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3)
- 2023(3517)
- 2022(2871)
- 2021(2341)
- 2019(4258)
- 2018(4124)
- 2017(7866)
- 2016(3989)
- 2015(4556)
- 2014(4646)
- 2013(4781)
- 2012(4750)
- 2011(4699)
- 2010(4849)
- 2009(4751)
- 2008(4303)
- 2007(3950)
- 2006(3895)
- 2005(3645)
- 2004(3246)
- 学科
- 济(46924)
- 经济(46905)
- 地方(13839)
- 方法(11492)
- 地方经济(11321)
- 管理(11237)
- 数学(10423)
- 数学方法(10401)
- 中国(7506)
- 业(7404)
- 学(6953)
- 业经(6701)
- 经济学(5995)
- 企(5770)
- 企业(5770)
- 环境(5072)
- 农(4819)
- 融(4592)
- 金融(4592)
- 产业(4440)
- 发(4415)
- 体(4210)
- 制(4200)
- 和(3993)
- 财(3974)
- 资源(3962)
- 总论(3933)
- 信息(3754)
- 银(3598)
- 银行(3591)
- 机构
- 学院(70803)
- 大学(70598)
- 济(43930)
- 经济(43287)
- 研究(29252)
- 管理(24102)
- 中国(21556)
- 理学(20189)
- 理学院(19952)
- 管理学(19735)
- 管理学院(19596)
- 财(17013)
- 经济学(15554)
- 科学(15084)
- 所(14915)
- 京(14017)
- 经济学院(13634)
- 财经(13565)
- 研究所(13328)
- 经(12194)
- 中心(11986)
- 江(10660)
- 院(9918)
- 财经大学(9852)
- 科学院(9535)
- 北京(9120)
- 社会(9063)
- 经济研究(8984)
- 农(8806)
- 范(8261)
- 基金
- 项目(40624)
- 科学(32162)
- 基金(30241)
- 研究(29630)
- 家(25890)
- 国家(25719)
- 社会(21844)
- 科学基金(21836)
- 社会科(20817)
- 社会科学(20812)
- 省(15283)
- 基金项目(15205)
- 资助(12856)
- 教育(12411)
- 划(12162)
- 自然(11992)
- 自然科(11696)
- 自然科学(11693)
- 自然科学基金(11485)
- 济(11365)
- 经济(11277)
- 发(10496)
- 编号(10282)
- 国家社会(9836)
- 重点(9316)
- 发展(9101)
- 部(9071)
- 展(8991)
- 成果(8435)
- 教育部(8060)
共检索到117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一凡
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在地缘政治博弈对世界经济影响愈发强烈的大背景下,在周期性与结构性原因的共同促使下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三重低潮,而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仍在加剧。如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深化逐步推动中国不断尝试走出全球经济下行的困境,为接下来的增长提供更多经验。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相互捆绑在同一“战车”上,打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并遏制中国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在应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同时迎接美国的挑战,需要进一步针对经济发展进行转型,通过高端制造业为中国发展创造机会,在同全球南方国家良好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海外增长点,并让世界看到更加真实的中国,新的中国增长方案也将在脱离西方国家的依赖中得到实现。
关键词:
全球经济 地缘政治 高质量发展 中国方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一凡
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在地缘政治博弈对世界经济影响愈发强烈的大背景下,在周期性与结构性原因的共同促使下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三重低潮,而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仍在加剧。如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深化逐步推动中国不断尝试走出全球经济下行的困境,为接下来的增长提供更多经验。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相互捆绑在同一“战车”上,打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并遏制中国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在应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同时迎接美国的挑战,需要进一步针对经济发展进行转型,通过高端制造业为中国发展创造机会,在同全球南方国家良好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海外增长点,并让世界看到更加真实的中国,新的中国增长方案也将在脱离西方国家的依赖中得到实现。
关键词:
全球经济 地缘政治 高质量发展 中国方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佚名
"巧实力"思维一:变!号准消费者脉搏!经济低迷期,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工作不保,担心降薪导致家庭收入减少。于是,手里的钱袋就会越捂越紧。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对企业意味着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康亚华
本文首先分析企业成本管理成效不佳的原因,然后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提出制定长期战略规划、分流非核心业务、建立全员参与文化、明确成本管理重点、精细化管理等成本管理措施,并探讨简化产品设计等对产品价值链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以取得成本领先优势,提高竞争力。
关键词:
战略成本管理 价值链 成本动因 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朱民
第一,世界经济活动处于一个普遍的低水平状况;第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形成巨大冲击,在平面和增长速度两个方面把世界经济压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第三,虽然世界经济需要总需求拉动,但世界缺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第四,世界经济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由此,世界经济将处于一个结构性的持续低迷状态。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结构性低迷 持续性低迷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美国经济低迷何时休"的答案主要取决于未来美国的增长速度和通胀水平。本文基于对美国经济概况、人口结构和核心竞争力分析,国际外部环境和美国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货币和财政等政策取向的评估,以及和日本"失去的十年"的比较,认为美国经济不会长期衰退和通缩,也难以长期低迷。简单匡算表明危机后美国可能需要三年左右时间修复银行和家庭的资产报表,恢复常态经济增长。固本靠增长,治标靠通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朱民
第一,世界经济活动处于一个普遍的低水平状况;第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形成巨大冲击,在平面和增长速度两个方面把世界经济压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第三,虽然世界经济需要总需求拉动,但世界缺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第四,世界经济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由此,世界经济将处于一个结构性的持续低迷状态。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结构性低迷 持续性低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在各类数据超预期回落中步入新常态的艰难期。从短期来看,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在外贸回升、房地产投资触底以及消费小幅回暖的作用下于第3季度触底,第4季度小幅回升。但从周期角度来看,2015年不是本轮"不对称的W型"周期调整的第二个底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的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以及政治经济周期决定了2016年中期才能出现坚实的触底反弹。针对2015年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的10大新特征和4大风险,本报告认为,鉴于新常态步入到攻坚期,很多宏观指标发生变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无论从基本哲学、理论基础、框架体系、总体定位以及工具选择都需要全面重新梳理。
关键词:
新常态 萧条 泡沫 大改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晖
日本进入经济低迷期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政策上的摇摆———兼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文/赵晖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日本长期以来的国策日本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投资,内容包括道路、铁路、港湾、机场、水利、通讯设施、公共住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殿昆
自 2 0 0 0年以来 ,由于中央前期实施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效应 ,我国经济增长摆脱了去前年的减速趋势 ,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 ,但是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 ,仍处低迷状态。导致经济快速增长与物价低迷并存的原因 ,一方面是 2 0 0 0年上半年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力增强 ,使宏观经济止跌回升 ,另一方面 ,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农村市场启而不动 ,启动民间投资难度较大 ,过剩生产能力未得到淘汰等因素阻碍了物价稳定回升。为此 ,政府应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 ;深化改革 ,增加出口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培育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 ,推动消费层次升级 ,并同时继续开拓农...
关键词:
经济快速增长 物价低迷 回升 农村市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明忠
2008年劳动就业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最的表现就是,由于就业岗位增幅下降,一些企业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减少员工数量,引起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多,劳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样。我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华
2002年,美国经济增长乏力,股市低迷,发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企业破产成风,财政赤字庞大,失业率上升。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全线飘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我们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常胜不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斯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发展连续10多年的长期低迷,其宏观视角的原因在于,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提供巨大的市场,使日本忽略了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所以,当90年代中国取得技术进步而增强竞争力、美国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而占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制高点时,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就成为必然。笔者认为,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普遍低迷,为我国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关键词:
日本经济 宏观视角 剖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飞
20世纪的90年代被称为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毋庸多说,"失去10年"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的发生期间。泡沫经济时期企业和居民相信土地价格永远上涨的"土地神话",结果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同时膨胀,土地神话的破灭使得资产和负债情况严重受损,地价的下跌直接打击了信用风险最集中的银行部门,动摇和破坏了日本经济信用体系的根基。资产和负债的严重受损、信用体系的破坏是日本经济低迷的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豪皞
日本为何迟迟走不出长达10年的经济低迷?政府各项刺激经济的财政措施为何不见成效?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看来有深层次的原因:曾给日本经济带来过辉煌的公司治理模式和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现在却成了绊脚石。这些制度扭曲市场,限制自由竞争,导致国内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使综合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从根本上阻碍了经济的增长。了解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处于经济过渡期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关键词:
日本经济 生产率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