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0)
- 2023(16345)
- 2022(13952)
- 2021(12875)
- 2020(10985)
- 2019(25322)
- 2018(25053)
- 2017(47535)
- 2016(26196)
- 2015(30051)
- 2014(30338)
- 2013(30160)
- 2012(28820)
- 2011(26432)
- 2010(26713)
- 2009(25425)
- 2008(25284)
- 2007(23062)
- 2006(20811)
- 2005(19495)
- 学科
- 济(122764)
- 经济(122612)
- 管理(75676)
- 业(68680)
- 企(55765)
- 企业(55765)
- 方法(47121)
- 数学(40781)
- 数学方法(40340)
- 中国(34324)
- 财(31860)
- 农(30706)
- 制(27653)
- 学(26575)
- 地方(25711)
- 业经(24634)
- 贸(23221)
- 贸易(23209)
- 易(22548)
- 银(20998)
- 银行(20942)
- 融(20894)
- 金融(20886)
- 行(20087)
- 体(19855)
- 农业(19565)
- 务(18095)
- 财务(18041)
- 财务管理(17985)
- 环境(17441)
- 机构
- 大学(393738)
- 学院(389170)
- 济(171700)
- 经济(168125)
- 研究(145652)
- 管理(139516)
- 理学(117383)
- 理学院(115955)
- 管理学(113939)
- 管理学院(113220)
- 中国(113197)
- 科学(86321)
- 京(85599)
- 财(82260)
- 所(76567)
- 农(69285)
- 研究所(68754)
- 中心(64905)
- 财经(63348)
- 江(61342)
- 经(57273)
- 业大(56357)
- 北京(55334)
- 经济学(54500)
- 农业(54410)
- 院(51654)
- 范(50990)
- 师范(50406)
- 经济学院(48751)
- 州(47687)
- 基金
- 项目(244328)
- 科学(190869)
- 研究(177575)
- 基金(177172)
- 家(155927)
- 国家(154654)
- 科学基金(129539)
- 社会(113386)
- 社会科(107421)
- 社会科学(107391)
- 省(93313)
- 基金项目(91787)
- 自然(81725)
- 教育(81694)
- 自然科(79796)
- 划(79789)
- 自然科学(79765)
- 自然科学基金(78354)
- 资助(74673)
- 编号(70328)
- 成果(60451)
- 重点(56413)
- 部(55680)
- 发(53752)
- 课题(50895)
- 创(49369)
- 国家社会(47793)
- 教育部(47404)
- 科研(46719)
- 创新(46533)
- 期刊
- 济(201739)
- 经济(201739)
- 研究(126207)
- 中国(85204)
- 财(65520)
- 学报(64980)
- 农(64018)
- 科学(58069)
- 管理(54075)
- 大学(48919)
- 学学(45971)
- 农业(42535)
- 教育(42404)
- 融(41993)
- 金融(41993)
- 财经(33472)
- 技术(33306)
- 经济研究(32986)
- 经(28989)
- 业经(28973)
- 问题(26919)
- 贸(24530)
- 国际(23076)
- 业(22967)
- 世界(21106)
- 技术经济(20110)
- 统计(18976)
- 版(18927)
- 理论(17854)
- 现代(16509)
共检索到620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近读郭树清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的《体制转轨与宏观调控》(以下简称《转轨与调控》),最突出的感觉是此书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此书虽然作于15年前,但其中重点论述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经济失衡、城镇化严重滞后、要素市场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阳 王波
本文在对2001年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外部经济中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和内部经济中通货膨胀共存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之后探讨了中国内外经济不均衡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外经济均衡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永定
本文首先简单分析得出中国作为长期净债权国,投资收益为负的原因为中国"双顺差"造成的海外资产以美国国债为主、负债以FDI为主的资本结构,指出中国调整海外资产负债结构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上的两项缺口对比得出,中国近几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本外逃,并提出资本外逃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中国经济体制、金融体系和汇率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国际收支结构 资本外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宪春
《中国国际收支差额分析》一文对 1 982— 1 999年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差额项目进行了分析。它揭示了这一时期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储备资产差额的变动趋势 ,阐述了这些主要差额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了我国储备资产变动的原因。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差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康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呈现出“超前”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按照“两缺口”模型,这种态势说明中国没有引资的必要,但中国目前却成为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同时又跻身于资本净输出国行列。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超前”的国际收支结构还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因此我国引资战略应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形式和政策上作相应调整,以实现国际收支结构的合理转型。
关键词:
国际收支结构 引资政策 战略调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晓辉
对1952~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总量时间序列的数据生成过程是否具有非平稳性或分段趋势平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10个被检验的总量时间序列中,有9个总量是分段趋势平稳的,即这些总量是围绕着一个断点或两个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
关键词:
结构断点 单位根 分段趋势平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捷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把日本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归结为生产要素中的劳动与资本的长期化结合。这一特征的经济原理在于通过企业内部的组织调整替代市场调整以减少要素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追求因人力资本的深度开发所产生的准租金。日本型体制是由一组具有较强互补性的制度安排所构成,但这套体制在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型中正失去效率,需要进行一场大变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书堂 柳欣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10多年的改革,已经从原有的高度集中型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目前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错并存的局面,研究中国目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以对目前双轨制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运行为基础。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经济体制的双轨制运行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泳 苏海东 潘云涛
城市土地利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经济活动即土地交易的结果。建议采用一个基于制度分析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思路,它最初来源于Seabrooke and Kent关于房地产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将有关规则和制度安排划分到体制、管治和操作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层面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过渡经济形势下,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角度,培育支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运作的制度,做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政策调整,从全景上把握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维奇 韩媛媛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国际因素的一定影响,世界主体的转变,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有一定促进作用;较为成熟的亚太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苏东改革失败的有力借鉴,对创造性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模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不能忽视国际因素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形成的阻碍。
关键词:
经济模式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所谓邓小平效应是指,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是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坚持走内生与渐进的道路,并且始终坚持把改革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遇到一些来之于基本制度方面的障碍,它们主要是:土地的国家所有、企业的国家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国家控制。这样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遏制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普遍的市场扭曲、带来了政府部门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因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子文
我国农业面临市场化和入世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又受到现行农业经济体制的制约。在现行农业经济体制不可能大规模、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引入社会化经营实体,使农业生产与经营相分离,用体制外的社会化经营弥补体制内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就成了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本文从现行农业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入手,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入世 农业经济体制 局限性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恩富
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显著体制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四主型制度,即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考虑到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即公有资本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又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公有资本 市场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斌 刘颖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逆差341亿美元,这是自中国入世以来经常账户季度记录首次出现逆差的情况。2019年经常账户再次恢复顺差。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得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对中国的经常账户收支状态产生了长远影响。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引致外需疲软、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未来短期内中国经常账户大规模顺差状况难以持续。比较中国同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发展路径,从长期看中国经常账户变动有望步入新常态,进入平衡波动阶段,整体维持在合理区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本文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层生产单位从政府附属物改造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对其中的国有经济还要实现从主要管企业到主要管资本的转变)两方面为基础,兼以描述发挥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价格机制在社会生产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总结了改革的成就。依据改革实践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炼了十二项重要经验。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的作用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划时代的伟大胜利三方面论述了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成就 经验 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