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7)
2023(12079)
2022(10180)
2021(9310)
2020(7970)
2019(17904)
2018(18305)
2017(34502)
2016(19236)
2015(21864)
2014(22452)
2013(21727)
2012(20698)
2011(19134)
2010(19726)
2009(19043)
2008(18716)
2007(17310)
2006(15888)
2005(14897)
作者
(56725)
(47250)
(47235)
(45254)
(30072)
(22317)
(21418)
(18336)
(17887)
(17051)
(16303)
(15761)
(15516)
(15392)
(15039)
(14612)
(14021)
(13729)
(13690)
(13597)
(12524)
(11693)
(11554)
(10844)
(10671)
(10608)
(10607)
(10580)
(9638)
(9300)
学科
(92552)
经济(92438)
管理(57380)
(48209)
(39966)
企业(39966)
方法(30689)
中国(27643)
数学(26466)
数学方法(26120)
(23408)
(22058)
(21009)
地方(20651)
业经(18967)
(18775)
(17409)
(16238)
银行(16212)
(15636)
(15216)
金融(15209)
(13820)
贸易(13809)
地方经济(13683)
理论(13583)
(13382)
体制(13118)
农业(12999)
环境(12729)
机构
大学(285803)
学院(284262)
(124370)
经济(121626)
研究(102992)
管理(100490)
理学(84050)
理学院(83046)
管理学(81572)
管理学院(81040)
中国(80114)
(63275)
(61949)
科学(58980)
(52993)
财经(47936)
研究所(47024)
中心(45742)
(45704)
(43430)
(43079)
北京(40140)
经济学(39748)
(38319)
师范(37925)
业大(37123)
(36903)
(35778)
经济学院(35288)
财经大学(34959)
基金
项目(170649)
科学(133246)
研究(128631)
基金(121694)
(105237)
国家(104328)
科学基金(87905)
社会(82127)
社会科(77650)
社会科学(77632)
(66203)
基金项目(62754)
教育(60601)
(55566)
自然(53181)
编号(52701)
自然科(51862)
自然科学(51846)
自然科学基金(50890)
资助(50460)
成果(46095)
重点(39114)
课题(38750)
(38706)
(37417)
(35680)
(34430)
国家社会(34040)
(33647)
教育部(33508)
期刊
(155014)
经济(155014)
研究(96811)
中国(66382)
(49799)
学报(42343)
管理(42173)
(40490)
科学(38643)
教育(38076)
大学(33183)
(31578)
金融(31578)
学学(30979)
技术(26979)
农业(26558)
财经(25756)
经济研究(25405)
业经(22511)
(22427)
问题(20134)
(16522)
技术经济(14836)
国际(14496)
统计(14100)
理论(13845)
世界(13294)
(12987)
现代(12834)
商业(12761)
共检索到464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茂甲  
受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建国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在建国初到"文革"的这段时间里我国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实行"统招统配"的招生就业模式;"文革"之后到90年代初,我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经济体制并存,招生就业制度体现了"双轨制"特点;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双轨制"的招生就业模式逐渐解体,中职学校招生就业面向市场,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招生就业体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席玉玲  
夜大教育主要是对各行各业的就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旨在提高其本职工作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教育,它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的集中性教育。夜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成人教育的基本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夜大教育有了迅速的发展。据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夜大毕业生人数为4.65万人,在校学生人数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包心鉴  
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民主政治建设包心鉴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引发的深层次矛盾─—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难以进入良性运作轨道,“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非正常循环,仍然是当前困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根本性症结。“一统就死,一放就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乔榛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年的总结,一定会触及中国经济成功是否创造了一种发展模式的问题。通过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演进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成功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并建筑在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竞争格局基础上的。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不同,也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模式有所区别。因此得出结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中国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继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变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制度。与此同时,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向全面开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经济学难以解释经济体制的变革,必须从价值理论的创新入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才能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全球化进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思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根本转移,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时期。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大步推进了以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价格和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阮宜胜  
略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税收调控阮宜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转变与税收调控的关系如何,以及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如何发挥税收调控功能,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略抒管见。一税收调控,亦称税收调节,是指政府运用税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从1979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初步发挥基础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也逐渐形成与完善,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怀智  
经济体制是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础。不同的经济体制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军事经济领域里,军事经济体制对军事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也存在着相应的规束。因此,如何设计、安排科学合理的军事经济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望礼  
本文分析了经济形式和经济体制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同一性;说明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属性,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选择,而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从客观经济条件上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属性应该是市场经济但还不是市场经济
[期刊] 改革  [作者] 柯昌波  许玉明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历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度、粮食流通体制、农村税费体制、农村"三权"确权登记并试点实施"三权"抵押担保贷款等经济制度改革和农村股份制企业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市场经济组织建设过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是:实施农林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三分离管理体制,通过农村地票就地落地制度安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资产化,拉动农村市场经济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建立与完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晓莉  
我国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变革受多种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招生就业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很大差异,要建立健康高效的招生与就业制度,不仅要考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外部背景,而且要重视招生与就业制度两者内部的联系,建立招生就业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杰  
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中的财产权利张杰体制变革的实质是调整利益结构,以改善资源配置状况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最深刻的体制变革是从所有权的交易开始的,产权制度则是所有权交易的结果。在公有制下建立产权制度,意味着"细分"公有权而最终组合成各种形式的"共有产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可侠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和实践局限在微观经济领域。解决市场功能和机制的建造问题,以及解决企业产权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应该看到,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造,很难从整体上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为市场经济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领域。微观经济活动只表现市场经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经勇  黄焕文  
家庭承包制的深远意义在于使农民逐步获得自由权和平等权 ,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稳定土地承包制是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 ,要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 ,就必须防止所有权对承包权的侵袭 ,将土地承包权赋予物权的法律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