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2)
2023(15976)
2022(13763)
2021(12791)
2020(10735)
2019(24515)
2018(24527)
2017(46719)
2016(25702)
2015(29275)
2014(29599)
2013(29136)
2012(26995)
2011(24671)
2010(24967)
2009(23316)
2008(22756)
2007(20672)
2006(18726)
2005(16857)
作者
(75864)
(62852)
(62521)
(59668)
(40034)
(29934)
(28393)
(24516)
(23981)
(22829)
(21413)
(21357)
(20311)
(20007)
(19622)
(19298)
(18621)
(18339)
(17983)
(17982)
(15918)
(15595)
(15242)
(14490)
(14008)
(14004)
(14001)
(13959)
(12738)
(12370)
学科
(115425)
经济(115275)
管理(78642)
(68343)
(57876)
企业(57876)
方法(43100)
数学(36506)
数学方法(36064)
中国(29922)
(28340)
(28051)
地方(26750)
业经(25213)
(25049)
(24277)
理论(18703)
农业(18253)
(17687)
(17653)
银行(17608)
(17494)
环境(17339)
(17025)
金融(17017)
(16887)
(16798)
财务(16797)
(16781)
贸易(16769)
机构
大学(372294)
学院(370393)
(151247)
经济(147736)
管理(141623)
研究(128676)
理学(120440)
理学院(119049)
管理学(117008)
管理学院(116327)
中国(96925)
(80629)
科学(77681)
(73034)
(65441)
研究所(58635)
(57715)
中心(57695)
(57588)
财经(56431)
业大(52633)
北京(51670)
(50854)
(49793)
师范(49331)
(46613)
(46016)
经济学(45672)
农业(44655)
财经大学(41464)
基金
项目(241474)
科学(188687)
研究(180575)
基金(172570)
(149306)
国家(148029)
科学基金(126332)
社会(112795)
社会科(106635)
社会科学(106607)
(94806)
基金项目(90933)
教育(83260)
自然(80179)
(79148)
自然科(78186)
自然科学(78170)
自然科学基金(76742)
编号(74591)
资助(71211)
成果(63074)
重点(54068)
(53203)
课题(52729)
(51758)
(49459)
(46308)
创新(46187)
教育部(45861)
项目编号(45837)
期刊
(181556)
经济(181556)
研究(118099)
中国(78894)
(57351)
学报(57344)
管理(55617)
(53699)
科学(51925)
教育(46830)
大学(43772)
学学(40706)
农业(36300)
(34916)
金融(34916)
技术(33996)
财经(28882)
经济研究(28162)
业经(27739)
(24781)
问题(23110)
图书(20991)
技术经济(18536)
理论(18453)
(17568)
现代(16869)
科技(16810)
(16611)
实践(16447)
(16447)
共检索到575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加武  清明  
重复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为制止重复建设曾三令五申,但收效甚微。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复建设现象在空间上愈来愈密集、在时间上愈来愈频繁,而国家的宏观调控及行政干预也显得愈加乏力。显然,重复建设后面隐藏着许多深刻、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需要从新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玉光  
中国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八十年代初,人口学界在分析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时,其理论支架的明显脆弱性在于:忽略传统经济体制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巨大影响。翻阅一下有关题目的论文,可以看到一个大同小异的论证。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1)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落后,劳动力在生产和消费中的作用更为突出;(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封建生育观的强烈的影响;(3)人多是好事等人口理论上的片面性和人口政策的失误,等等。以上分析和论证,基本上没有涉及传统经济体制对家庭生育需求强力的推动作用。从传统经济体制与生育需求行为这个环节上重新思考我国的人口发展和控制问题,便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春艳  何炼成  
本文在对我国不同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模式及分配格局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收入分配总是与特定的经济体制相关联的。因而,引起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合理及不合理因素,均可从当前经济体制运行的状况中找到根源。因此,在体制变迁的过程中,逐步消除导致收入分配差距不合理扩大的制度性因素,不仅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更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各类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能在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买卖,也就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买卖或流通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购买到,能很快把它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也能很快销售出去,以便把出售商品所得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连仲  
产业政策产要是干预社会再生产过程,干预各产业部门之间和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过程,重点是调节供给。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供给管理的政策。不同的经济体制对产业政策实施有不同要求,这就导致随着经济体制变化,产业政策内容也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江春泽  
原苏联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发源地。对这种体制的改革始于50年代初,直到80年代末,中国和苏联在改革进程和效果上已显示出极大的差异。对这些差异作比较研究,也许有助于加深对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一、从发展的结果来检验转换的效果体制转换就是我们所说的改革。也就是把“体制优选”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来更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那末,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就逻辑地成为检验改革效果的最主要的标准。中国经济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改革已使中国进入了建国以来经济生机最旺盛、经济实力增强最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新时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道广  何淑媛  
我国改革之前的农业管理体制集中地反映了传统计划经济的要求。它以排斥市场,否定商品,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基本持征。而经过改革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体制,则不仅要承认商品,要全面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而且在资源配置上要以市场为基础。两种体制的重大差异客观上决定了政府管理农业再生产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席玉玲  
夜大教育主要是对各行各业的就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旨在提高其本职工作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教育,它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的集中性教育。夜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成人教育的基本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夜大教育有了迅速的发展。据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夜大毕业生人数为4.65万人,在校学生人数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书堂   柳欣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10多年的改革,已经从原有的高度集中型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目前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错并存的局面,研究中国目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以对目前双轨制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运行为基础。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经济体制的双轨制运行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宇光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价格形成机制研究黄宇光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微观价格形成机制所谓微观价格,即指单个商品的价格;微观价格的形成机制,指的是单个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同样,宏观价格是指社会的物价水平;宏观价格形成机制指的是物价水平的形成机制。在高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晓光  
中国转型发展时期经济体制的特征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邵晓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中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现行经济体制所具有的“转型发展特征”。一、财产关系多元化单一的国有经济所有制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曹勇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轨期。在这个时期,传统的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系统已经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中。确切地说,中国现今的市场体制尚处于功能不完全状态,但正是在这种功能不充分的体制下,中国经济竟能保持十几年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J·考斯塔   柴野  
本文着重介绍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体制转换的战略、问题和前景。 一、体制转换战略 主管经济的政治家和他们的顾问一致认为,进行有效的市场调节必须放开价格、在商品和金融领域实行自由外贸政策、建立竞争机制,也就是说要彻底打破供给的垄断局面。对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建中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国银行的经营机制如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一个值得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去认真探讨的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