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0)
2023(11336)
2022(9059)
2021(8216)
2020(6570)
2019(14630)
2018(14484)
2017(27154)
2016(14441)
2015(16652)
2014(16494)
2013(16254)
2012(15508)
2011(14327)
2010(14449)
2009(13468)
2008(13122)
2007(11634)
2006(10870)
2005(10291)
作者
(43042)
(36017)
(35983)
(34368)
(23202)
(17227)
(16147)
(13882)
(13826)
(12709)
(12636)
(11950)
(11700)
(11648)
(11509)
(11093)
(10556)
(10347)
(10200)
(9744)
(9184)
(8809)
(8796)
(8194)
(8187)
(8153)
(7777)
(7510)
(7158)
(7049)
学科
(86319)
经济(86242)
管理(36176)
(33184)
方法(26984)
中国(25098)
(23894)
企业(23894)
数学(23795)
数学方法(23691)
地方(19994)
(19951)
业经(16607)
(15815)
(14997)
贸易(14987)
(14579)
(13588)
地方经济(13335)
农业(13254)
(13034)
金融(13034)
(12754)
(12368)
银行(12345)
(12163)
(12050)
环境(11619)
(10556)
产业(10280)
机构
大学(221065)
学院(217710)
(110484)
经济(108790)
研究(90175)
管理(76356)
中国(69442)
理学(64312)
理学院(63448)
管理学(62553)
管理学院(62121)
科学(50081)
(48731)
(46437)
(46095)
研究所(41794)
中心(38457)
经济学(37311)
财经(37037)
(34967)
(33928)
经济学院(33432)
(32022)
北京(31966)
(31940)
(29463)
师范(29238)
科学院(28075)
业大(27932)
财经大学(27544)
基金
项目(139597)
科学(111305)
基金(105055)
研究(102852)
(93374)
国家(92309)
科学基金(77278)
社会(70654)
社会科(67045)
社会科学(67028)
基金项目(53720)
(49354)
自然(46081)
自然科(44997)
自然科学(44985)
教育(44856)
自然科学基金(44244)
(42878)
资助(42838)
编号(38068)
(32560)
重点(32534)
(32485)
成果(31906)
国家社会(31775)
中国(30519)
教育部(28000)
(27687)
课题(27424)
发展(27240)
期刊
(130578)
经济(130578)
研究(75245)
中国(46183)
(33500)
(33330)
学报(33091)
科学(32701)
管理(31801)
大学(25633)
学学(24069)
(23409)
金融(23409)
农业(23055)
经济研究(22999)
财经(20152)
教育(19365)
(17791)
技术(17675)
问题(17534)
业经(17004)
世界(16492)
(16432)
国际(16016)
(13825)
技术经济(12201)
资源(10999)
经济问题(10660)
统计(10523)
现代(10118)
共检索到351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晓刚  
冷战后 ,世界形势走向缓和 ,但各类局部战争仍是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中的重要负面因素。世界的总体稳定 ,大国关系的深化、协调 ,国际军控与裁军 ,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及全人类的共同发展都因局部战争的时起时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冷战后局部战争以其目的、规模、强度的有限性不会改变国际形势总体趋缓的基本走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宇学  许彩慧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领导下的经济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命题,更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本文从整体性和实践性出发,在厘定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经济安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经济安全涉及的金融、产业、资源、宏观等重大经济领域形成的安全风险分析,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安全道路的特色之所在,对党在领导经济安全进程中的重要规律性认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性质、哲学视角作出相应阐释,不断推动经济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为经济安全治理积极提供中国理论与方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东  
2007年,世界经济虽然经历了国际油价高位徘徊、全球股市多次震荡以及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冲击,但总体经济形势延续了近年来良好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相对平稳,国际金融市场表现进一步繁荣、活跃。但另一方面,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同样有所增多,经济繁荣覆盖下的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风险进一步上升,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进一步突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汉林  魏磊  
文章依据笔者所构建的《入世后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的计算结果,并结合国际机构的最新评估报告,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形势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估。发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安全形势已经造成了影响和冲击。市场安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最明显,就业与产业安全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金融安全受到的冲击虽未完全显现,但是长期影响不容低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  
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为国家宏观经济经济形势、海洋资源基础状况和海洋生态环境等。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权益以及海洋科技相对滞后等问题,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为此,我国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以便化解海洋经济安全危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  
从分析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入手,探讨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分析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及中国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当前中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为维护中国海洋经济安全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超  
一冷战结束后,“国家安全”,作为一种特殊概念,便从单纯强调军事安全改变为兼顾军事安全与经济安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者的重要现实意义则越发受到各国政府更为广泛的注意。这是因为,在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影响下,9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了她的第三个繁荣时期①。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邹传锋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使经济安全作为一个紧迫的命题凸现在国际经济界、政界和学术界面前,受到了公众和舆论界的深切关注。虽然欧盟国家至今仍置身于金融危机之外,但作为昔日冷战主战场的欧洲,也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从前南危机到最新的科索沃危机;从大规模难民潮到国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茂兴  王秋苹  
随着廉价能源时代逐渐走向终结,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问题。目前,国际上的能源争夺愈加激烈,甚至引发了局部地区的冲突与动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丽  苏鑫  
一、巴基斯坦俾路支恐怖主义概况俾路支省地处巴基斯坦的西南部地区,面积34.7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3.6%,是巴基斯坦最大的省份。俾路支省地缘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它北接阿富汗,西邻伊朗,与阿拉伯半岛隔海相望,是南亚通往中亚,东亚通往西亚的必经之路,是中亚各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静  
本文着眼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分析。通过将国家经济安全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论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阐明以“独立自主、扩大开放”方针为指导,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方能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保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鸿  汤昌福  
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主要有:石油供需矛盾突出、进口来源过于集中、运输线路单一、国际政治环境恶劣和石油储备不足。建议通过以下对策来保障中国供应安全:扩大同其他石油进口国合作,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中东稳定;加大与石油出口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巩固与产油国的良好关系;协调消费国在石油出口国的油田投资以及应对石油供应意外中断等突发事件方面的行动;扩大石油战略储备规模;节约石油消费;加大本土石油勘探力度;参与海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获取份额油;实现石油进口运输路线多元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卫东  刘毅  
“冷战”后国际环境总体上趋向缓和、但仍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该文首先简要回顾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 ,而后剖析正在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最后分析我国周边态势与地缘政治状况。随着近2 0a的高速经济增长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认为 ,中、美、俄、欧之间的制衡关系是决定新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因素 ;四者在相互斗争、相互合作和相互制约中塑造世界新格局是国际安全环境的主线。在参与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过程中 ,我国面对的周边国际环境是复杂的。既有有利的因素 ,也有明显的和潜在的不利因素。而这种国际环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还留有“冷战”的阴影 ,并受中、美、俄等大国间关系的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