
(25541)
(18885)
(17793)
(15281)
(15026)
(13943)
(13699)
(13144)
(12719)
(12578)
(12438)
(12264)
(11862)
(11452)
(11281)
(11176)
(10171)
(9556)
(9546)
(9128)
(9061)
(8941)
(8600)
(8533)
(8046)
(7796)
学科
(91336)
经济(91251)
管理(43479)
(37980)
方法(30190)
(29185)
企业(29185)
数学(26153)
数学方法(25884)
中国(25855)
地方(20824)
(20566)
业经(18103)
(17987)
贸易(17976)
(17522)
(16179)
(15480)
(14882)
(14476)
金融(14475)
地方经济(13540)
农业(13465)
(13250)
银行(13237)
(12861)
(12530)
环境(12421)
(11498)
(11007)
机构
大学(245498)
学院(244721)
(116584)
经济(114575)
研究(92765)
管理(85572)
理学(72303)
中国(72277)
理学院(71447)
管理学(70194)
管理学院(69741)
(52607)
科学(52068)
(50783)
(46716)
研究所(42057)
中心(40431)
财经(40192)
经济学(38959)
(36723)
(36608)
(35743)
经济学院(34838)
北京(33890)
(32926)
(32758)
师范(32476)
业大(30738)
财经大学(29587)
(28631)
基金
项目(153455)
科学(121360)
研究(114794)
基金(113062)
(98301)
国家(97568)
科学基金(82670)
社会(76904)
社会科(73021)
社会科学(73005)
基金项目(57435)
(56397)
教育(51961)
自然(49041)
自然科(47953)
自然科学(47940)
(47850)
自然科学基金(47074)
资助(46910)
编号(45011)
成果(37699)
(35313)
重点(35078)
(34917)
国家社会(33784)
课题(31957)
中国(31293)
(30992)
教育部(30526)
发展(29501)
期刊
(138501)
经济(138501)
研究(81443)
中国(50734)
(37558)
(35842)
学报(35793)
管理(34632)
科学(34261)
大学(27901)
学学(26143)
教育(25845)
(25759)
金融(25759)
农业(24723)
经济研究(24500)
财经(21386)
技术(20999)
业经(19471)
(18803)
(18661)
国际(18452)
问题(18269)
世界(16120)
(13714)
技术经济(13181)
统计(12410)
现代(10962)
经济问题(10858)
(10683)
共检索到389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坚  
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之后 ,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 ,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 ,“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 ,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 ,以避免盲目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敬  
198 0年以来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势头强劲 ,使得许多国外学者认为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继英国、美国、日本后的第四个世界工厂。但笔者认为 ,仅仅从一国出口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就判断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过于差强人意。本文运用特化系数和出口竞争力指数对中国的制成品出口进行实证分析 ,从而判断中国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 ,并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春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分工的机制条件将发生根本性的递变。认真研究和把握这种递变的特点及其趋势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从发生机制、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等方面 ,对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机制的特征及其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中国税务学会税收学术研究委员会《经济全球化税收对策》课题组  
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税收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而在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坎昆会议失败后,经济全球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都对国际税收关系产生许多重大的影响。面对国际税收竞争的日益加剧,加强国际税收协调成为保障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秩序的必然选择。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国在促进国际税收协调中的政策和作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丁梁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石油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由于石油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中国石油问题受制于人的危险性日益加大,可能对中国经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应尽快构建中国石油安全保障体系,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铁映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过辉煌的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以有选择的政府干预和经济开放为特征的东亚模式却成为亚洲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应对挑战 ,实现经济发展的再次腾飞 ,这些国家和地区正在致力于赋予东亚模式以新的内容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调整国内经济结构 ,赶上新经济的步伐。中国作为该地区的一个经济大国正在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并将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沈桂龙  
缘起英美的“世界工厂”在经济全球化下已有了新的内涵,只有在国际分工中获得生产价值链最大经济利益的“世界工厂”,才能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真正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虽获得巨大发展,但还远没有达到世界经济重心的地位。但中国应利用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以获得经济发展空间,成为工业生产强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斌  侯茂章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促进了生产的全球离散化和区域集聚化倾向。而全球价值链(GVC)这种新的生产和贸易组织方式把片段化的生产集聚区域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进一步强化了全球贸易一体化倾向。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背景、概念形成、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这一产业与贸易研究的新范式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全球价值链理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其对我国企业与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方面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英隆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召开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说明新时期的中国工业化是全球一体化下的新型工业化。它体现在四个方面的有效结合与统一上 ,包括在横向比较中吸收国外工业化先进成果和在纵向承传中国以往工业化历史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相交汇 ;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 ;工业化与科技进步相结合 ,把工业生产力、工业竞争力、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建立在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充分、与环境社会协调的内涵进步基础上 ;工业组织外延扩大与内涵素质提高相统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柯士涛  夏玉华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行产业组织政策以维护有效竞争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政府推行产业组织政策需要考虑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业组织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外国政府现行的产业组织政策、国际规则或双边规则以及多边规则对政府反垄断政策选择的限制等因素。要以促进竞争作为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原则,以维护有效竞争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以信息指导和政府扶助作为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手段。当前政策着力点是尽快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强化对外国企业垄断的管制和打破国内的行政性垄断;以技术政策为核心,提升国内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发挥政府在国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琳  
文章基于逻辑曲线,从人的发展角度分析了当代国际分工的转换,解释了在较高的人类发展程度上,产品内分工将会替代产品间分工,各国各部门基于价值链各片段的分工将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同时,一国人类发展达到足够高的程度时,也会引致全球的产品内分工,这一机制转换与当前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全球外包的高速增长是一致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蕙馨  吴炜峰  
经济全球化对一国产业结构有多方面的影响,无论是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还是进入壁垒等都在不断发生着动态调整、变化,不仅通过外资进入、跨国并购和对外贸易等方式对我国产业结构形成较大的挑战,也存在资本合作、技术模仿和制度学习的多种机遇。通过谋求全球产业链核心环节,参与研发的全球网络,强化经济制度建设等多项措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可最大化产业结构转型的利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纲  张艳  谢毅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不仅是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更是国与国之间的制度竞争。本文介绍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制度的重要性,指出经济竞争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制度竞争,分析了制度竞争的内涵,制度竞争产生的基本原因和影响,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国经济和发挥制度效率,提供借鉴和帮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山  王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