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3)
2023(7135)
2022(5338)
2021(4379)
2020(3536)
2019(7368)
2018(7488)
2017(14362)
2016(7646)
2015(8616)
2014(8838)
2013(8592)
2012(7881)
2011(7343)
2010(7507)
2009(7252)
2008(6779)
2007(6170)
2006(6026)
2005(5740)
作者
(22813)
(19260)
(19242)
(18500)
(12436)
(8907)
(8681)
(7404)
(7289)
(6872)
(6789)
(6376)
(6311)
(6215)
(5998)
(5985)
(5689)
(5613)
(5467)
(5123)
(5004)
(4690)
(4641)
(4464)
(4457)
(4421)
(4070)
(4009)
(3878)
(3683)
学科
(60525)
经济(60488)
管理(20180)
地方(17115)
(17038)
方法(14542)
中国(14030)
数学(12652)
(12646)
企业(12646)
数学方法(12594)
地方经济(12134)
业经(11900)
(10951)
(9732)
(8441)
产业(7762)
农业(7703)
(7475)
(7407)
金融(7407)
环境(6996)
经济学(6853)
(6839)
(6753)
发展(6687)
(6677)
总论(6675)
信息(6650)
(6239)
机构
学院(120151)
大学(119915)
(64230)
经济(63191)
研究(47609)
管理(41107)
中国(35255)
理学(34547)
理学院(34124)
管理学(33554)
管理学院(33326)
(26185)
科学(25703)
(24980)
(23960)
经济学(22119)
研究所(21511)
财经(20864)
中心(19927)
经济学院(19548)
(18860)
(18605)
(16816)
(16808)
北京(16063)
(16054)
师范(15935)
财经大学(15181)
科学院(14658)
(14410)
基金
项目(73444)
科学(58477)
研究(55349)
基金(53922)
(46413)
国家(46052)
科学基金(39329)
社会(38891)
社会科(36967)
社会科学(36958)
(27810)
基金项目(27302)
教育(24004)
(22572)
自然(21941)
自然科(21430)
资助(21430)
自然科学(21426)
自然科学基金(21043)
编号(21020)
(18283)
成果(17499)
国家社会(17321)
重点(17016)
(16063)
发展(15671)
(15477)
(15463)
经济(15333)
课题(15262)
期刊
(81667)
经济(81667)
研究(43114)
中国(23716)
(19378)
管理(17793)
(17038)
学报(16058)
科学(15763)
经济研究(14713)
大学(12910)
(12853)
金融(12853)
学学(12252)
财经(11763)
农业(11310)
技术(10942)
业经(10896)
问题(10690)
(10408)
教育(9884)
世界(8031)
(7868)
技术经济(7850)
国际(7783)
经济问题(6673)
统计(6499)
现代(6137)
商业(6127)
经济管理(6025)
共检索到195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伍贻康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末开始的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趋势。这一趋势不仅广泛影响到经济以外的全球各个领域,而且深刻影响着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外部环境的基本要素。新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必须充分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这一基本特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文婕  杨明  
教育全球化的内容包罗宏富 ,主要表现为普遍主义价值观的确立、教育服务贸易的剧增、教育制度创新与变迁。教育全球化的主要发展趋势指向功能性全球化、制度性一体化、新旧教育秩序的嬗变。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国杰  
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负面影响 ,我国的应对策略是 :( 1)完善市场机制 ,规范市场运行 ;( 2 )调整发展战略 ,提高国民经济的竞争力 ;(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 4 )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 5 )提高教育水准 ,积极开发人力资本 ;( 6 )加快宏观调控 ,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放在首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广洋  
经济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配置 ,也必然对税收这一国家分配关系产生冲击。这种冲击体现在税收理论方面 ,主要是对税收管辖权理论、税收来源理论和税收原则理论的冲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建中  
我国加入WTO,加快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形成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为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规则的冲击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冲击。为此,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提升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进行积极应对,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幼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生了各种新的问题 ,其中包括 :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对发展战略提出的新挑战和全球经济管理的新主题 ;一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解决跨国企业制度、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竞争力三大问题 ;宏观调控出现了新的困难 ,集中反映在金融 ,进而是广义的国家经济安全 ;国民收入的分配出现了新的格局 ;政府收入的减少使政府职能受到挑战。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些问题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潇  孙悦  
在全球化迈向深度调整期的新形势下,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风暴迅速刮向亚太地区,中国作为全球新兴的经济体及亚太区域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浪潮。与此同时,亚太区域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均受到了逆全球化的冲击而面临新的挑战,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雪上加霜。中国应将全球共治理论作为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理论基础,同时借助RCEP、FTAAP、"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引领亚太区域经济走向深度一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阳  张萌  李体欣  
逆全球化背景下,外部冲击对经济平稳性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重要议题。贸易冲击是外部冲击最直接和直观的测度方式,也是导致外向型经济体产出波动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产业关联理论构建动态Leontief模型,并结合中国42个产业的实证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进出口贸易冲击通过产业关联对经济波动的压力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出口贸易冲击通过直接拉动效应、间接拉动和推动效应对经济波动造成压力,且该压力通过产业间关联扩大;进口贸易冲击通过进口替代产业发展反向拉动了经济增长。这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具有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外部波动压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逐步呈现,应在关键领域的重点产业找准施策发力点。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宗良  贾晓楠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与逆全球化浪潮紧密相关。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全球化发展规律和本轮全球化进程的不足之处,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格局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扮演贡献角色的大国,将推动全球化走向新型发展之路。逆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格局变化中的突出现象,显著地冲击了全球贸易增长趋势、全球贸易政治取向和全球贸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琮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李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的科技革命,使经济国际化又有了重大的新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达到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即全球化阶段。这些特点是:1.国际分工以水平分工为主,并大大深化。在这种国际分工中,科学技术因素所起作用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斌  齐鹰飞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去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与此同时,大量研究将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归因于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包含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分析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去全球化冲击在部门间的非对称影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的重要影响机制之一,从而旨在加速产业转型的产业政策的作用效果可能被高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斌  齐鹰飞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去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与此同时,大量研究将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归因于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包含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分析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去全球化冲击在部门间的非对称影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的重要影响机制之一,从而旨在加速产业转型的产业政策的作用效果可能被高估。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彦  贾玉成  张诚  
基于熵理论计算出世界各国"逆全球化"程度,通过"就近集中权衡"理论解释"逆全球化"程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机制,并使用2003~2018年我国对全球107个国家的OFDI数据,实证检验东道国"逆全球化"程度对我国OFDI的影响。研究表明:(1)依据测算的全球"逆全球化"指数,2016年以后"逆全球化"已经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全球化趋势。(2)东道国的"逆全球化"水平对中国OFDI造成负向冲击。(3)东道国政治风险强化了"逆全球化"对中国OFDI的负面影响,而贸易壁垒却呈现相反效应。(4)中国的OFDI对发达国家"逆全球化"造成的负面冲击更敏感。从实证结论出发,就应对"逆全球化"冲击、深化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方旭  
入世之后,国门大开,面对全球科技一体化的浪潮,我国现有的科技能力和科技体制面临严峻挑战。坚持开放,在开放中谋求发展;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争取主动,是我国应对科技全球化的基本方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