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97)
2023(22050)
2022(18924)
2021(17840)
2020(15137)
2019(34958)
2018(34828)
2017(66240)
2016(36394)
2015(41490)
2014(41764)
2013(41362)
2012(38667)
2011(35275)
2010(35974)
2009(33677)
2008(33750)
2007(30649)
2006(27542)
2005(25052)
作者
(108850)
(91271)
(90442)
(86364)
(58166)
(43572)
(41054)
(35544)
(34590)
(32916)
(31168)
(30787)
(29317)
(29033)
(28623)
(28016)
(27020)
(26746)
(26314)
(26238)
(23219)
(22652)
(22265)
(20990)
(20427)
(20416)
(20301)
(20271)
(18667)
(18183)
学科
(158814)
经济(158614)
管理(104740)
(101544)
(79554)
企业(79554)
方法(64631)
数学(55069)
数学方法(54320)
(52433)
中国(42757)
(40070)
业经(35852)
(35731)
农业(34561)
(33730)
地方(32172)
(28202)
贸易(28184)
(27325)
(26189)
银行(26116)
理论(26050)
(24948)
(24537)
金融(24527)
(23698)
财务(23600)
(23593)
财务管理(23535)
机构
大学(536015)
学院(531948)
(218993)
经济(214128)
管理(200448)
研究(188726)
理学(170940)
理学院(168909)
管理学(165761)
管理学院(164790)
中国(144903)
(116589)
科学(115979)
(103655)
(99408)
(98369)
研究所(88751)
中心(85312)
(82773)
业大(81080)
财经(80810)
农业(77211)
北京(74663)
(73111)
(72059)
师范(71377)
(67067)
经济学(66284)
(65590)
财经大学(59322)
基金
项目(344641)
科学(269402)
研究(251881)
基金(248543)
(217322)
国家(215497)
科学基金(182725)
社会(157899)
社会科(149275)
社会科学(149234)
(133697)
基金项目(130408)
自然(117662)
教育(116158)
自然科(114869)
自然科学(114834)
(112854)
自然科学基金(112780)
资助(103502)
编号(103115)
成果(86824)
重点(77862)
(76864)
(73668)
课题(72218)
(70082)
创新(65502)
科研(65470)
教育部(65297)
国家社会(64843)
期刊
(255036)
经济(255036)
研究(164507)
中国(112531)
(94157)
学报(88746)
(81407)
科学(79978)
管理(74480)
大学(66934)
农业(63295)
学学(62694)
教育(62305)
(53176)
金融(53176)
技术(46504)
财经(40761)
业经(40760)
经济研究(39332)
(35002)
问题(33488)
(32777)
图书(27630)
(27282)
技术经济(26782)
(26680)
世界(25689)
理论(25213)
统计(24683)
科技(23826)
共检索到824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洪远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户经济行为分析:研究框架 1.农村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的现状 经济改革意味着在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其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换。农村经济改革使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自主决策地位大大提高,市场机制对农村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作用明显增强。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使农户变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确立了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和财产支配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德弟  沈月季  李兰英  程云行  徐秀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桂霞  刘怀宇  
本文通过对农户家庭经济行为模式既有研究的讨论认为,新家庭经济学的单一模型对分析农户家庭效用集是适合的。农户通过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本的配置,实现了家庭成员间风险共担、收入共享的家庭收入效用最大化目标。这种农户非契约性的集体行动形成的风险规避和家庭资本积累机制体现出经济理性的"家庭理性"行为,对于分析农户经济行为及进行经济学建模具有重要意义。在"家庭理性"的分析框架下,农户对外出务工和农业经营有着不同于传统研究的策略选择集、行为特征和劳动力资本配置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宁满秀  
本文以预期效用理论为基础,从农户生产行为的视角对农业保险制度的环境经济效应给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农业保险制度下农户生产行为的变化,为设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保险制度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贺振华  
本文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从理论上分析了兼业的形成机制以及兼业的后果。本文认为 ,工业工资、农业收入、农业生产最低投入时间、农户劳动力结构以及农户外出可能从事的工作影响了农户的就业选择。同时 ,在本文提供的分析框架内 ,作者分析了兼业的农户特征和地区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严善平  
本文利用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的家庭属性、户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个人属性对家庭现金收入、自营工商业的行为、就业选择(就业天数和非农就业)以及工资决定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本文提出的以下几个假说得到了有力的统计支持。第一,农户的现金收入取决于农户是否自营工商业和非农就业的多少;第二,农户是否自己经营收入较高的工商业、家庭成员是专门从事工商业还是兼业,受其家庭属性和个人属性的影响;第三,拥有较多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之所以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得到较为合理的配置,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业已健全,拥有较多的资本便可以得到较多的回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上述机制的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学萍  易法海  
本文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运用比较分析法,选取覆盖面、交易成本、可持续性三个指标对我国农户间自由借贷制度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从总体来看,农户间自由借贷制度的效率较高,但该制度的效率正面临着逐渐衰减的趋势。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要提高农户融资制度的效率,必须引入正式金融中介,增加正式融资制度的供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开丽  张安录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生在我国农村的重要社会经济现象,既关系到土地供给的总体结构与变化,也关系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更关系到农户的生存状况。论文在分析当前农户脆弱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土地利用变化中农户脆弱性理论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包括暴露性指数EI、敏感性指数SI和自适应能力指数AI。根据量化后的SI和AI,可以计算出农户的脆弱性指数VI。论文以中国中部经济区5个省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作为案例研究区域,在大规模农户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了定量测度敏感性指数SI和自适应能力指数AI的指标体系,运用几何平均数算法对其进行量化,并由此分别计算出各省份农地转入户和转出户的脆弱性指数VI。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洁  祁春节  
笔者以"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中的契约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来探讨影响企业与农户对契约选择的因素,并构建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交易的不确定性、治理成本和双方的权力安排等对企业与农户间契约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由此获得的启示是,应建立契约的保障机制来降低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建立长期的信誉与合作,使农户和企业保持利益上的协调一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必良  王玉蓉  
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结合的角度说明,一个经济组织的经济绩效,既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制度安排,也取决于组织制度安排与环境的相容性。这里的环境不仅指制度环境(如宪法秩序、政府政策框架、意识形态等),而且还包括经济组织运行的资源环境、产业特性及其市场环境。不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建伟  张兆亮  
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探讨宅基地流转主体的行为规律和影响因素对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高效、可持续流转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农户行为理论构建农户特征、宅基地特征、地权稳定性等8个特征因素的21个变量,借助4省的1053份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类比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对宅基地流转的农户群体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宅基地流转与未流转的两类群体样本中有20个变量都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反映出流转农户特有的群体特征;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农户的年龄、性别、是否购买养老保险、是否具有手艺或颁发使用权证等14个变量对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具有不同强度及方向的显著影响,且影响因素随着宅基地距市(县、区)中心距离的远近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体呈现为与远郊农村相比,近郊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多样。研究认为,在未来的宅基地流转工作中,地方政府可依据宅基地流转的主体特征进行流转群体定位,并根据不同特征的宅基地及农户给予不同的工作重心关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宁  吴春凤  刘聪  
为解决农户有效参与水利管理的合作意愿,本文基于博弈论的农户合作管理困境,首先对农户参与水利管理的单次静态博弈进行了合作意愿分析,得出农户在合作的单次博弈中必将陷入两难困境,导致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产生冲突,农户产生"搭便车"的倾向,且农户集体之间的合作难以达成。其次,基于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的研究假设,再次对农户所处的两难困境进行重复动态博弈分析,推演出农户参与水利管理的合作意愿主要来自政府的有效激励机制设计及承诺。最后,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对500个农户参与水利管理的合作意愿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与农户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传波  
本文介绍了一个风险和脆弱性分析框架,该框架将农户的各类资源、收入、消费、福利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很好地纳入到一个体系之中。讨论了农户可能遭受的各类资产风险、收入风险和福利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在贫困落后地区的特征。按此框架,本文对来自中国贫困地区108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风险和经济困难的认知涉及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多种风险交织是农户风险的一个突出特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一、改革实践和改革理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作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理论界研究讨论的中心之一,并且不断地摆脱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束缚,迅速地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着广泛的现实基础和深厚的思想渊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彭小辉  
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基本细胞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单个农民并非决策的主体,家庭成员的个人决策无疑受到家庭决策的影响和控制,成员个人的行为和目标必然受到家庭总目标的约束,我国农村家庭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常为实现一个可能的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农户总是作为一个整体从事各种收入创造活动,在一个家庭内,单个农民的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