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2)
2023(13480)
2022(11268)
2021(10005)
2020(8278)
2019(18512)
2018(18222)
2017(34774)
2016(18945)
2015(21332)
2014(21606)
2013(21041)
2012(19947)
2011(18363)
2010(18544)
2009(17616)
2008(17201)
2007(16150)
2006(14523)
2005(13499)
作者
(58246)
(48712)
(48517)
(46200)
(31129)
(23374)
(22022)
(18668)
(18623)
(17598)
(16908)
(16351)
(16267)
(15753)
(15661)
(15085)
(14469)
(14405)
(14026)
(14002)
(12318)
(12140)
(11920)
(11364)
(11061)
(11057)
(10790)
(10692)
(10098)
(9637)
学科
(94243)
经济(94059)
管理(58119)
(50159)
(43294)
企业(43294)
方法(33480)
数学(27514)
数学方法(27259)
中国(23343)
(22638)
(21279)
(20926)
地方(20288)
(20182)
业经(20153)
(16018)
(15829)
金融(15822)
(15259)
银行(15218)
理论(14833)
(14662)
(13754)
地方经济(13465)
(13181)
财务(13142)
财务管理(13109)
环境(12731)
农业(12633)
机构
大学(285800)
学院(283110)
(124191)
经济(121599)
研究(105309)
管理(100936)
理学(85303)
理学院(84319)
管理学(82815)
管理学院(82309)
中国(80239)
科学(62040)
(61042)
(60931)
(54684)
(49869)
研究所(49041)
财经(47244)
中心(46732)
(44794)
(42764)
业大(40950)
经济学(40074)
农业(39213)
北京(38538)
(37572)
(35661)
经济学院(35545)
师范(35168)
财经大学(35107)
基金
项目(181517)
科学(142745)
基金(132975)
研究(129921)
(117529)
国家(116599)
科学基金(98543)
社会(86118)
社会科(80780)
社会科学(80750)
(69812)
基金项目(68504)
自然(62658)
自然科(61233)
自然科学(61209)
自然科学基金(60171)
教育(59867)
(59376)
资助(55244)
编号(49873)
成果(42725)
重点(41738)
(40986)
(38962)
(37105)
课题(36789)
(36672)
国家社会(36214)
教育部(35196)
(34931)
期刊
(148960)
经济(148960)
研究(91668)
中国(63394)
学报(49549)
(49341)
(46228)
科学(43836)
管理(41730)
大学(37719)
学学(35906)
(31608)
金融(31608)
农业(30302)
教育(29994)
财经(26192)
经济研究(24972)
技术(23626)
(22678)
业经(20800)
问题(18657)
(15499)
(14649)
(14318)
技术经济(14302)
世界(14063)
国际(13298)
统计(13113)
理论(12718)
业大(12272)
共检索到449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立人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既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又对经济理论的先导和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越迫切的要求。当前,为了加快改革开放以加快发展,我们不仅要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行具体的决策选择和操作设计,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理论总结和理论展望。回顾十多年来改革实践的成功和得失,面临当前改革深化的问题和难点,在经济体制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庞庆明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系统性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目标取向,又具备理论意义上的相关条件,并且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由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其完备的结构来完成特定功能,使这一体制质的规定性全面展开,并以固有规律稳定运行,因而具有自成一体的层次结构性、综合集成性、动态平衡性的系统性内涵。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层次结构,使之综合集成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并努力实现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及其与外部的良性互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池泽新  
经济组织可以从“制度安排”和“行动集团”两种含义上进行理解。总的来看,经济组织有市场组织、等级组织和中介组织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活动采取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意味着采取不同的“制度安排”或“行动集团”,其实质是采取不同的分工协调与完成交易的方式。经济体制的实质就是制度安排,所以可以从经济组织的角度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划分。根据经济组织的多样性,理论上可以将市场经济体制划分为市场组织主导型、企业(组织)主导型、政府(组织)主导型和中介组织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等四种类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振坤  
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大国,由过去排斥与限制商品经济到现今承认市场经济,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长期以来,由于思想的禁锢和实践的不足,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经历了数十年的反复曲折过程。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我们终于突破了“天堑”,向前迈进了! 尽管中国在80年代开始引入市场机制,直到90年代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十多年间经济发展取得了人所共知的巨大成就,但是,有些人们——特别是一些西方人士——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持观望乃至怀疑态度。究其实质,在于: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要实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否可以相容?或者说,能并容到什么程度?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祥娟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由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观点。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依靠理论上的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逄锦聚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篇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意义,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琪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强调了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重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特征、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卓元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思想认识的一大飞跃,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了明确而彻底的理论指导,必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鼓舞下,1992年中国经济发展明显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仕元  
本文系国家体改委秘书长王仕元同志在北京经济学院的报告,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尚全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勾画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微观基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一、关贸总协定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经济二次大战以后,许多国家为了尽快恢复战争的创伤和加速经济的发展,纷纷致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协调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当时,在美、英等国的积极倡导之下,先后有23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了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关磋商和谈判,并于1947年10月23日在日内瓦签订了一项关于调整缔约国各方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减让关税而逐步实现贸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任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各类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能在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买卖,也就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买卖或流通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购买到,能很快把它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也能很快销售出去,以便把出售商品所得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