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0)
2023(12339)
2022(9968)
2021(9069)
2020(7401)
2019(16795)
2018(16661)
2017(31654)
2016(16842)
2015(19483)
2014(19218)
2013(19037)
2012(17761)
2011(16369)
2010(16360)
2009(15063)
2008(14366)
2007(12550)
2006(11599)
2005(10719)
作者
(48239)
(40386)
(40253)
(38299)
(25878)
(19261)
(18288)
(15640)
(15490)
(14205)
(13926)
(13507)
(12971)
(12723)
(12519)
(12407)
(11932)
(11584)
(11578)
(11342)
(10273)
(9677)
(9672)
(9396)
(9200)
(9002)
(8749)
(8555)
(8072)
(7909)
学科
(96349)
经济(96274)
管理(41813)
(38338)
方法(32881)
数学(28871)
数学方法(28719)
(28413)
企业(28413)
中国(25543)
地方(23258)
(22141)
业经(19261)
(17873)
贸易(17862)
(17355)
(15834)
农业(14864)
(14523)
(14401)
地方经济(14224)
环境(13878)
(13854)
金融(13852)
(12822)
(12478)
银行(12457)
(12124)
(11552)
(11461)
机构
大学(250064)
学院(247672)
(122226)
经济(120268)
研究(95223)
管理(90259)
理学(76943)
理学院(75988)
管理学(74993)
管理学院(74502)
中国(73113)
(53811)
科学(52949)
(50502)
(47107)
研究所(42748)
中心(41474)
财经(40556)
经济学(40315)
(38487)
(36971)
经济学院(36191)
(36038)
北京(34490)
(34058)
(33321)
师范(33079)
业大(32894)
财经大学(29944)
农业(29915)
基金
项目(160806)
科学(128087)
研究(120068)
基金(119291)
(103600)
国家(102804)
科学基金(87775)
社会(81260)
社会科(77252)
社会科学(77234)
基金项目(62521)
(59268)
教育(53399)
自然(52479)
自然科(51265)
自然科学(51253)
自然科学基金(50387)
(50350)
资助(48217)
编号(46296)
成果(37943)
(37435)
(36893)
重点(36580)
国家社会(35731)
中国(32722)
(32649)
课题(32504)
教育部(32137)
发展(31273)
期刊
(141221)
经济(141221)
研究(82248)
中国(49781)
(36498)
(35690)
科学(34685)
学报(34605)
管理(34447)
大学(27118)
学学(25302)
农业(24657)
(24468)
金融(24468)
经济研究(24246)
教育(22623)
技术(21186)
财经(21142)
问题(19518)
业经(19268)
(18655)
(18418)
国际(18144)
世界(16454)
(14478)
技术经济(14068)
资源(12068)
统计(11918)
现代(11601)
经济问题(11594)
共检索到387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丹辉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演进的客观历史趋势。简要地归纳,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国际分工深化与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亚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依靠劳动力等要素参与国际分工,而不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以充分融入全球化。这种独特的全球化模式,尽管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但也造成"引进来"与"走出去"失衡、国际收支"双顺差"等问题,中国在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大量输出资本的国家。为了回归均衡,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应逐步摆脱对FDI的过度依赖,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安  
能源工业的股权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状况,直接受制于投融资体制,成为能源工业市场化程度衡量标准之一。分析能源工业股权结构及投资主体多元化状况,有利于认清我国能源工业市场化推进程度,从而为进一步改革能源工业体制、提高能源工业效率提供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坚  
决定一国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两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取决于一国的资源禀赋,或产业发展的先天条件;而竞争优势则更强调企业的策略行为,取决于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更多地由企业的战略、制度安排和市场环境所决定的。本文在企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学解释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得出要走出"微笑曲线"困境,就需要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将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进行转化,并提出了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友和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蔬菜大国,但目前还不是蔬菜强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蔬菜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通过对我国蔬菜业优势和劣势分析,旨在抓住机遇,扬长补短,尽快实现蔬菜大国向蔬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雪明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强国应具备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一个正在走向强盛的经济大国,应当伴随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逐步提升。今年5月与10月,两家国际竞争力权威评估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先后发布了《世界竞争力年鉴(2007)》和《全球竞争力报告(2007~2008)》,公布了各参评经济体国际竞争力的最新排名。本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这两大国际竞争力报告的评估理念、指标体系和最新排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国杰  屠烜  陈体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于率先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而言,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深刻挖掘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着实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仅是上海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网络节点城市的需要,也是挖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提高城市总体服务功能的需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牛建国  张世贤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采用贸易增加值研究我国以纺织、鞋、服行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阶以及传统制造业2008年前后相对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并实证研究基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竞争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纺织、鞋服行业1995-2011年期间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整体攀升,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显著,高于我国制造业同期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整体水平;相对国际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之后呈弱化趋势;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等基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呈U形,要素成本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博弈"是产生U形效应的主要原因。积极推动创新提升生产效率、积极推进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过程以及不断拓宽产业链和产品链是保持和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良清   邱东  
国势判断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认知基础。本文提出真实链位论作为深入考察国际竞争格局的一个分析框架,意在从定位角度集中揭示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交往的内在关系,强调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的现象本质。本文基于经济统计视角分析全球化链条中的真实链位,进而论述真实链位论的基本内容以及真实链位论与国势学认知的内在逻辑。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认清中国在全球化链条中的真实链位及其对产业关联弹性、刚性、态势的影响意义重大;第二,成本效益分析应特别关注正面事物的隐性成本和长期成本;第三,要注意国家作为基本利益单位和测度单位的属性;第四,注重事实与见解的辨析,尤其警惕以事实名义出现的见解;第五,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构国势学确有必要;第六,全球供应链并非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并不适于新兴国家用来判断国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鸣霞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制度的竞争。宏观层次的政府间的竞争即制度竞争和微观层次的物质技术竞争构成了国际竞争的内容。本文指出国际制度竞争的三方面内涵:规则体系的竞争;通过制度竞争形成制度优势;国际经济交易规则或共同规范建立的博弈过程中的竞争。并用实证分析了我国在制度竞争中形成的竞争力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