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4)
2023(6951)
2022(5125)
2021(4178)
2020(3301)
2019(7004)
2018(7054)
2017(13656)
2016(7169)
2015(8079)
2014(8331)
2013(8089)
2012(7424)
2011(6949)
2010(7133)
2009(6885)
2008(6418)
2007(5837)
2006(5700)
2005(5490)
作者
(21462)
(18174)
(18123)
(17403)
(11710)
(8406)
(8197)
(6933)
(6885)
(6455)
(6360)
(6016)
(5918)
(5835)
(5658)
(5633)
(5378)
(5204)
(5133)
(4757)
(4735)
(4424)
(4338)
(4220)
(4218)
(4170)
(3853)
(3740)
(3638)
(3484)
学科
(59679)
经济(59643)
管理(18701)
地方(17508)
(15572)
中国(13765)
方法(13687)
地方经济(12300)
数学(11962)
数学方法(11926)
业经(11744)
(11179)
企业(11179)
(10839)
(9294)
(8429)
农业(7716)
产业(7668)
(7010)
金融(7010)
(6958)
环境(6949)
经济学(6764)
发展(6677)
(6667)
总论(6627)
信息(6590)
(6389)
信息产业(6141)
(6081)
机构
学院(113672)
大学(112949)
(61815)
经济(60819)
研究(45333)
管理(38871)
中国(33499)
理学(32593)
理学院(32193)
管理学(31725)
管理学院(31498)
(24772)
科学(24283)
(23460)
(22675)
经济学(21332)
研究所(20336)
财经(19684)
中心(19019)
经济学院(18838)
(17767)
(17637)
(16005)
(15763)
北京(15043)
(14992)
师范(14889)
财经大学(14277)
科学院(14121)
(13668)
基金
项目(69328)
科学(55200)
研究(52444)
基金(50810)
(43620)
国家(43287)
社会(37140)
科学基金(37005)
社会科(35295)
社会科学(35286)
(26334)
基金项目(25736)
教育(22378)
(21281)
自然(20351)
编号(19995)
资助(19974)
自然科(19867)
自然科学(19863)
自然科学基金(19504)
(17655)
国家社会(16599)
成果(16478)
重点(16006)
发展(15268)
(15062)
(15037)
(15010)
经济(14901)
课题(14475)
期刊
(79333)
经济(79333)
研究(40980)
中国(22322)
(18167)
管理(16888)
(16083)
科学(14583)
学报(14546)
经济研究(14305)
(12057)
金融(12057)
大学(11701)
学学(11116)
财经(11100)
农业(10663)
业经(10610)
技术(10500)
问题(10435)
(9850)
教育(8598)
技术经济(7638)
世界(7624)
(7415)
国际(7268)
经济问题(6514)
统计(6272)
现代(5950)
商业(5895)
经济管理(5830)
共检索到185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车效梅  李晶  
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中东大都市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成为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中的重要节点。目前中东大都市已经初步具备了"世界城市"的特质,呈现出地区经济控制力增强,媒介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地位提升,以及国际国内劳动力聚集等特征。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下,新国际劳动分工、全球性资本与技术的自由流动以及地方政府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相关政策等,给中东大都市发展带来了巨大提升空间的同时,信息化程度低、城市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能力脆弱以及城市治理缺乏等也成为了约束当前中东大都市崛起的主要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向红  袁瑞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秀艳  王海波  
本文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市场、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因此,同城化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是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的前提和保障,同城化还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展堂  运迎霞  杨德进  
全球化时代大都市国际化战略不断涌现并加剧了外部竞争,空间竞争已成为大都市新一轮竞争的焦点。高端产业集聚下的空间功能再造、内部要素整合下的空间质量提升、基于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优化是大都市空间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天津迈向国际化大都市有效应对空间竞争的规划策略在于构建三大功能空间体系,分类整合内部空间要素,形成"河海城"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化、紧凑化的城市空间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国裕,周骏  
在过去的20年间,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经历了增长与挫折;文章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从空间的扩展与重构、社会空间分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总结出具有一般性的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解析模式,并提出了解决空间发展症结的关键举措。最后,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大都市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若干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健  屠启宇  
随着美国创新经济的崛起,创新机构和企业快速向中心城市集聚并形成特定地理空间组织,学术界将此类以创新为主导功能的城市功能区定义为创新城区。在参考文献研究和总结创新城区实践基础上,对创新城区的概念和内涵,创新城区要素构成和典型类型,美国创新城区成长动力与发展机制、空间组织共性规律等分别予以探讨。提出创新城区作为创新时代的新经济空间,将成为未来中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平台,当前研究和规划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按照创新经济内在规律进行规划和建设,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非嵌套空间权值矩阵的检验方法,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城市化效应及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所产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存在各自独特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城市化进程道路,应继续提升城市集中度,通过发展中心城市缩小区域内收入差距,带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其中珠三角地区已达到城市最优集中度,应通过扩张区域辐射范围来均衡区域的最优城市集中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华杰媛  孙斌栋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与规划,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新城或新区的规模集聚效应有限,单中心"摊大饼"式发展格局依旧。利用2010年我国大都市区的横截面数据,分别运用四种方法测度了大都市区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中心空间结构对提高大都市区的经济绩效具有积极作用。这一作用对于东部地区或人口规模大于100万的大都市区尤为明显,但并不适用于中西部地区和人口规模小于100万的大都市区。因此,建议大都市区政府部门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规模,科学地制定城市空间政策,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圣军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是大都市圈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大都市圈功能的具体反映。通过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囚徒困境"分析,得出了中国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所产生的"囚徒困境"是制度缺陷造成的。因此,破解"囚徒困境"的方法就是寻求制度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东  
文章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城市动态发展视角的多因素中国大都市经济增长时空引力模型,利用中国10大城市1998~2012的面板数据,将多图层海量异源异构地理信息数据纳入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对数据样本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圣军  
经济整合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而大都市圈发展同样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功能。文章通过探讨经济整合和大都市圈发展的功能特征,指出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即经济整合是大都市圈发展的最终归宿;大都市圈发展推动了经济整合;差异性造就了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的特色。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我们理解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秦淑娟  
本文分析了上海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把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经济发展作比较,从比较中得到启示,提出进一步发展上海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自从 1998年以来 ,上海就开始关注德国等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 ,把循环经济的概念纳入了上海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当前上海需要进一步把建设循环经济型的城市纳入上海建设世界级城市的战略目标。本文提出了我们对上海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的一些看法 ,并就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了评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