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7)
2023(16882)
2022(14023)
2021(12769)
2020(10746)
2019(24121)
2018(24048)
2017(45112)
2016(24564)
2015(27744)
2014(28071)
2013(27468)
2012(25864)
2011(23255)
2010(23691)
2009(22657)
2008(22526)
2007(20854)
2006(18939)
2005(17343)
作者
(71829)
(60297)
(60072)
(57057)
(38518)
(28650)
(27178)
(23212)
(22752)
(21870)
(20685)
(20331)
(19562)
(19489)
(18964)
(18253)
(17683)
(17417)
(17403)
(17201)
(15350)
(14858)
(14761)
(13966)
(13480)
(13471)
(13387)
(13343)
(12153)
(12003)
学科
(121448)
经济(121288)
(92213)
管理(88439)
(82944)
企业(82944)
方法(40998)
业经(35050)
(34012)
(33860)
数学(31542)
数学方法(31194)
地方(29366)
中国(29321)
(26179)
农业(23746)
(22871)
财务(22821)
财务管理(22789)
(21672)
企业财务(21550)
(20481)
理论(19988)
技术(19819)
(19274)
(19083)
(18740)
环境(17252)
(16707)
贸易(16690)
机构
学院(360799)
大学(355739)
(152592)
经济(149323)
管理(135209)
研究(123133)
理学(114081)
理学院(112742)
管理学(110911)
管理学院(110232)
中国(97047)
(76475)
(74379)
科学(72592)
(62247)
(59728)
(58998)
财经(56945)
中心(56342)
研究所(55363)
(51196)
业大(49918)
北京(48167)
(46633)
经济学(46538)
农业(46443)
(46390)
师范(46182)
(44579)
经济学院(41438)
基金
项目(226131)
科学(178259)
研究(169559)
基金(162241)
(139795)
国家(138482)
科学基金(119585)
社会(108663)
社会科(102613)
社会科学(102589)
(89976)
基金项目(85531)
教育(77430)
自然(74878)
(73773)
自然科(73065)
自然科学(73044)
自然科学基金(71751)
编号(68932)
资助(65220)
成果(57136)
重点(50989)
(49766)
(49435)
课题(49054)
(48858)
(45587)
创新(45020)
国家社会(44608)
(43603)
期刊
(191871)
经济(191871)
研究(112970)
中国(81587)
(62861)
管理(58066)
(57094)
学报(52357)
科学(49689)
教育(41052)
大学(40780)
农业(38429)
学学(38280)
(35403)
金融(35403)
技术(35069)
业经(30952)
财经(29962)
经济研究(29356)
(26086)
问题(24321)
(22142)
技术经济(20151)
(18330)
世界(18092)
现代(17885)
(16986)
财会(16502)
商业(16274)
国际(16179)
共检索到576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胜  
改革开放后,小三线进入调整阶段。至1986年前后,安徽省决定将大部分小三线企业调迁至城市。随着调迁工作的推进,企业与地方基层政府、当地村民在协商补偿问题中发生分歧,甚至产生情绪与行为的对立。面对双方矛盾,企业所在县级政府既是地方利益代表者,又扮演了协调者的角色。安徽省针对小三线调迁工作渐次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指导,在主管部门、接收城市、企业所在地区(市)的协调下,企业与所在县各级政府逐渐达成搬迁协议,厂、地矛盾基本解决。调迁后,小三线企业移交大量资产给原建设地区,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建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怀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会计管理模式的转换,企业的会计行为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本文分别就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作理论分析,并就有关问题提出粗浅的意见。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根据对社会最终产品需求的预测和各类资源与产品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焕亮  唐先明  
审计机关从1983年成立以来,按照宪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对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维护财经法纪,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现行的企业审计模式是在原来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与国家直接管理企业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相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现行的企业审计模式显然不能适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章新  
一、体制转轨传导企业投资决策的途径及抽象函数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制度安排作为一种解释社会经济运行的特定范式,覆盖面非常广,几乎所有能够单独进行分析的经济活动都可以利用该范式进行部分或全部解读。据此,企业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迪  
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需结合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定背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采取的是"渐进式"转型模式,事实证明了该模式较其他国家"休克疗法"的完全市场化转型模式具有优越性。由此,文章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未来的发展模式应是"计划市场体制"。以此为基础,国有企业的改革也经历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未来的改革应以计划市场体制为指导原则,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中以不同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因素,营造一个有计划有市场的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商业信用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是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随着当代中国经济体制的两次转型,国有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动机渐变,政府对国有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规制也发生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在市场力量与政府政策角力的夹缝中残存,商业信用融资方式发生了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鼓励国有企业运用票据化商业信用融资,但市场对于商业票据融资却踯躅不前。只有协调好市场力量与政府的作用,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才能真正创新。
[期刊] 求索  [作者] 彭涛  
单位制转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其中就包括房改房交易纠纷。在一些三线企业职工住房改革中,有不少基于良好信任关系的私下交易,卖方将福利变现,买方超前或超额分享到福利。当住房彻底商品化产生溢价并发生纠纷时,虽然卖方在法律上占优势,却通常并不彻底推翻此前的私下交易。住房作为单位福利的性质,三线建设"战友"般的同事关系,以及叠加了拟制亲属关系的"类乡土性"社会结构,生成了折中治理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江其务  
论重建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企业、银行新关系江其务我国的改革是有领导的、自上而下的、兼顾稳定的、渐进式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改革。改革发展到今天,应该说能改的都改了,现在剩下二个硬骨头,一个是国有企业,另一个是国有金融制度。这是连在一起的两个硬骨头,就两者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利萍  
特色资源建设日渐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其中最具“特色”的灰色文献的搜集也成了许多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但许多特藏文献处于孤立隔绝的状态,缺乏文献的背景信息,也没有与之构成相互依存的其他关联文献。这在一方面不利于读者对文献含义的精确解读,另一方面也妨碍用户对文献所关涉事物的整体把握。本文以浙西南小三线建设的资料搜集为例,探讨图书馆如何主动地介入知识生产环节,通过对官方的档案文献和民间文献进行信息补充和信息整合、在资料的搜集阶段就着手建构文献的系统性,以完善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文章阐明了加强企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并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企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樑  金瑞丰  宋加山  
数字经济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尤其对我国三线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41家三线军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路径依赖和技术轨道等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讨企业产权属性、企业规模和创立年限等因素对我国三线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的复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前中后全产业转型路径中,企业规模是核心条件,企业产权性质为中央企业、良好创新环境以及高技术发展程度为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数字化平台转型路径中,中低技术发展程度的小规模非中央企业若处于良好创新环境中则会选择数字化平台转型;在产品服务转型路径中,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创新环境存在可替代性,中低技术发展程度的三线军工企业倾向于选择产品服务类转型路径。结论可为我国三线军工企业实现数字化战略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宏观调控课题组  
1994年6月,国家体改委宏观司和体改委研究所社会调查系统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资金状况、汇率并轨和税制改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以便采取措施来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促进金融、外汇、税制改革的完善,对全国10个城市的289家工业企业的资金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所调查的289家企业(其中有三家商业企业)中,按企业的类型划分,国有企业199家,占69%,集体企业37家,占13%,股份制企业35家,占12%,三资企业8家,占3%,其他类型企业(如:民营、联营、企业集团和外商独资)占3%。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占28%,中型企业占42%,小型企业占30%。 本文是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启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实现之后,我国企业管理活动本身、企业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过程、管理情势将发生什么变化?对此进行哲学思考,作出明确回答,十分有必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小君  
企业并购: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体制董小君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产业结构是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和使用。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相辅相存,一定的产业结构对应着一定的产业发展效益,发达、协调的产业结构与高效益相对应,不发达、失衡的产业结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毛益新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筑企业管理工作面临全新的观念、机制和要求。如何根据市场经济的特性,及时把握当前深化改革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一个高效运行的企业管理机制,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对此,本文作如下三点探讨。 一、当前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旧体制转换中,企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无论在认识、思路方面,还是在机制和实际操作方面,都未跟上市场经济步伐。具体表现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