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8)
- 2023(14633)
- 2022(12282)
- 2021(11052)
- 2020(9278)
- 2019(20682)
- 2018(20569)
- 2017(38807)
- 2016(21346)
- 2015(23562)
- 2014(23461)
- 2013(22811)
- 2012(21190)
- 2011(19491)
- 2010(19538)
- 2009(18584)
- 2008(18155)
- 2007(16270)
- 2006(14667)
- 2005(13414)
- 学科
- 济(105332)
- 经济(105192)
- 管理(67752)
- 业(59583)
- 企(49784)
- 企业(49784)
- 方法(40671)
- 数学(36289)
- 数学方法(36075)
- 财(27389)
- 中国(25411)
- 制(23459)
- 农(23456)
- 地方(21919)
- 业经(21101)
- 学(19341)
- 体(17940)
- 融(16840)
- 金融(16833)
- 银(16352)
- 银行(16306)
- 务(16212)
- 财务(16179)
- 财务管理(16144)
- 行(15579)
- 农业(15556)
- 企业财务(15470)
- 贸(15226)
- 贸易(15218)
- 易(14702)
- 机构
- 大学(310904)
- 学院(309002)
- 济(139580)
- 经济(136999)
- 管理(115537)
- 研究(108000)
- 理学(99370)
- 理学院(98319)
- 管理学(96892)
- 管理学院(96325)
- 中国(82099)
- 财(67538)
- 京(63904)
- 科学(62176)
- 所(54338)
- 农(53381)
- 财经(52840)
- 研究所(48894)
- 中心(48322)
- 经(47953)
- 江(47091)
- 业大(45431)
- 经济学(45162)
- 农业(41805)
- 经济学院(40494)
- 北京(40006)
- 财经大学(39145)
- 院(38574)
- 范(37621)
- 师范(37118)
- 基金
- 项目(203207)
- 科学(160594)
- 基金(149792)
- 研究(146225)
- 家(131421)
- 国家(130351)
- 科学基金(111521)
- 社会(97917)
- 社会科(92936)
- 社会科学(92918)
- 省(78764)
- 基金项目(78705)
- 自然(70255)
- 自然科(68628)
- 自然科学(68605)
- 教育(67997)
- 自然科学基金(67453)
- 划(66033)
- 资助(60907)
- 编号(55958)
- 成果(46426)
- 重点(46233)
- 部(46125)
- 发(43711)
- 创(42553)
- 国家社会(41854)
- 制(41331)
- 课题(40388)
- 教育部(40245)
- 创新(39943)
共检索到471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天文 何羽
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但效果如何?文章通过建构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质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了两者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有助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但这种作用相当有限,并不明显。就人力资本预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经济体制改革不是人力资本波动的主要来源,就此,为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经济体制改革要侧重知识技术的进步、深化教改和医改,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8年着重抓好以下方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所有制结构。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胜玲
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综述经济研究所白胜玲1993年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具体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确立1993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茅于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一个社会要能正常运转,必须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目的,包括生活比较富裕,较长的平均寿命,良好的治安,社会各成员之间生活水平的不过分悬殊等。这些目的之间各有联系,有的彼此相辅相成,有的又彼此抵触。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生活富裕的目的,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真实购买力都有较快的增长,日子过得宽裕,不那样“紧巴巴”。至于其它的目的则还要靠法治、教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过杰
丁任重同志的又一部新著——《经济体制改革新思考》,最近公开出版了,这是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一本理论著作。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作者近年来一直紧密联系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国情,把经济理论研究的方向对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经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而本书内容,就是这些探索和研究的直接结果。纵观全书,便以看出它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逻辑性强。全书按照国民经济微观、中观、宏观层次,逐步推进和展开理论分析进程。在微规领域,该书分析了所有制问题,主要涉及了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营经济、乡镇企业的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良平
综观整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有一个现象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那就是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大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作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流程是:改革方案是由政府领导人和智囊班子制订的,改革政策要靠各级政府机构推行下去;同时,又只有政府才能对改革措施加以修正,相应地改革的荣誉由政府享有,改革的责任也由政府承担。这一事实表明,政府已成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推进力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皓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望张皓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以农村为重点、以城市为重点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杰
美国的福利经济体制改革评析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刘杰福利经济体制改革是近年来西方各国普遍的政策趋势。在美国,早在80年代初里根执政时期,共和党人为缓解财政压力就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在长期的体制惯性和民主党人的强烈的反对下收效不大。克林顿上任以来,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杨洁 李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