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35)
2023(21520)
2022(18197)
2021(16826)
2020(14229)
2019(32369)
2018(31932)
2017(60878)
2016(32988)
2015(37137)
2014(36842)
2013(36456)
2012(33522)
2011(30553)
2010(30509)
2009(28276)
2008(27466)
2007(24141)
2006(21566)
2005(19319)
作者
(97770)
(81470)
(80745)
(76965)
(51640)
(38773)
(36615)
(31923)
(30865)
(28791)
(27756)
(27260)
(25850)
(25754)
(25111)
(24979)
(24226)
(23979)
(23409)
(23306)
(20180)
(20173)
(19691)
(18486)
(18378)
(18176)
(17862)
(17617)
(16372)
(15973)
学科
(146694)
经济(146532)
管理(93913)
(87871)
(70523)
企业(70523)
方法(62207)
数学(54729)
数学方法(54113)
中国(40712)
(37630)
(34229)
业经(30896)
(30252)
地方(28878)
(27283)
贸易(27267)
(27165)
(26515)
农业(25011)
(23160)
银行(23093)
(22115)
(22081)
金融(22079)
环境(21491)
(20696)
(20642)
财务(20559)
财务管理(20513)
机构
大学(482081)
学院(477510)
(202543)
经济(198568)
管理(183764)
研究(167476)
理学(158914)
理学院(157133)
管理学(154320)
管理学院(153466)
中国(126864)
(103471)
科学(102504)
(91626)
(84809)
(81528)
研究所(77365)
中心(74461)
财经(73897)
业大(73046)
(68358)
(67340)
北京(65759)
农业(64228)
经济学(62743)
(61169)
师范(60497)
(60341)
经济学院(56476)
(55007)
基金
项目(323051)
科学(253107)
基金(235988)
研究(230820)
(208333)
国家(206669)
科学基金(175836)
社会(147844)
社会科(140253)
社会科学(140213)
基金项目(124048)
(123154)
自然(114650)
自然科(112017)
自然科学(111983)
自然科学基金(109982)
教育(105229)
(105083)
资助(97963)
编号(92079)
成果(74493)
重点(72754)
(71496)
(69099)
(66313)
课题(63227)
国家社会(62154)
创新(62119)
科研(62053)
教育部(61038)
期刊
(220639)
经济(220639)
研究(142620)
中国(88781)
学报(80362)
(73812)
科学(71770)
管理(68324)
(67994)
大学(60555)
学学(57129)
农业(50498)
教育(45957)
(43676)
金融(43676)
技术(40249)
经济研究(37080)
财经(36784)
业经(34108)
(31645)
问题(29275)
(26581)
(25181)
技术经济(23776)
图书(23453)
统计(23180)
科技(22330)
(22232)
国际(22207)
理论(22028)
共检索到707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少华  陈浪南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能源消费,是在中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发生的,我们非常关注以投资一体化、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为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在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构建经济全球化指数的基础上,基于33个工业行业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CSE稳健估计发现经济全球化显著提高了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技术进步、产权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也对能源利用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于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少华  陈浪南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伴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在我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发生的。本文在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构建经济全球化指数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3个工业行业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CSE稳健估计,发现经济全球化显著降低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同时得出了我国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以及要素禀赋等的结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自磊  
文章主要就金融全球化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首先就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进而创新性的构建了新兴市场国家国外金融总资产和总负债与GDP的比值这一指标来衡量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全球化的状况,进而文章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在控制了政府支出、技术进步等因素后,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全球化对于新兴市场国家人均实际GDP年增长率的提高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峻峰  李建军  蒲勇健  
本文首先基于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2000年以来我国省际电力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变动指数,然后检验了省际电力能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我国电力利用技术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效率整体水平仍不高;电力利用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升再降的弧形态势;东、中、西部地区电力利用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水平总体上东高西低;规模效率的提高是电力利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绝对—收敛检验显示,在长期中,我国地区间的电力利用效率总体差距逐步缩小,呈现出显著的收敛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昕  赵琦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世界各地政府会做出何种应对,尤其是在社会政策领域有何应对,这是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基于中国1998—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一是投资开放度对省域生均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及增量都呈现非线性的U型关系,即先有压低后有增加之效;二是贸易开放度对生均支出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支出增量也呈现出U型关系。这些发现显示,就教育支出而言,既有文献中全球化引致大政府的命题在中国省级层级上获得了有条件的证实,即只有深度全球化才会引致大政府。更重要的是,本文并未确证既有文献中"补偿命题",即在全球化冲击下的大政府通过强化社会保护以补偿受损民众,而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即人力资本论。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大政府有可能选择能够增进人力资本的政策,提升辖区的经济竞争力,而增加教育支出的财政政策正是这种应对战略的具体举措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佳雯  
国际学界就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社会支出的关系存在"效率说"与"补偿说"的争论。文章利用20072014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支出的影响效果。主要结论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不仅不会优先考虑发展民生事业,反而还会降低辖区民众社会支出的实际受益水平,这印证了"效率说"的观点;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民生"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经济越发达地区,经济全球化影响越大,政府越注重改善民生,反之则更倾向削减社会支出;中部地区"福利倒退"问题突出,社会支出受经济全球化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昭玲  聂燕峰  
实现全球价值链(GVC)地位攀升是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利用42个经济体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和KOF全球化指数,文章考察了参与经济全球化对GVC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全球化参与程度提高可以显著提升GVC地位,考虑内生性问题、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后,结果依然稳健.最后,考察影响机制发现,经济全球化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和创新激励,进而促进GVC地位攀升.文章基于全球化视角为GVC地位演变提供了新的解释,有助于客观深入地评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元   徐林  
文章以我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熵值法测算了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能源效率和碳排放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可以有效抑制碳排放,但是对于不同区域的省份和是否为碳交易市场试点省份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数字经济对于东部地区省份和碳交易市场试点省份的碳排放抑制作用更为显著。(2)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能源生产转化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的中介效应来抑制碳排放。(3)数字经济对于能源生产结构优化具有调节效应,数字经济可以增强能源生产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俊  秦俏寒  
利用2003—2014年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在相同的时空范围内,分析并比较四种类型的经济开放度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存量两个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的技术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强,外商直接投资次之,出口、进口分别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但都不显著;人力资本提高了技术效率,而研发资本存量的作用相反,但两者均表现出多样化的门槛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俊  秦俏寒  
利用2003—2014年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在相同的时空范围内,分析并比较四种类型的经济开放度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存量两个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的技术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强,外商直接投资次之,出口、进口分别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但都不显著;人力资本提高了技术效率,而研发资本存量的作用相反,但两者均表现出多样化的门槛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良文  梁圣蓉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切入,利用我国1993~2013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产业集聚、经济全球化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产业集聚提高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但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各区域经济全球化水平;从全国来看,产业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共同作用时,对城镇化有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和贸易开放共同作用时,对城镇化的驱动力不明显,甚至抑制城镇化发展;从区域来看,外资依存度高、贸易开放度高的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中部、西部地区次之,产业集聚与经济全球化是导致中国城镇化区域性失衡的主要原因;控制变量经济增长、就业结构和城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少军  李东方  
中国解决在全球化中面临的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依赖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在全球生产非一体化的背景下,能源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中的地位。本文在运用GVC理论区分了GVC影响能源效率的转移效应和链中学效应之后,利用中国行业面板数据检验了生产非一体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我们发现,转移效应和链中学效应的共同作用,会导致生产非一体化与单位增加值能耗之间存在U型关系。这一结论表明,基于能源等低端要素的禀赋优势在GVC中转化不成竞争优势,不能支撑起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含义对发展中国家如何修正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是极具警示意义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  
本文以1989~2005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及相关性指数以及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得出结论表明:各省域能源利用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状态;空间相关性指数极其显著且历年波动很小,表明我国省域能源效率之间内在作用机制长期存在且相互影响;各省域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数量、技术进步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修正和波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