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1)
- 2023(17524)
- 2022(14339)
- 2021(12840)
- 2020(10759)
- 2019(24203)
- 2018(23731)
- 2017(45156)
- 2016(24890)
- 2015(27739)
- 2014(28003)
- 2013(27714)
- 2012(26185)
- 2011(24028)
- 2010(24442)
- 2009(22819)
- 2008(22567)
- 2007(20521)
- 2006(18430)
- 2005(16977)
- 学科
- 济(123725)
- 经济(123602)
- 管理(66284)
- 业(65446)
- 企(50354)
- 企业(50354)
- 方法(44142)
- 数学(37984)
- 数学方法(37659)
- 中国(34154)
- 农(32612)
- 地方(31195)
- 业经(27454)
- 学(26295)
- 财(24460)
- 农业(22406)
- 贸(21157)
- 贸易(21146)
- 制(20433)
- 易(20405)
- 融(18486)
- 金融(18483)
- 银(18412)
- 银行(18345)
- 地方经济(18082)
- 环境(17666)
- 行(17659)
- 发(17026)
- 产业(16946)
- 和(16629)
- 机构
- 大学(371704)
- 学院(371543)
- 济(161152)
- 经济(158006)
- 研究(138911)
- 管理(134241)
- 理学(114587)
- 理学院(113104)
- 管理学(111121)
- 管理学院(110411)
- 中国(103141)
- 科学(86847)
- 京(80174)
- 所(73499)
- 农(73403)
- 财(70488)
- 研究所(66954)
- 中心(61368)
- 业大(58932)
- 江(58186)
- 农业(57932)
- 财经(55775)
- 北京(50835)
- 经济学(50645)
- 经(50455)
- 范(50275)
- 师范(49653)
- 院(49088)
- 州(45827)
- 经济学院(45480)
- 基金
- 项目(242981)
- 科学(189549)
- 基金(174842)
- 研究(172111)
- 家(155419)
- 国家(154099)
- 科学基金(129111)
- 社会(110902)
- 社会科(105117)
- 社会科学(105086)
- 省(96127)
- 基金项目(92405)
- 自然(82753)
- 划(81310)
- 自然科(80831)
- 自然科学(80800)
- 自然科学基金(79375)
- 教育(77342)
- 资助(70380)
- 编号(67660)
- 发(58595)
- 重点(56070)
- 成果(55416)
- 部(52723)
- 创(50278)
- 课题(48329)
- 创新(47194)
- 国家社会(46447)
- 科研(46350)
- 发展(46333)
- 期刊
- 济(188329)
- 经济(188329)
- 研究(112216)
- 中国(76559)
- 农(68324)
- 学报(66100)
- 科学(59086)
- 财(53452)
- 管理(49944)
- 大学(48346)
- 农业(45954)
- 学学(45862)
- 教育(36772)
- 融(36221)
- 金融(36221)
- 技术(31028)
- 经济研究(30921)
- 业经(30381)
- 财经(28398)
- 问题(25171)
- 业(24751)
- 经(24674)
- 技术经济(20001)
- 贸(19881)
- 版(19011)
- 世界(18337)
- 商业(18090)
- 国际(17954)
- 科技(17627)
- 统计(17143)
共检索到570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卫红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将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利益纳入研究视野时,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和负面效应便凸显出来。通过一般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相结合,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产业发展 差异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钰 蔡秀亭
采用泰尔指数、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区域林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无论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还是各区域内部都存在差异性。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林业产业因子、区域经济因子、森林资源因子的影响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林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林业经济 差异性 影响因素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义才 刘向晖 李丕军 王天斌
研究新疆沙产业区域发展差异性,分析沙产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关系,对加深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对沙产业的认识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沙产业本身的良性发展。文章选取环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的和田地区与环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域的26个县市(兵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为实地调查、新疆统计年鉴及新疆各地2013年统计公报等,筛选出当地沙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及环境状况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调查区26个不同区域的沙产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类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沙产业发展与环境、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经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辉 王春凯
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变的背景下,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而带来的城市蔓延不利于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考察了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在产业结构方面,随着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城市蔓延度提高。而随着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时,城市蔓延减缓,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活性服务业。(2)从城市规模角度来看,第二产业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在中小城市起显著的作用,而在大城市不显著。第三产业在大城市起显著的抑制性作用,而在中小城市不显著,这主要与不同城市规模下集聚经济效益的发挥有关。(3)从蔓延类型角度来看,推动城市蔓延向集约型方向发展的主要是第三产业中的生活性服务业,而第二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城市蔓延向过度蔓延方向发展。长江经济带应合理布局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的集聚效应,同时避免不合理开发和盲目招商引资而造成的城市蔓延。
关键词:
产业发展 城市蔓延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侠 高文武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核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文章从经济动力、效率创新、绿色发展、美好生活、和谐社会等五个维度选取34个指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最优的极值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衡量中国2001-2017年各省份经济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各省经济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并对代表性年份的经济质量水平进行排序。进一步分别从整体视角,五年经济发展规划,影响因素等角度阐释。在此基础上,利用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探讨经济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各区域经济质量发展水平差异逐年呈现缩小态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俊培 艾莹莹 张帆
城镇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投资对城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两大主体来分析其对城镇化的影响。政府投资的规模性和垄断性带动了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增加,而民间投资对城镇化发展更具直接影响,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间的相互作用对城镇化的影响并不协同,从分地区的实证结果看出我国整体上是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民间投资对城镇化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政府投资作为引导,规范政府投资范围,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环境,是保障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宁 酆佩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并存的客观现实。二者的关系一直是各国经济学家争论焦点之一。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整个世界经济低迷,一些国家选择签订更多的区域贸易协定,区域化发展迅速,同时全球化进程放慢,重新引发了学界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关系的思考。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区域化发展及效应,分析经济区域化发展对全球化的影响,从而说明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关系。通过分析,认为从单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层次看,随着区域化层次的深入,其发展趋势与全球化更加的同步,对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但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层次对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区域化和全球化发展现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婕
规模经济的存在虽然能够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但也会加大区域产业发展差异。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检验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与空间差异。研究表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空间差异性的存在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蔡美香 任保平
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差异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新的区域合作机制,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推进区域产业的转移和整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性 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朝霞 吴玉锋
构建我国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引入耦合协调发展的函数模型,测算2014年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度多处在拮抗时期,发展特点表现为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承载力变小;(2)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度基础处于勉强协调状态;(3)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突出因素。
关键词:
生态经济 耦合协调度 省域 空间计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鹏 李悦明 张立琨
以31个省市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空间常系数与空间变系数的模型从全域范围、省域范围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产业的发展受产业的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区域开放度、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研发强度的影响,产业具有较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不同省域间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空间计量 区域发展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瑾 冯献 郭美荣 马晨
[目的]通过构建包含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30个省(市、自治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产发展、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5个方面对全国省区的城乡一体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省区差异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搭建包含26个具体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对20032012年全国及30个省市区城乡一体化进行测算评价,进一步采用统计描述分析方法对时空演变特征及省区差异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由缓慢增长向快速发展转变,呈"东高、西低、中均衡"的经济地理布局,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香香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中国与加拿大农业现代化发展在生态农业、规模农业和科技农业上的现状,并针对具体指标比较了两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析了中国现代农业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并借鉴加拿大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较为完整的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正旭 张樨樨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赋权法测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其耦合协调关系及演变趋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间角度来看,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但整体水平偏低,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创新指数、协调指数、绿色指数、开放指数、共享指数呈不同程度增长趋势,协调指数增长最快,共享指数增长较为缓慢。从空间视角来看,东部海洋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于北部和南部。(2)研究期内,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五个阶段,由轻度失调最终步入中级耦合协调阶段。(3)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差异逐渐缩小,新发展理念五大维度发展趋于均衡,三大海洋经济圈中,南部海洋经济圈内部差异最大,成为影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指数差异结果显示,协调发展将是未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静敏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利用改革开放30年的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及苏北各地区对外贸易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苏南、苏中地区金融发展对该区域的对外贸易的影响显著不同于苏北地区;同时,各地区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对出口的影响也不同于进口,基于此,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促进江苏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供实证参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贸易 面板数据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