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6)
- 2023(10574)
- 2022(8857)
- 2021(7941)
- 2020(6743)
- 2019(14928)
- 2018(15087)
- 2017(29182)
- 2016(15832)
- 2015(18093)
- 2014(18540)
- 2013(18331)
- 2012(17485)
- 2011(16274)
- 2010(16651)
- 2009(16159)
- 2008(15678)
- 2007(14451)
- 2006(13378)
- 2005(12520)
- 学科
- 济(83968)
- 经济(83825)
- 管理(49757)
- 业(41580)
- 企(33038)
- 企业(33038)
- 方法(26421)
- 数学(23042)
- 数学方法(22897)
- 中国(22664)
- 制(19826)
- 财(19507)
- 农(19351)
- 地方(18957)
- 学(16709)
- 业经(16366)
- 体(14769)
- 银(13936)
- 银行(13917)
- 行(13430)
- 地方经济(13032)
- 融(13017)
- 金融(13010)
- 环境(12939)
- 农业(12148)
- 贸(11858)
- 贸易(11849)
- 易(11474)
- 体制(10725)
- 和(10459)
- 机构
- 大学(244251)
- 学院(243870)
- 济(111737)
- 经济(109391)
- 研究(88138)
- 管理(87630)
- 理学(73440)
- 理学院(72620)
- 管理学(71552)
- 管理学院(71116)
- 中国(68613)
- 财(55906)
- 京(52236)
- 科学(49291)
- 所(44897)
- 财经(42683)
- 研究所(39859)
- 中心(38749)
- 江(38564)
- 经(38293)
- 农(37872)
- 经济学(36173)
- 北京(33598)
- 业大(32283)
- 经济学院(32195)
- 院(31473)
- 财经大学(31190)
- 范(31047)
- 师范(30758)
- 州(29986)
- 基金
- 项目(147297)
- 科学(115477)
- 研究(111187)
- 基金(106304)
- 家(91799)
- 国家(91055)
- 科学基金(76753)
- 社会(72683)
- 社会科(68753)
- 社会科学(68739)
- 省(56786)
- 基金项目(55151)
- 教育(50583)
- 划(47439)
- 自然(45797)
- 编号(44986)
- 自然科(44582)
- 自然科学(44569)
- 自然科学基金(43764)
- 资助(43530)
- 成果(38575)
- 部(33718)
- 重点(33618)
- 发(33002)
- 课题(32627)
- 制(32579)
- 国家社会(30544)
- 创(29750)
- 性(29143)
- 教育部(29098)
- 期刊
- 济(138206)
- 经济(138206)
- 研究(81980)
- 中国(54336)
- 财(43483)
- 管理(35481)
- 农(35432)
- 学报(34830)
- 科学(32821)
- 大学(27123)
- 融(26866)
- 金融(26866)
- 学学(25725)
- 教育(25079)
- 农业(23396)
- 经济研究(22994)
- 财经(22887)
- 技术(21448)
- 业经(20391)
- 经(19855)
- 问题(18352)
- 贸(14697)
- 技术经济(13061)
- 国际(12670)
- 理论(11877)
- 世界(11563)
- 统计(11519)
- 经济问题(11456)
- 商业(11330)
- 现代(11309)
共检索到392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贯成 吴群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经济权力分化日益明显,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强烈的占用耕地的冲动,主要表现在发展地方经济驱动、土地收益日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搭车收费"形成占用耕地的恶性循环。数量经济分析也表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财政收入对占用耕地的依赖在增加。因此,需要对影响我国耕地保护的经济体制障碍进行改革,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对占用耕地的依赖。
关键词:
耕地 经济体制 地方财政收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群 曹春艳
尽管我国采取了世界上较为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但耕地保护的效果却不甚理想,现行体制可能是耕地流失的深层次动因。本文主要从耕地保护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低效或失灵的体制障碍,着重探讨了耕地保护在市场经济体制、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三个方面的体制障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经济权力分化凸显,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存在占用耕地的利益驱使。因此,需要对影响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障碍进行改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月卿 李秀彬
论文在分析河北省近50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对1988~1995年间河北省耕地资源数量下降的状况及其构成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探讨了河北省耕地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了减缓耕地减少的对策。农业结构调整占地(占耕地总减少量的47%)是河北省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非农建设占地和灾害毁地,分别占总减少量的22%和30%;在新增加的耕地类型中,开荒和复垦的比例分别占耕地总增加量的49%和44%,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河北省 耕地 原因 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凤朝 孙玉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耕地总量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随之产生的农民失地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农民失地纳入到耕地减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中,提出分析耕地减少的新思路,为农民失地问题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耕地减少和农民失地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和工作,成为自由劳动者,农业生产耕地减少;另一方面征地方将耕地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失地农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储备。本研究根据耕地减少量估算了1984年~2004年我国失地农民数,为经验分析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协整分析和曲线拟合,揭示了耕地减少、农民失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
关键词:
耕地 农民失地 经济增长 协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宁生
通过对1980 - 1993 年国际上(95 个国家) 耕地、经济和人口代表性数据的统计分析,讨论了国际上耕地面积变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的相关联系,重点论述了耕地面积减少的宏观驱动机制问题,指出耕地面积减少具有两种基本成因类型:1) 代价性减少,与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关,以亚洲7 个发展中国家为代表;2) 保护性减少,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以欧美日8 个发达国家为代表。
关键词:
国际比较,代价性减少,保护性减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国新 邹江
基于增长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理论构建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浙江耕地减少对经济增长和对提供非农劳动力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耕地被占用后第3-4年才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作用,两者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耕地减少对提供非农劳动力的作用是明显的。最后,建议对土地管理实施“过程管理"和“永续经营”,对劳动力加快转移并提供“转业”培训。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贯成 吴群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耕地减少的深层原因,寻求耕地保护的治本之策。研究方法: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结果:中国耕地保护存在深刻的体制障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不足;(2)监督成本过高;(3)代理人其他工作对耕地保护工作有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中国耕地保护可以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代理成本、增加代理人风险和减少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
关键词:
土地经济 体制障碍 委托—代理 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农牧交错区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农耕和放牧混合交错的地带,是西北草原与东南农业区之间明显的生态脆弱和敏感的过渡地带。正因如此,这一地区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向之争。是退耕还林还草?还是继续开垦荒地?尽管政府部门的政策对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锐 刘友兆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生态系统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1996~2010年我国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484 4增加到0.626 9,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2)压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系统压力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首要因素,1996~2010年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5.33%和0.52%的速度增加,而系统响应的障碍...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熵值法 诊断 PSR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 杨庆媛
耕地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2个方面分析了实现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耕地划分为四大类,同时,探讨了各种耕地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耕地 可持续利用 障碍因素 对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乃武 韦伟
卫兴华教授、黄泰岩教授合著的《我国新经济体制的构造》(以下简称《构造》)一书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著作的问世,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造,剖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均有着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纵观全书,我们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鲜明的时代色彩 发展与改革,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两大主题。无论是发展还是改革,都需要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需要重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我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达昌 王映松
论我国财政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李达昌王映松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的主要特征(一)预算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特性表现为高度的集中统一。——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权限都集中在中央。从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伯成
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出版的《经济体制学概论》是一本把经济体制作为独立学科来研究的学术专著,该书的研究方法、内容观点和体系结构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经济体制学作为一个学科的产生是时代的呼唤经济体制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发展,关系民众福祉与利益最重要的制度,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杠杆,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质量高低和速度快慢。既然经济体制对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决定性的、最关键的因素,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创立一门新的科学——经济体制学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乌日其其格
蒙古是目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之一,曾有长达70年之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的步伐始于90年代初期。对国有资产实行私有化,是蒙古经济转轨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私有化进程虽步履维艰,但使蒙古的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成为蒙古步入西方式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步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