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5)
2023(14566)
2022(12123)
2021(11042)
2020(8977)
2019(20207)
2018(20421)
2017(37750)
2016(20697)
2015(23096)
2014(23495)
2013(22906)
2012(21708)
2011(20069)
2010(20557)
2009(19487)
2008(19265)
2007(17501)
2006(16136)
2005(15461)
作者
(60632)
(50625)
(50333)
(48326)
(32554)
(24020)
(22847)
(19531)
(19338)
(18287)
(17570)
(16986)
(16832)
(16426)
(16355)
(15684)
(14930)
(14738)
(14609)
(14270)
(13386)
(12428)
(12359)
(11800)
(11387)
(11385)
(11321)
(11311)
(10318)
(10023)
学科
(102068)
经济(101942)
管理(60033)
(52463)
(43533)
企业(43533)
中国(30209)
方法(29712)
地方(27975)
(24489)
数学(24301)
数学方法(24026)
业经(23928)
(23478)
(22580)
(21015)
(18245)
金融(18238)
(18204)
银行(18180)
(17671)
(17358)
地方经济(16603)
理论(16415)
农业(16211)
环境(15132)
(14670)
(13966)
贸易(13950)
(13740)
机构
学院(300635)
大学(300262)
(131009)
经济(128106)
研究(114167)
管理(106260)
理学(88313)
中国(88050)
理学院(87233)
管理学(85765)
管理学院(85181)
(65916)
科学(65736)
(65214)
(58618)
研究所(52078)
中心(50266)
(49581)
财经(48732)
(47547)
(43770)
北京(42876)
(42441)
师范(42004)
(41449)
经济学(41196)
(38989)
业大(38877)
农业(36435)
经济学院(36379)
基金
项目(184504)
科学(144921)
研究(140627)
基金(130715)
(113020)
国家(112011)
科学基金(95013)
社会(89879)
社会科(85047)
社会科学(85032)
(73032)
基金项目(67035)
教育(64992)
(60990)
编号(57040)
自然(56957)
自然科(55535)
自然科学(55520)
自然科学基金(54498)
资助(53508)
成果(49352)
(45274)
重点(42817)
课题(42759)
(40948)
(38222)
(38194)
国家社会(37331)
发展(36950)
(36404)
期刊
(167395)
经济(167395)
研究(104392)
中国(75297)
(51555)
(45419)
管理(45228)
学报(43545)
教育(42666)
科学(41084)
(34634)
金融(34634)
大学(33961)
学学(31507)
农业(30035)
技术(28523)
经济研究(27207)
财经(25830)
业经(25487)
(22477)
问题(20805)
(15854)
(15566)
技术经济(15432)
世界(15306)
国际(14420)
统计(14043)
现代(13854)
(13767)
论坛(13767)
共检索到500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旭  李会军  郭菊娥  
随着改革工作持续深化、政府职能逐渐转变,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有效弥补传统的政府评估和自我评估缺陷的外部制衡机制越来越得到政府重视。针对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特殊性,在梳理政策评估与改革试点相关研究与实践基础上,辨析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的研究拓展空间,提出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的制度建设、共性内容和通用方法是未来发展方向,对从第三方评估角度有效保障和推进改革试点机制探索与经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华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营销的发展朱华锋本世纪初,在美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供求关系的改变,诞生了一门新兴应用经济学科——市场营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随着对外开放,这门科学被引进,并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得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一、在市场发育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过好价格形成关。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形成,主要不应依靠政府调价去解决,而应靠逐步开放和发展商品市场去解决。一是必须围绕商品市场的逐步开放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配套改革商品、物资流通体制和管理体制,配套改革价格管理体制和计划管理体制,配套改革商品市场监督管理体制。二是国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陈波  
本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置于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之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何以使分权化体制下的金融资源得以释放的同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本文验证了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我们发现,在分权化背景下,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方面作用不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而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分权化的制度环境,但它本身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效应是含糊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尚全  
我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应树立“新三观”,即新发展观、新改革观、新财富观。什么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认为,有五个特征,即以民为本;市场经济:共同富裕:民主政治:中华文化。以民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的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绪程  孙可庸  黄世武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走过七个年头,七五期间是步入新旧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要尽快结束胶着状态,使新体制起主导作用,这就对改革起步晚的广西提出了严峻的任务。为了更好地紧跟中央的战略步骤,有准备地在七五期间迈出关键性一步,以改革促发展,最近在区政府办公厅和区体改委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作了一系列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对广西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进程、现状、问题及深入改革的思路和若干设想作一阐述,以供各方面参考,批评指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丙涛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年,但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本文通过对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目标的简短分析表明,意在提高生存竞争实力的公共经济制度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主线,而英美的公共财政制度才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核心,是最为有效的提高国家实力的公共经济制度。因此,对当代落后国家的追赶来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性目标并只不是简单模仿市场经济制度,而是要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及其运转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润吉  
我国卫生工作的第一步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步奋斗目标是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要想实现上述富国强民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 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关规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完善分配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培刚  张建华  
始自1978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其实质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市场化取向的体制转型,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对市场机制运作原理以及市场化机制形成过程本身都应该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才能逐步深入推进并取得成效。现代微观经济学正好提供了一整套有关市场运作的基本原理和市场分析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这一领域无论是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还是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以荣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的过程中,某些企业从微观效益来看是提高了,但从整个社会的宏观效益来衡量,却没有显著的提高;也有些企业,或由于生产条件变更,或由于竞争,苦于找不到出路,无论微观效益,还是宏观效益都不佳。这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企业之间关系,才能使微观和宏观,企业和社会都能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济联合体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破土而出,特别是近两年来,横向经济联合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何认识横向经济联合这个在我国蓬勃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锋  刘旗  张宗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获得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受到了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困扰。本文使用中国分省市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研究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城乡差距扩大没有联系,而财政和金融等领域的城市化偏向是现阶段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朝中  宋海燕  
一、改革冲击着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把国民经济按照三次产业来划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既能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情况,又能反映各种非物质部门的发展情况。而当前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越大,越表明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永跃  王世明  
首先,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等诸多优势,但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生产要素会向市场化程度高、生产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投资产出率高且快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加快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也拉大了与其他区域间发展的差距。邓小平强调:"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樊纲  汪同三  裴长洪  高培勇  
2018年6月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首场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出席并致开幕词,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研究员和中国改革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研究员,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出席本次会议。为了全程记录这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实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耀邦  
关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业发展问题国家计委副主任陈耀邦从现在到本世纪末,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全国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的进一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