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8)
- 2023(10163)
- 2022(8509)
- 2021(7549)
- 2020(6338)
- 2019(14137)
- 2018(14368)
- 2017(26957)
- 2016(14705)
- 2015(16382)
- 2014(16707)
- 2013(16047)
- 2012(15001)
- 2011(13793)
- 2010(14113)
- 2009(13619)
- 2008(13198)
- 2007(11993)
- 2006(11120)
- 2005(10535)
- 学科
- 济(76630)
- 经济(76535)
- 管理(45590)
- 业(37261)
- 企(31582)
- 企业(31582)
- 方法(21878)
- 地方(18997)
- 制(18837)
- 数学(18807)
- 中国(18730)
- 数学方法(18652)
- 财(18556)
- 农(16012)
- 业经(15824)
- 体(15164)
- 学(14716)
- 地方经济(13020)
- 融(12539)
- 金融(12532)
- 银(12347)
- 银行(12326)
- 行(11874)
- 体制(11220)
- 环境(10510)
- 理论(10425)
- 农业(10305)
- 务(9959)
- 税(9928)
- 财务(9927)
- 机构
- 学院(211139)
- 大学(210928)
- 济(97860)
- 经济(95850)
- 研究(78748)
- 管理(74579)
- 理学(62316)
- 理学院(61623)
- 中国(60733)
- 管理学(60670)
- 管理学院(60257)
- 财(49384)
- 京(44684)
- 科学(43402)
- 所(39749)
- 财经(36967)
- 研究所(35214)
- 中心(34816)
- 江(34503)
- 经(33250)
- 农(32250)
- 经济学(31760)
- 北京(28511)
- 院(28344)
- 经济学院(28046)
- 范(27114)
- 财经大学(26951)
- 业大(26929)
- 师范(26815)
- 州(26306)
- 基金
- 项目(130306)
- 科学(102694)
- 研究(98945)
- 基金(93915)
- 家(81139)
- 国家(80471)
- 科学基金(68547)
- 社会(65031)
- 社会科(61602)
- 社会科学(61591)
- 省(51027)
- 基金项目(48295)
- 教育(45894)
- 划(42051)
- 自然(40683)
- 自然科(39696)
- 自然科学(39683)
- 编号(39315)
- 自然科学基金(38972)
- 资助(38235)
- 成果(34224)
- 重点(30094)
- 制(29792)
- 部(29560)
- 课题(29262)
- 发(29206)
- 国家社会(27649)
- 创(26765)
- 性(26297)
- 教育部(25851)
- 期刊
- 济(122636)
- 经济(122636)
- 研究(73950)
- 中国(50671)
- 财(40867)
- 管理(32014)
- 学报(30565)
- 农(30344)
- 科学(27826)
- 教育(26148)
- 大学(24245)
- 融(23717)
- 金融(23717)
- 学学(22868)
- 经济研究(20758)
- 财经(20292)
- 技术(19833)
- 农业(19469)
- 经(17677)
- 业经(16903)
- 问题(15129)
- 贸(11456)
- 技术经济(11229)
- 世界(10913)
- 国际(10215)
- 统计(10125)
- 改革(10110)
- 革(10110)
- 经济管理(9653)
- 经济问题(9595)
共检索到348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原毅军
一我国4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体制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动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49-1956年,经济结构中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个体手工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每一种经济成分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第二时期,从1957-1978年,绝大部分企业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生产.第三时期,从1979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朴民
以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李朴民“九五”期间要进一步搞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证。一、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造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1.加大兼并收购和企业破产的力度,形成国有资产合理流动的机制。将国家鼓励企业间兼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陈波
本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置于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之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何以使分权化体制下的金融资源得以释放的同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本文验证了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我们发现,在分权化背景下,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方面作用不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而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分权化的制度环境,但它本身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效应是含糊的。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世林 张昕竹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电信行业在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黄金期之后,体制改革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本文利用1994—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体制改革对电信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改革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电信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了行业快速增长,其中在1998—2002年期间,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贡献了60.8%的行业增长。但是在改革后期(2003—2007年),经济体制改革贡献急速下降到18.2%,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红利消耗殆尽,电信行业陷入了低速增长期。研究还发现,分拆改革后又出现的竞争失衡也是造成电信行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宫汝凯
本文采用1999—2010年的中国分省面板数据,从市场竞争、产权改革和管制政策三个维度系统地考察经济体制改革对电力行业增长的影响,并分时段估算出不同改革政策对电力行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和产权改革对电力行业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制政策对行业增长具有正向效应,但其显著性因政策类型而异;经济体制改革对电力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37%,且随着改革的推进而递增:由1999—2004年改革初步阶段的7.20%增加至2005—2010年深化阶段的10.67%。以上结果对于不同的产出指标和改革变量组合的多种模型设定均是稳健的,以期该结论对继续深化电力以及推进其他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提供现实的借鉴...
关键词:
市场竞争 产权改革 管制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天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199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由于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改革取得预期效果。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财政体制已经基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胜玲
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综述经济研究所白胜玲1993年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具体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确立1993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维彪
我国医院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市场化取向,是由行政计划型的规范性体制向市场导向型的规范性体制转换。这不是人们主观上可以随意指定的结果,也不是理论家们在理论上演绎的产物,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巨大成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茅于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一个社会要能正常运转,必须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目的,包括生活比较富裕,较长的平均寿命,良好的治安,社会各成员之间生活水平的不过分悬殊等。这些目的之间各有联系,有的彼此相辅相成,有的又彼此抵触。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生活富裕的目的,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真实购买力都有较快的增长,日子过得宽裕,不那样“紧巴巴”。至于其它的目的则还要靠法治、教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作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流程是:改革方案是由政府领导人和智囊班子制订的,改革政策要靠各级政府机构推行下去;同时,又只有政府才能对改革措施加以修正,相应地改革的荣誉由政府享有,改革的责任也由政府承担。这一事实表明,政府已成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推进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