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3)
2023(11100)
2022(9361)
2021(8514)
2020(7122)
2019(15820)
2018(15841)
2017(29958)
2016(16663)
2015(18716)
2014(18927)
2013(18349)
2012(17516)
2011(16094)
2010(16664)
2009(15845)
2008(15471)
2007(14401)
2006(13089)
2005(12197)
作者
(49287)
(41358)
(41074)
(39171)
(26378)
(19371)
(18638)
(15759)
(15585)
(14865)
(14421)
(13835)
(13686)
(13345)
(13196)
(12636)
(12158)
(12090)
(11756)
(11640)
(10676)
(10169)
(10151)
(9685)
(9239)
(9230)
(9208)
(8932)
(8311)
(8186)
学科
(86762)
经济(86649)
管理(51429)
(42997)
(36319)
企业(36319)
方法(28428)
数学(24641)
数学方法(24416)
(20729)
中国(20006)
地方(19510)
(18320)
(17366)
(17255)
业经(16727)
(14322)
(13938)
金融(13930)
地方经济(13297)
(12967)
银行(12936)
(12471)
(12371)
财务(12335)
财务管理(12309)
环境(11827)
企业财务(11791)
理论(11532)
农业(11196)
机构
大学(249943)
学院(247565)
(111503)
经济(109247)
研究(90730)
管理(88112)
理学(74537)
理学院(73653)
管理学(72350)
管理学院(71886)
中国(68824)
(54793)
(52567)
科学(51713)
(46601)
财经(42315)
研究所(41711)
中心(39651)
(39494)
(38775)
(38107)
经济学(36134)
北京(33337)
业大(32845)
(32520)
(32224)
经济学院(32077)
师范(31865)
财经大学(31102)
农业(30224)
基金
项目(155115)
科学(122357)
研究(114701)
基金(113334)
(98398)
国家(97616)
科学基金(82840)
社会(75080)
社会科(71103)
社会科学(71085)
(59237)
基金项目(58738)
教育(53070)
自然(51052)
(50052)
自然科(49849)
自然科学(49831)
自然科学基金(48944)
资助(46814)
编号(45275)
成果(39567)
重点(35482)
(35429)
(33696)
(32953)
课题(32883)
国家社会(31716)
(31591)
教育部(30725)
(30023)
期刊
(135325)
经济(135325)
研究(81037)
中国(54401)
(43939)
学报(38173)
管理(36294)
(36213)
科学(34792)
大学(29708)
学学(28153)
教育(26486)
(26331)
金融(26331)
农业(23939)
财经(22828)
经济研究(22323)
技术(21662)
(19759)
业经(18106)
问题(17199)
(14033)
世界(13443)
国际(13381)
技术经济(13104)
(12028)
统计(12017)
(11660)
现代(11113)
理论(11003)
共检索到394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秀岩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 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不同历史时期投资波动状态加以比较, 以充分、可靠、翔实的数据资料证明, 进入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我国的投资运行已呈现较为适度、平稳状态。并侧重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投资波动新变化的原因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曹勇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轨期。在这个时期,传统的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系统已经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中。确切地说,中国现今的市场体制尚处于功能不完全状态,但正是在这种功能不充分的体制下,中国经济竟能保持十几年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乌日其其格  
蒙古是目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之一,曾有长达70年之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的步伐始于90年代初期。对国有资产实行私有化,是蒙古经济转轨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私有化进程虽步履维艰,但使蒙古的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成为蒙古步入西方式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步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章新  
一、体制转轨传导企业投资决策的途径及抽象函数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制度安排作为一种解释社会经济运行的特定范式,覆盖面非常广,几乎所有能够单独进行分析的经济活动都可以利用该范式进行部分或全部解读。据此,企业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宇光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价格形成机制研究黄宇光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微观价格形成机制所谓微观价格,即指单个商品的价格;微观价格的形成机制,指的是单个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同样,宏观价格是指社会的物价水平;宏观价格形成机制指的是物价水平的形成机制。在高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钟建勤  
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置于研究范围之外,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要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必须确定体制研究在周期理论中的地位。由于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的体制背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计划主导结合市场体制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不同时期的经济波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凡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财税改革的战略思考张凡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财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特别是1994年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新型流转税制度的实施,使财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理顺了财政分配中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景禹  
开发区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启动作用李景禹(一)1984年,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决定从北到南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并且从同年9月起陆续指导和扶持这些城市举办经济技术开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江春泽  
作者认为转轨经济学是比较经济体制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伸和发展,本文提出了转轨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并以中、德两个国别案例为基础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凤全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只有进一步克服陈旧观念和僵化思想的影响,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才能有效地推进改革。为此,首先要认清经济体制转轨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迫切要求;其次,积极培育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第三,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大胆实践,逐步推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社会主义经济活动是自觉的活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总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形成,改革也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当前这场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在破除传统观念基础上新建立的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是商品理论的突破而导致经济体制的转轨。认真领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论述,弄清这些科学论断与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模式的联系,才能把握住改革的关键所在,才能真正了解改革的深远意义和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靖宸  
德国东部地区的经济体制转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白靖宸一、统一前民主德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弊端1945年以后,德国苏占区就以苏联经济体制为样板,通过银行、农业和工业企业国有化以及为各经济部门建立中央管理机关,实行社会主义中央集权经济。194...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春泽  
经济体制转轨之可以进行国际比较,是因为我们这里所谓的经济体制转轨,是特指原来采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如何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对转轨进程进行国际比较,主要是比较各国转轨的战略选择是否正确,包括具体的目标模式、转轨的速度、具体方法与途径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而检验转轨战略选择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效果,因为体制转轨就是把"体制优选"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来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毫无疑问,发展目标实现的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本文原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于2000年9月1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所做演讲的讲演稿,后经斯蒂格利茨教授加以修正。现刊发如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转轨效率问题的提出,首先是基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连续20多年来的近10%的年均增长率,这在所有转轨国家中是罕见的,在当今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情况下更是一枝独秀。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或许可以称之为一个经济学之谜。概括起来讲,我对此的研究,是沿着三条线索展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