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3)
2023(8279)
2022(6327)
2021(5425)
2020(4394)
2019(9560)
2018(9629)
2017(18502)
2016(9962)
2015(11468)
2014(11829)
2013(11411)
2012(10850)
2011(10040)
2010(10408)
2009(9919)
2008(9661)
2007(9020)
2006(8451)
2005(7935)
作者
(30524)
(25834)
(25753)
(24625)
(16572)
(12294)
(11592)
(10002)
(9712)
(9194)
(9010)
(8560)
(8431)
(8408)
(8098)
(7904)
(7750)
(7466)
(7376)
(7196)
(6782)
(6293)
(6201)
(5951)
(5897)
(5841)
(5610)
(5561)
(5281)
(5051)
学科
(69296)
经济(69240)
管理(26896)
(22770)
地方(18430)
(17605)
企业(17605)
方法(17469)
中国(16310)
数学(14844)
数学方法(14664)
(13528)
业经(13526)
地方经济(12698)
(12383)
(10084)
(9327)
(9311)
农业(9247)
(8875)
金融(8875)
(8453)
产业(8216)
(7885)
贸易(7876)
环境(7809)
(7718)
银行(7705)
(7516)
(7456)
机构
大学(155211)
学院(154876)
(74851)
经济(73377)
研究(60603)
管理(52501)
中国(45212)
理学(43804)
理学院(43261)
管理学(42403)
管理学院(42121)
科学(34657)
(33111)
(31224)
(31217)
研究所(27952)
中心(26371)
(25281)
(24903)
经济学(24681)
财经(24438)
(22002)
经济学院(21803)
(21446)
(21356)
北京(21265)
师范(21161)
业大(20168)
(19537)
农业(19349)
基金
项目(93737)
科学(73446)
研究(69742)
基金(67496)
(58717)
国家(58235)
科学基金(48949)
社会(46461)
社会科(43998)
社会科学(43987)
(35919)
基金项目(34179)
教育(31158)
(29591)
自然(28636)
自然科(27973)
自然科学(27967)
资助(27548)
编号(27513)
自然科学基金(27453)
成果(23582)
(22402)
重点(21515)
(20426)
国家社会(20132)
课题(19950)
发展(18793)
(18543)
(18304)
(17765)
期刊
(97080)
经济(97080)
研究(52842)
中国(33854)
(25428)
学报(23602)
(23551)
管理(22574)
科学(21949)
大学(18453)
学学(17338)
农业(16995)
教育(16923)
(16225)
金融(16225)
经济研究(16183)
技术(14847)
财经(13517)
业经(13179)
问题(12547)
(11974)
国际(10357)
(10080)
世界(9972)
技术经济(9483)
(8682)
统计(8206)
经济问题(7858)
现代(7499)
(7195)
共检索到256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建安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以外国直接投资为载体的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商品、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世界各国及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空前紧密,世界经济日益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所谓经济全球化,便是上述过程的深化和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桑百川  王伟  
亚洲金融危机推动了东亚合作的机制化建设,经过了20年的发展,本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东盟为主导、"10+3"为核心、东亚峰会为主要平台的多层次合作框架。本文基于中日两国对掌握东亚合作主导权博弈的视角,回顾了在域外因素影响下的中日韩东亚政策演变。本文认为当前东亚地区的合作困境源于本地区仍然存在的冷战对抗思维与零和博弈认知,而逆全球化给各国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合作契机。中日韩应积极重启领导人对话机制,以互惠的经济关系和共同的和平诉求为合作基点,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安排的谈判,利用边境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等途径,尽快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京霞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扩大,各国、各地区经济资源配置不断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达到更高的水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以地区经济一体化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区域内的国际分工寻求扩大经济合作,提升经济增长潜力。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10+3”模式与“10+1”模式的出现,标志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开始步入体制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应积极参加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许涛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日趋高涨,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反对政府对外让渡经济主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泛滥,对外来移民和难民的排斥日趋强烈。"逆全球化"浪潮,使前一段时期迅猛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势头发生重大逆转,有可能出现一段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低潮期。在这种大背景下,东亚区域合作也有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和东亚各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新途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许涛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日趋高涨,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反对政府对外让渡经济主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泛滥,对外来移民和难民的排斥日趋强烈。"逆全球化"浪潮,使前一段时期迅猛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势头发生重大逆转,有可能出现一段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低潮期。在这种大背景下,东亚区域合作也有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和东亚各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新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维炎  
澳门回归正值世纪之交,处在我国改革开放20 年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这一切为澳门回归之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好环境。由于历史的和地域的原因,澳门的经济发展必须与周围地区特别是珠海特区携手共进。21 世纪前20 年将会有诸多新的因素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趋势。为了确保在新世纪珠海和澳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两地需要从长计议,周密规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克穆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东亚金融风潮*李克穆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风潮,是近年来继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发生的一次世界性风潮,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演变之复杂超出世界若干知名经济学家的预测。从此次风潮的特征看,其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密切相关的。分析风潮的起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皖南  
丰富的合作经验,独特的大国平衡战略,使得东盟在当今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占据着主导和核心地位。但是,这种中心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其持续维持还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的论述,分析了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其制约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仁宁  
“9.11”事件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的增长也将大大下降,对于出口依赖度非常高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来说,将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发展自由贸易区作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也应当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再度崛起的必由之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鉴钧  
区域经济集团化及东亚经济合作张鉴钧等(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开栏的话:在1997年外经贸部部机关“调查研究年”期间,部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在深入外经贸工作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一批针对性强,分析深入、透彻,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支伟  刘钧霆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期,推进东亚经济合作的要求更显紧迫。但阻碍东亚经济合作走向深入的各种内外部困难仍然存在,推进合作的环境短期内很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深入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应当更加务实。建立更大范围的合作机制需要克服更多的差异性与利益冲突,因而东亚共同体只能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当前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立足于已经取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寅  
最近十多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在贸易、投资、国际分工、技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相当大的发展,引起世人的瞩目。但与欧洲或北美相比,本地区经济有其特点,发展的模式也不相同。 一、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诸因素 1、经济集团化压力。当前,区域性经济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在已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运仓  
近年来,俄罗斯摆出了东进的姿态,无论其成果怎样,至少这种举措迎合了世界经济合作的潮流。笔者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俄罗斯挟其疆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之优势,再加上其历史遗留下来的高新技术及工业基础,其对东亚的影响不可能一直维持在目前的低水平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康  丁又双  
经济合作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对于中国来说 ,参与东亚经济合作首先是并且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中国应该主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同时充分考虑到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等重要因素 ,合理选择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具体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