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8)
2023(11891)
2022(9947)
2021(8971)
2020(7530)
2019(16741)
2018(16975)
2017(31187)
2016(17165)
2015(19181)
2014(19504)
2013(18815)
2012(17393)
2011(15928)
2010(16430)
2009(15500)
2008(14982)
2007(13582)
2006(12469)
2005(11688)
作者
(50152)
(42047)
(41778)
(39832)
(26608)
(19759)
(18937)
(16105)
(15953)
(14926)
(14439)
(13991)
(13817)
(13400)
(13337)
(13024)
(12419)
(12102)
(12068)
(11878)
(10895)
(10350)
(10154)
(9712)
(9383)
(9321)
(9311)
(9142)
(8460)
(8320)
学科
(84106)
经济(84010)
管理(51754)
(42232)
(36114)
企业(36114)
方法(26799)
数学(23051)
数学方法(22816)
(20331)
中国(20303)
地方(19777)
(19155)
(18079)
业经(17667)
(16635)
(15897)
地方经济(13247)
(13203)
银行(13168)
(13033)
金融(13026)
理论(12817)
(12706)
环境(12142)
体制(11749)
农业(11358)
(10489)
(10396)
(10287)
机构
大学(248401)
学院(247880)
(108551)
经济(106211)
研究(89713)
管理(88709)
理学(75031)
理学院(74157)
管理学(72884)
管理学院(72398)
中国(68008)
(52993)
(52580)
科学(51331)
(45199)
(40566)
研究所(40424)
中心(40379)
财经(40316)
(39971)
(36323)
业大(34891)
经济学(34488)
北京(33179)
(32766)
师范(32373)
(32256)
农业(31418)
经济学院(30492)
(30375)
基金
项目(158147)
科学(124223)
研究(117934)
基金(113515)
(98962)
国家(98115)
科学基金(83414)
社会(76265)
社会科(72252)
社会科学(72233)
(62507)
基金项目(59157)
教育(55669)
(51953)
自然(51009)
自然科(49773)
自然科学(49756)
自然科学基金(48891)
编号(47009)
资助(45846)
成果(40301)
重点(36440)
(35460)
(34739)
课题(34730)
(33692)
(32722)
国家社会(32242)
教育部(30808)
创新(30759)
期刊
(133193)
经济(133193)
研究(81353)
中国(57928)
(42930)
学报(38562)
(37367)
管理(37044)
科学(34589)
教育(32379)
大学(30413)
学学(28595)
(25214)
金融(25214)
农业(24502)
技术(24225)
经济研究(21942)
财经(21761)
(18957)
业经(18745)
问题(16436)
技术经济(12731)
(12105)
(12080)
(11772)
统计(11762)
世界(11649)
(10949)
现代(10867)
理论(10774)
共检索到396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改革顶层设计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时髦问题,也成为实务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改革顶层设计进行了一些研究,钦林威、高尚全研究了顶层设计提出的背景,即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未来的改革不能只靠摸石头过河,必须有统领全局的顶层设计。王建民等也从不同层面对顶层设计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但总体上看,人们对顶层设计的前提条件、顶层设计的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通扬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及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深圳经济特区是在我国创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1980年5月《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中发[1980]41号)指出:“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杨洁  李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勇  
作者认为,县级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经济不活,整个国民经济是难于活起来的。县级经济要搞活,除了农村一块外,重要的是要把县级企业搞活。现在四川相当一部分县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不仅不能给国家作贡献,反而要依靠财政补贴,弄得县级财政很紧张,为此,必须坚决进行改革。县级改革的突破口在于产权制度,由此可以培育起新的生长点,使县级经济获得超常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连仲  
一我先谈谈宏观经济形势。怎么看我们的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形势2012年GDP增长7.8%,2011年9.2%,2013年全年7.6%没问题。中国经济在稳步增长的大的环境之中,和发达国家经济体比较,我们的增长幅度都是在正常状态之内。但是存不存在问题呢?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就是我们的消费内需还是不足。近十年来,我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胜玲  
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综述经济研究所白胜玲1993年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具体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确立1993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茅于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一个社会要能正常运转,必须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目的,包括生活比较富裕,较长的平均寿命,良好的治安,社会各成员之间生活水平的不过分悬殊等。这些目的之间各有联系,有的彼此相辅相成,有的又彼此抵触。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生活富裕的目的,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真实购买力都有较快的增长,日子过得宽裕,不那样“紧巴巴”。至于其它的目的则还要靠法治、教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过杰  
丁任重同志的又一部新著——《经济体制改革新思考》,最近公开出版了,这是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一本理论著作。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作者近年来一直紧密联系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国情,把经济理论研究的方向对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经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而本书内容,就是这些探索和研究的直接结果。纵观全书,便以看出它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逻辑性强。全书按照国民经济微观、中观、宏观层次,逐步推进和展开理论分析进程。在微规领域,该书分析了所有制问题,主要涉及了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营经济、乡镇企业的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良平  
综观整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有一个现象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那就是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大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作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流程是:改革方案是由政府领导人和智囊班子制订的,改革政策要靠各级政府机构推行下去;同时,又只有政府才能对改革措施加以修正,相应地改革的荣誉由政府享有,改革的责任也由政府承担。这一事实表明,政府已成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推进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