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3)
2023(14532)
2022(12259)
2021(10996)
2020(9519)
2019(21717)
2018(21545)
2017(41929)
2016(22892)
2015(26315)
2014(26619)
2013(26264)
2012(24812)
2011(22736)
2010(23018)
2009(21865)
2008(21657)
2007(19887)
2006(17610)
2005(16147)
作者
(68058)
(57286)
(57201)
(54589)
(36531)
(27235)
(26098)
(22354)
(21426)
(20458)
(19613)
(19210)
(18436)
(18377)
(18158)
(17650)
(17130)
(16851)
(16622)
(16330)
(14548)
(14141)
(14032)
(13121)
(13032)
(12805)
(12683)
(12625)
(11601)
(11317)
学科
(114915)
经济(114770)
管理(73819)
(66161)
(55503)
企业(55503)
方法(47059)
数学(41544)
数学方法(41239)
(29895)
中国(27099)
(25832)
(23898)
地方(23752)
业经(22722)
(21917)
(18538)
财务(18496)
财务管理(18449)
企业财务(17588)
(17454)
(17379)
金融(17371)
(17362)
银行(17322)
(17274)
贸易(17268)
农业(16916)
(16646)
(16476)
机构
大学(344723)
学院(342696)
(151456)
经济(148341)
管理(129102)
研究(117785)
理学(110408)
理学院(109202)
管理学(107446)
管理学院(106810)
中国(90259)
(72944)
(71789)
科学(68503)
(60123)
财经(57163)
(56065)
研究所(53967)
中心(53633)
(53143)
(51646)
经济学(48402)
业大(48366)
北京(45256)
农业(43926)
经济学院(43441)
(42976)
师范(42536)
财经大学(42149)
(41815)
基金
项目(219181)
科学(172999)
研究(160518)
基金(160323)
(138799)
国家(137664)
科学基金(117908)
社会(104439)
社会科(99000)
社会科学(98975)
(85113)
基金项目(84168)
教育(74829)
自然(74226)
自然科(72499)
自然科学(72477)
(71308)
自然科学基金(71246)
资助(66400)
编号(63992)
成果(53578)
(50070)
重点(49596)
(47125)
课题(45285)
(45207)
国家社会(43645)
教育部(43479)
(43376)
创新(42379)
期刊
(174234)
经济(174234)
研究(105266)
中国(70351)
(59464)
学报(53074)
(50675)
管理(48777)
科学(47964)
大学(40556)
学学(38476)
(35144)
金融(35144)
教育(33777)
农业(33162)
财经(30642)
技术(29825)
经济研究(28857)
(26343)
业经(25660)
问题(22510)
技术经济(18445)
(18050)
(17413)
统计(17320)
理论(16065)
(16003)
世界(15955)
商业(15810)
(15639)
共检索到523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  
学者们往往用教育、培训衡量人力资本,以此研究人力资本的积累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但这既与已有理论研究不符,也与我国的经济现实相悖。新制度经济学和市场转型理论已对制度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做了较多论述,在经济实践中,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也对现实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为说明、检验制度在人力资本积累中的作用,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在现实人力资本积累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永远  
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什么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在经济转型期20世纪80年代呈现收敛而90年代后发散?人力资本究竟是怎样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已有的经验研究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积累自身的收敛性,因而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联立互动关系。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增长的联立模型,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存在自身收敛性,人力资本增长率与地区经济增长率存在同向变化特征;同时,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直接发散和间接收敛双重效应,欠发达地区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一个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昌兵  
在人力资本积累不可分和信贷市场不完善下,本文提出了收入不均等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机制,并构造数理模型分析这一机制。由数理模型可知:在一定的条件下,收入差距的扩大增加人力资本积累;而在另一定的情况下,收入差距的扩大则减少人力资本积累。利用1995—2006年中国二十个省市地区面板数据对这一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由实证可知:1995—2006年间中国收入不均等不利人力资本积累,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素的脉冲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利用率增长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利用率,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解决我国短期产业加速转移及产业升级滞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手段。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素的脉冲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利用率增长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利用率,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解决我国短期产业加速转移及产业升级滞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手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军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回顾37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教育变量的方法,拓展出体现教育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实证估计了1978—2014年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4年期间,中国教育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平均提高约0.2311个百分点。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是今后中国教育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仪  逯进  
文章以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为依据,通过“教育年限法”和“教育成本法”比较研究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西北地区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来看是资本推动型的,但各省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较高,而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较为明显,此外,各省区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差别。据此作者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除加大物质资本投资力度外,有效、持续地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更快地提高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缩小该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郗永勤  张其春  
文章利用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增长模型,研究了福建省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高于物质资本的边际贡献率,对第一产业产生负向效应,对第二产业的正向效应高于第三产业。随后提出了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公良  
本文在一个扩展的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论证了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与社会生产改进之间的传导机制,并利用我国1979-2008年的宏观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与社会生产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文正  
随着经济增长的逐步深入,人力资本积累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将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升级联系起来,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发现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各国应密切关注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只有人力资本积累不断提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不断进入更高级的产业,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德劲  
人才外流及其经济影响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VAR模型框架内,我们通过检验我国人力资本与出国留学生比率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估计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模型,证实了人才外流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正"经济效应的存在,并分析了出国留学比率变化对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的传递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繁成  
文章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税制结构和人力资本通过产生外部性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建立VAR模型和方差分解计量了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税制结构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太洋  
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积累存在着双向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本文运用STR模型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具有一定的惯性效应,城镇化水平对人力资本积累存在非线性影响。当城镇化水平上升幅度超过4.2%时,城镇化水平的变动对人力资本积累就会产生影响。城镇化水平变动dlnur大于位置参数0.0413时,城镇化水平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非线性影响,当前时期的城镇化水平增加1%,就会在本期产生2.75315的人力资本边际效应。因此,推进我国城镇化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天文  何羽  
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但效果如何?文章通过建构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质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了两者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有助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但这种作用相当有限,并不明显。就人力资本预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经济体制改革不是人力资本波动的主要来源,就此,为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经济体制改革要侧重知识技术的进步、深化教改和医改,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舒元  才国伟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的变化规律,然后依此建立了人力资本积累的世代交叠模型。模型中引入了不确定性因素,以全社会人力资本分布作为考察对象,重点阐述了市场和公共教育体制下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决定以及教育融资体制改革问题。人力资本积累的不确定性和教育支出的产出弹性,内生决定了人力资本的积累路径和市场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