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9)
2023(9792)
2022(7522)
2021(6472)
2020(5349)
2019(11595)
2018(11574)
2017(21614)
2016(11582)
2015(13081)
2014(12906)
2013(12760)
2012(12025)
2011(11034)
2010(11163)
2009(10524)
2008(9899)
2007(9042)
2006(8603)
2005(8160)
作者
(36215)
(30334)
(30212)
(28813)
(19664)
(14433)
(13646)
(11788)
(11748)
(10802)
(10727)
(10193)
(10156)
(9870)
(9690)
(9455)
(9048)
(8884)
(8783)
(8398)
(7837)
(7577)
(7565)
(7203)
(7060)
(6813)
(6788)
(6443)
(6279)
(6012)
学科
(73592)
经济(73537)
管理(29897)
(27217)
地方(20548)
方法(20220)
(19957)
企业(19957)
中国(19489)
数学(17657)
数学方法(17523)
(15750)
业经(14600)
(14303)
地方经济(13248)
农业(11326)
(10637)
(10332)
(10207)
金融(10207)
(10115)
产业(9163)
环境(9104)
(9099)
银行(9069)
(8787)
(8532)
贸易(8525)
(8467)
技术(8220)
机构
大学(174189)
学院(172638)
(83074)
经济(81554)
研究(71583)
管理(58749)
中国(53254)
理学(49229)
理学院(48594)
管理学(47675)
管理学院(47356)
科学(43112)
(37950)
(37339)
(34883)
研究所(33844)
(31992)
中心(30847)
(28305)
经济学(27705)
财经(27051)
(25981)
业大(25185)
农业(24914)
(24758)
经济学院(24536)
(24480)
北京(24391)
(22613)
师范(22311)
基金
项目(111875)
科学(87668)
基金(80665)
研究(80124)
(72218)
国家(71647)
科学基金(59598)
社会(52823)
社会科(50077)
社会科学(50062)
(43521)
基金项目(41118)
(36740)
自然(36694)
自然科(35821)
自然科学(35803)
自然科学基金(35186)
教育(34460)
资助(32821)
编号(29890)
(27251)
重点(26096)
成果(24979)
(24030)
(23145)
国家社会(23122)
课题(22270)
发展(22108)
创新(21897)
(21809)
期刊
(103259)
经济(103259)
研究(59087)
中国(40187)
(30299)
学报(30270)
科学(27579)
管理(25955)
(25872)
大学(22836)
学学(21542)
农业(20340)
(18420)
金融(18420)
经济研究(18000)
教育(16132)
技术(15466)
财经(14805)
业经(14060)
问题(13432)
(13002)
(10961)
(10503)
技术经济(10416)
国际(10211)
世界(10184)
科技(9377)
现代(8385)
经济问题(8344)
统计(8339)
共检索到285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谢丹  谭怡彰  吴骏盛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时期,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正在形成。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发展,大量投入正流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尤其是信息与通讯、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开发等。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科技创新和科技知识的应用。改革开放20年来,广州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科技投入始终不足,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相对滞后。作为现代区域科技中心的广州是有能力把握机遇和迎接挑战的,并寻求适应国内外科技经济发展新潮流的、符合市情的、增创新优势的思路和对策,把广州的科技经济推上新台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勋  曾立新  罗小琴  
当前,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偷逃税、避税现象还比较普遍,其在华避税出现了新特点。而我国反避税税制的不完善也致使反避税效率难以提高。因此,我国应采取一系列策略,积极应对反避税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晖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海关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好海关有效监管和便利贸易之间的矛盾。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海关法纷纷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海关组织和通关程序,实现快捷通关、促进贸易发展;合理分配权利和义务,满足通关效率的需要;海关法的立法体例凸现通关制度的模式等。海关法的渊源则表现为国内海关法的国际化、国际海关法的国内化、区域海关法的兴起等特点。中国海关法应进一步完善海关法律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针对全球化的质疑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激烈。全球化是否因此发生逆转?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全球化发展历程,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对全球化进行分析发现,全球化并没有逆转。然而,全球化正面临全球收入差距扩大、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全球贸易统计方法落后、老龄化日益明显、网络安全监管缺位、全球金融体系社会基础薄弱等严峻挑战。唯有全球化持续,我们才有可能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让全世界共享全球化的成果。当全球化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将在全球化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采取何种举措,都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针对全球化的质疑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激烈。全球化是否因此发生逆转?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全球化发展历程,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对全球化进行分析发现,全球化并没有逆转。然而,全球化正面临全球收入差距扩大、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全球贸易统计方法落后、老龄化日益明显、网络安全监管缺位、全球金融体系社会基础薄弱等严峻挑战。唯有全球化持续,我们才有可能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让全世界共享全球化的成果。当全球化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将在全球化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采取何种举措,都会引起世界的关注。结合中国的绝对经济与相对经济规模、中国对能源的掌控能力、中国出口规模与附加值获取的匹配度、中国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以及中国的创新指数等指标分析,本文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都将着眼于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为推动全球化的顺利进行,中国要在加强国家治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区域治理与全球治理;通过国际市场开发和国内市场开发的良性互动,夯实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经济基础;依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及时与全世界分享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智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车明怀  
经济全球化进程是随着资本向全球的扩张而发生的,其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缓慢演进过程。但自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进程逐年加快,而整个90年代则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宇  邹小宇  
本文分析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来我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并通过运用一些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农业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一方面,一些对国内农业的有利因素将逐步消失,不利因素正在显现,农业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将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将大幅度上升。虽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从目前来看,挑战的形势更为严峻。因此,我国应在WTO的多哈回合谈判中,力争加强对农业部门的保护,以保障农业免受更大的冲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哲青  
抓住国际机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紧迫任务。中国经济在世纪之交面临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亚洲经济强劲复苏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同时 ,潜在的政治压力和现实挑战有增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 ,把握机遇 ,正视挑战 ,趋利避害 ,乘势而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梅生 ,罗红波  
关贸总协定(GATT)是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制定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议。近几年来,中国先后加入与GATT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因此,恢复我国GATT缔约国地位已势所必然。认真研究“复关”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实现湖北经济新的腾飞的必要准备。一、“复关”给湖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