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6)
2023(10017)
2022(7797)
2021(6792)
2020(5581)
2019(12248)
2018(12192)
2017(23267)
2016(12741)
2015(14584)
2014(14714)
2013(14368)
2012(13462)
2011(12325)
2010(12645)
2009(11978)
2008(11740)
2007(10732)
2006(9941)
2005(9163)
作者
(39100)
(32914)
(32830)
(31247)
(21029)
(15757)
(14827)
(12714)
(12452)
(11660)
(11346)
(10909)
(10570)
(10428)
(10356)
(10161)
(9776)
(9393)
(9392)
(9284)
(8447)
(8069)
(7958)
(7522)
(7471)
(7465)
(7135)
(7059)
(6733)
(6482)
学科
(79757)
经济(79682)
管理(34648)
(31955)
方法(25971)
(23642)
企业(23642)
数学(22702)
数学方法(22483)
地方(19490)
中国(18797)
(17938)
业经(15938)
(14576)
地方经济(13032)
农业(12357)
(11544)
(11078)
(10611)
环境(9983)
(9815)
金融(9815)
(9767)
贸易(9760)
产业(9405)
(9374)
理论(9130)
(9075)
银行(9049)
(9045)
机构
大学(196726)
学院(196117)
(93036)
经济(91319)
研究(73095)
管理(69837)
理学(59371)
理学院(58631)
管理学(57525)
管理学院(57156)
中国(54874)
科学(42897)
(41807)
(38634)
(37610)
(34990)
研究所(33916)
中心(32254)
财经(30794)
经济学(30627)
(30563)
业大(28761)
(27876)
经济学院(27291)
农业(27253)
北京(26314)
(26148)
师范(25884)
(25504)
(23658)
基金
项目(124608)
科学(98236)
基金(91248)
研究(90032)
(80136)
国家(79469)
科学基金(67383)
社会(60731)
社会科(57643)
社会科学(57625)
(47756)
基金项目(47063)
自然(40992)
教育(40480)
自然科(40071)
自然科学(40061)
(39696)
自然科学基金(39386)
资助(37351)
编号(34958)
成果(28749)
(28709)
重点(28402)
(27407)
国家社会(26537)
(24654)
课题(24615)
发展(23645)
教育部(23639)
(23341)
期刊
(112498)
经济(112498)
研究(63099)
中国(40620)
(33262)
学报(31771)
(29411)
科学(29300)
管理(27841)
大学(24667)
学学(23324)
农业(22574)
教育(19071)
经济研究(19020)
(18619)
金融(18619)
技术(17996)
财经(16888)
业经(15775)
(14869)
问题(14801)
技术经济(12205)
(12030)
(11114)
世界(10940)
统计(10825)
国际(10312)
(9475)
(9355)
经济问题(9247)
共检索到308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盛斌  黎峰  
要素禀赋、要素流动与要素收益分配在国际经济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生产要素及其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趋势,主要包括:要素的流动性与风险防范显著增强,要素流量比要素存量更加重要,要素空间集聚日益显著,要素的异质性特征突出,新兴生产要素不断涌现,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改变要素流动结构,数字技术及COVID-19疫情增加要素流动的不确定性,要素收益分配问题重要性凸显,要素的国内调整与流动加快。当前,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化,国际要素分工与专业化越发重要,因此,在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应更加重视国内要素收益分配、要素自由流动、要素的制度差异以及要素质量升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幼文  
国际直接投资(FDI)改变了生产的国家性质和国际贸易的流量与流向,形成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历史性变化。投资跨国化从而生产一体化的意义超越了贸易自由化,是形成全球化经济更重要更深刻的原因。FDI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影响决定了仅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已不能充分解释和分析全球化经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与结构特征,可以要素流动理论为基础形成理论体系并探索发展战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路径展现了全球化经济的运行特征。借鉴西方经济学分析体系,从基础理论建设出发系统剖析全球化经济的运行机制,建立世界经济学新的分析体系已成为可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当代全球化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微观基础,其决定了当代全球化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全球化经济学。文章分析了要素流动的成因以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国际贸易数量与结构、国际分工收益分配、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格局、GDP的意义、国家竞争力的标志等。文章据此提出世界经济理论建设的要点,即投资超越贸易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是要素流动的组织者即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角,要素流动下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特征发生了变化。由于要素流动的时代特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重新进行理论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钧浩  
全球化经济区别于以往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改变了各国的显性要素结构和比较优势,促进并超越了以贸易相联系的传统的国际分工,对经典贸易理论形成了挑战。新的贸易理论的发展已充分注意到国际贸易变形的现象,但仍在就贸易现象发展贸易理论。未来贸易理论发展需要基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理论构建,以全球化经济理论整合国际贸易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幼文  
本文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这一论点出发,论证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赢的逻辑以及各自机遇和挑战的内容,说明了吸引稀缺要素的流入是全球化条件下发展战略的核心,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机遇。文章着重分析了新世纪全球化矛盾的性质与原因,从优势要素流出的性质上分析了跨国并购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分析了经济民族主义的两面性,提出全球化与市场开放应当是公平的,面对跨国并购新兴市场经济应当维护发展成果。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困难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应当以全球治理平衡各国各民族、各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实现全球化的平稳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谢晟  
为合理测度全球生产,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于2015年发布了《全球生产测度指南》(Guide to Measuring Global Production)。中国是这一轮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未来还会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详细介绍了《全球生产测度指南》的编制背景与目标、主要内容、未来行动指南等,力争为中国的对外经济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有益帮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坚  
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之后 ,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 ,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 ,“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 ,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 ,以避免盲目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军  李俊成  
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逆全球化"思潮,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正走在"逆全球化"的道路上。本文通过建立全球化收益的衡量指标体系,测度了1991—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全球化收益的变动和分配情况,并基于面板回归实证检验了全球化经济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球化提高了世界经济的福利水平,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受益方,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受害论"并不成立。进一步地检验发现,全球经济活动的参与度是决定全球化收益的重要因素,国内市场状况、要素条件、军费支出、武装力量、腐败治理、政府效率、政治稳定对一国的全球化收益有着显著影响。全球化进程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对全球化经济活动热情的下降、过度的海外军事扩张等是损害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全球化收益之重要原因。"逆全球化"无助于发达国家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领先地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应贵  
人们的任何行为都有经济利益的驱使,英国脱欧也如此。本文基于对欧盟预决算、英国就业市场和投票结果数据的深度挖掘,从经济因素探讨英国多数主张脱欧的公投结果。研究表明,英国向欧盟上缴的会费大于从欧盟得到的经济利益,同时内部分配不均助长英国国内的脱欧气氛;由于欧盟的移民政策,外来人口的涌入改变了英国社会结构,正冲击其就业市场;部分选区的产业调整、收入滞涨、就业不足直接决定了公投结果。本文认为,全球化战略应强调包容性增长;同时经济和政治联盟必须得到成员国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其进程不宜过快。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应贵  
人们的任何行为都有经济利益的驱使,英国脱欧也如此。本文基于对欧盟预决算、英国就业市场和投票结果数据的深度挖掘,从经济因素探讨英国多数主张脱欧的公投结果。研究表明,英国向欧盟上缴的会费大于从欧盟得到的经济利益,同时内部分配不均助长英国国内的脱欧气氛;由于欧盟的移民政策,外来人口的涌入改变了英国社会结构,正冲击其就业市场;部分选区的产业调整、收入滞涨、就业不足直接决定了公投结果。本文认为,全球化战略应强调包容性增长;同时经济和政治联盟必须得到成员国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其进程不宜过快。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春林  吴冲锋  
一、测度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要素价格差异指标无论是外贸依存度还是外资依存度,都是将外贸或者外资等因素归结到对本国总产出额的贡献程度。一般认为,这两个指标越高,表明外来因素对本国经济贡献程度越高,进而认为经济全球化程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亚非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日本两个"世界工厂"的生产方式,阐述了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定制的异同与优劣势,提出了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思路。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和劣势,为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工厂"的进程中选择适合自身的生产方式,实现企业的再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监平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要素国际流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这种世界一体化生产格局使要素国际流动的表现形式、权力主体、利益分配以及治理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崭新的特点。要素国际流动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样化权力主体的出现削弱了主权国家的权限并赋予非国家行为主体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与利益分配的权力,使利益分配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当今世界需要一个多元的混合机制来对要素国际流动进行系统的规范与管理,在赋予各行为主体权力的同时应明确其责任。我国在参与全球生产网络时也应该积极培养竞争优势,努力改善在国际分工与利益分配中的地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信  张海冰  
近期,全球流动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但对其确切含义却众说纷纭。文章深入分析了流动性概念、形成原因及其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这有助于认清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国际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面临的挑战,并采取适当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