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5)
- 2023(16247)
- 2022(13158)
- 2021(12068)
- 2020(9986)
- 2019(22470)
- 2018(21723)
- 2017(41920)
- 2016(21512)
- 2015(24354)
- 2014(24002)
- 2013(23517)
- 2012(21295)
- 2011(19076)
- 2010(18820)
- 2009(17665)
- 2008(15876)
- 2007(13360)
- 2006(11853)
- 2005(10805)
- 学科
- 济(110717)
- 经济(110617)
- 管理(60396)
- 业(57603)
- 企(46269)
- 企业(46269)
- 方法(42721)
- 数学(38397)
- 数学方法(38022)
- 中国(34242)
- 融(28189)
- 金融(28188)
- 农(25887)
- 银(25840)
- 银行(25832)
- 地方(25164)
- 行(24986)
- 财(23703)
- 业经(22922)
- 制(20003)
- 贸(19173)
- 贸易(19155)
- 易(18702)
- 农业(17708)
- 学(17170)
- 环境(14990)
- 务(14810)
- 财务(14757)
- 财务管理(14728)
- 体(14673)
- 机构
- 大学(302749)
- 学院(302693)
- 济(145652)
- 经济(143305)
- 管理(117853)
- 研究(104681)
- 理学(101868)
- 理学院(100842)
- 管理学(99320)
- 管理学院(98753)
- 中国(86596)
- 财(63309)
- 京(61954)
- 科学(56673)
- 财经(51523)
- 中心(49592)
- 所(49346)
- 经济学(48106)
- 经(47162)
- 研究所(44801)
- 经济学院(43275)
- 江(41729)
- 农(41431)
- 北京(38954)
- 财经大学(38607)
- 业大(38245)
- 院(37659)
- 范(37444)
- 师范(37127)
- 州(33522)
- 基金
- 项目(204433)
- 科学(164457)
- 基金(153644)
- 研究(152947)
- 家(132140)
- 国家(131117)
- 科学基金(114632)
- 社会(103971)
- 社会科(98976)
- 社会科学(98956)
- 基金项目(80364)
- 省(76174)
- 自然(69976)
- 教育(69063)
- 自然科(68460)
- 自然科学(68445)
- 自然科学基金(67251)
- 划(63924)
- 资助(61928)
- 编号(59483)
- 成果(47195)
- 部(46907)
- 重点(45934)
- 发(45605)
- 国家社会(45478)
- 创(43131)
- 教育部(41630)
- 人文(40539)
- 创新(40529)
- 课题(40234)
- 期刊
- 济(156759)
- 经济(156759)
- 研究(94184)
- 中国(55402)
- 财(47848)
- 管理(44900)
- 融(41571)
- 金融(41571)
- 科学(39633)
- 学报(38945)
- 农(38330)
- 大学(31968)
- 学学(30311)
- 经济研究(27607)
- 技术(26921)
- 财经(26576)
- 农业(25887)
- 教育(24785)
- 经(23094)
- 业经(22867)
- 问题(20539)
- 贸(17916)
- 世界(17011)
- 国际(16740)
- 技术经济(16058)
- 统计(15250)
- 业(13938)
- 理论(13825)
- 策(13728)
- 现代(13461)
共检索到45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晓阳 蒙克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的影响是深远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相关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作出了解释。论文尝试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研究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劳动力分工的形成,指出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并描绘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地理塑造的空间差异。对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外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消费收缩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但危机并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其次,解释了为什么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制度的空间异质性、市场经济制度的多样性、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和中国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是重要因素。第三,金融危机之后中西方金融地理学家对中国问题的兴趣逐渐增加,文章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西方金融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地理学的学科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振岩 张燕萍 胡仕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应运而生。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 ,构成了金融危机接连不断的基本背景。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给我国金融安全的维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 ,我们要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提升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加强金融产业基本建设的力度 ;此外 ,要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上“有所作为”。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浩
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演变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影响到了实体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如何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中必须进行深层思考和对策调整的重大课题。本文回顾了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取得的成就和隐忧,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营运、就业、价格和我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影响,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策略,着重分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把握向海外投资的机会和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浩
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贸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而外贸安全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中固有的利益冲突、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地带、贸易保护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对于参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要高度重视外贸安全问题,大力加强研究并尽早制定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金融危机 经济安全 外贸安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瓦尔登·贝罗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就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无数种方案,但我们从这些方案过多的技术细节和差异中,归结为三个基本流派。第一个流派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构架基本完善,所要改进的只是推广的问题。该流派在要求新兴市场国家构建与华尔街及华盛顿一致的、在更广的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生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逐步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并在2008年第4季度全面恶化,成为几十年一遇的世界性大危机。从大萧条、滞胀到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每次世界性危机的起因及影响都各不相同。这既反映了人类社会从过去危机学习的纠错能力,也表明了时代演进的不同特征。危机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危机中学习并汲取机遇管理的宝贵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构建全球系统性风险的对冲机制,抵御和防范世界性危机的外部冲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金融危机 影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艾文耕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步入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的GDP均呈现负增长态势,新兴国家也将深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比2008年进一步放缓,但政府已经发出积极政策信号有助于重振市场信心,而注重促进居民消费与重点设施建设的经济方案较之单纯地增加制造业产能,更有利于中国达成中期目标。
关键词:
全球经济展望 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形势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曹红辉
现在我们来探讨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对策。很多人说这两年是次贷危机,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这次危机不仅仅是次级贷款的危机,次贷只是其中一个小的贷款。为什么二三万亿的贷款规模,毁约率也不过百分之十几,竟会引发全球性的危机?为什么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林跃勤
本文通过历史回顾与文献考察总结出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货币霸权视角建立起失衡与危机的数理模型,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及美元霸权密切相关。文章进而分析了危机冲击与政策反应模式,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通过国际比较,我们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即灵活的市场机制)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树洁 刘畅 周笑宇
本文根据WTO最近一期关于中国的贸易政策审议,总结了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继而分析了过去两年中国的经济表现,贸易和投资情况,讨论了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WTO 贸易政策 中国 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峰华 蒙莎莎
金融地理学主要研究金融要素和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影响,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随着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与区域发展金融化和全球金融网络等成为金融地理学的新兴前沿领域,文章重点梳理和评述以上两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一方面,分权化、财政紧缩以及发展为导向的政治动机促使政府积极实施并推广金融化政策和金融工具,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金融化主要集中在住房、土地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大量的案例研究分析各级政府采用金融化政策的动机、过程以及影响,揭示金融化带来的政府治理变革的迫切性和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下,地方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有了更广泛和直接的联系,全球金融网络(Global Financial Network,简称GFN)的提出为分析金融全球化如何影响区域发展提供分析框架,已有研究致力于揭示企业和地方经济融入GFN的过程和影响,以及定量刻画GFN中的企业和城市/区域网络。最后,文章倡议国内学者关注金融地理领域,特别是要利用中国丰富的素材加强对城市与区域发展金融化和全球金融网络的研究。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民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由于缺乏吸引流动性的新兴产业,本次调整有可能是长期的;由于有国际货币金融乘数效应和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必须全球共同救市。中国近期所做的价格调整是失败的,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也是无效的,投资与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为此,需要进行产量调整,并通过恢复利率平价、降低税率平价来维持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是被美元渗透的货币,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国际货币,再加上人民币缺乏微观基础,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明智的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形成巨额贸易逆差,为逆差融资又产生巨额外债,这些造成美国的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史燕平 郑毅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