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4)
- 2023(18031)
- 2022(14986)
- 2021(13630)
- 2020(11253)
- 2019(25476)
- 2018(25259)
- 2017(48900)
- 2016(26907)
- 2015(29880)
- 2014(30134)
- 2013(29420)
- 2012(27069)
- 2011(24551)
- 2010(24614)
- 2009(22538)
- 2008(21652)
- 2007(19244)
- 2006(17218)
- 2005(15291)
- 学科
- 济(121644)
- 经济(121523)
- 管理(77763)
- 业(71742)
- 企(57800)
- 企业(57800)
- 方法(47395)
- 数学(41266)
- 数学方法(40828)
- 中国(31861)
- 农(31494)
- 地方(26798)
- 学(26688)
- 财(26592)
- 业经(25943)
- 农业(21268)
- 环境(20164)
- 贸(20029)
- 贸易(20020)
- 制(20017)
- 易(19392)
- 和(17326)
- 理论(16984)
- 银(16581)
- 银行(16513)
- 策(16283)
- 技术(16221)
- 融(16075)
- 金融(16074)
- 务(15981)
- 机构
- 大学(386444)
- 学院(386240)
- 济(162120)
- 经济(158799)
- 管理(149867)
- 研究(135788)
- 理学(129666)
- 理学院(128243)
- 管理学(126020)
- 管理学院(125356)
- 中国(99104)
- 科学(84725)
- 京(82037)
- 财(71402)
- 所(69142)
- 农(68194)
- 研究所(63242)
- 业大(60592)
- 中心(59926)
- 财经(57256)
- 江(56763)
- 农业(53589)
- 经(52048)
- 北京(51713)
- 范(50286)
- 师范(49739)
- 经济学(49257)
- 院(48845)
- 州(45354)
- 经济学院(44122)
- 基金
- 项目(263540)
- 科学(206202)
- 基金(190819)
- 研究(189356)
- 家(168023)
- 国家(166625)
- 科学基金(141810)
- 社会(120388)
- 社会科(114061)
- 社会科学(114031)
- 省(102876)
- 基金项目(100944)
- 自然(92682)
- 自然科(90469)
- 自然科学(90444)
- 自然科学基金(88816)
- 划(86816)
- 教育(85909)
- 资助(78132)
- 编号(76321)
- 成果(61496)
- 重点(59258)
- 发(57378)
- 部(57339)
- 创(54258)
- 课题(52926)
- 创新(50658)
- 科研(50135)
- 国家社会(49515)
- 教育部(48801)
- 期刊
- 济(182250)
- 经济(182250)
- 研究(115900)
- 中国(71227)
- 学报(65301)
- 农(62557)
- 科学(58493)
- 管理(55218)
- 财(52323)
- 大学(48773)
- 学学(46265)
- 农业(42692)
- 教育(39532)
- 融(33976)
- 金融(33976)
- 技术(32342)
- 经济研究(30208)
- 业经(29072)
- 财经(28240)
- 经(24300)
- 问题(23772)
- 业(21485)
- 技术经济(19682)
- 科技(18935)
- 版(18187)
- 图书(18051)
- 理论(17676)
- 贸(17556)
- 现代(17541)
- 商业(17263)
共检索到568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永生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战略选择。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目标压力。经济低碳化既有导致部分行业萎缩就业减少的负效应,又有催生新行业带来就业增加的正效应。通过计量经济低碳化对三次产业就业的影响,中长期经济低碳化对我国就业的整体影响是正向和积极的。考虑到发展的阶段性,我国经济低碳化只能是实施相对低碳化的经济,但长期发展战略要树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加快实现战略部署,实现向低碳发展和低碳就业的转型。经济低碳化扩大就业需要实施积极的低碳发展就业促进政策,在制定经济低碳化发展战略时统筹考虑扩大就业;在结构调整中要兼顾侧重并举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在创新激励机制培...
关键词:
经济低碳化 就业 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启平
低碳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扬弃,经济低碳化带动就业低碳化。现阶段,我国"高碳"就业在能源和气候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变得难以持续,国际社会"绿色新政"为就业转型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带来的就业变化显而易见。低碳经济是覆盖所有行业的发展模式,劳动力流向低碳产业需要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农业低碳化,建立城乡共生的就业环境和低碳经济市场,以实现绿色就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增长 就业 政策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大量避险资金涌入美国,美元汇率出现持续升值趋势,但2009年3月份以后,美元新一轮贬值趋势成为全球经济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当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之鑫 陈元 刘鹤 刘克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周期性与趋势性放缓叠加的局面,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短期、中期、长期层面予以积极应对。短期:要将货币政策的定位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并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的赤字率,以降低负向产出缺口;中期:注重对消费需求的拉动和全面减税,从需求和供给两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长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动力。
关键词:
增速放缓 宏观经济政策 短中长期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 朱之鑫 陈元 刘鹤 刘克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龙
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本文试图从有效政策设计角度,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及其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 低碳经济 政策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俊伶 夏侯沁蕊 王克 邹骥 孔英
工业是中国最大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部门,对低碳转型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工业模块的"自下而上"能源系统模型PECE-LIU2017,展望工业部门的发展与排放趋势,探讨不同情景下中长期低碳转型的可能路径。结果显示:①在充分发挥减排潜力的条件下,工业部门有望在202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50年排放量由基准情景的59亿吨下降到21亿吨;②能效提升是减排的关键,生产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有着重要贡献,但要实现2℃温升目标,还需在2030年后推广应用CCS技术;③工业部门的技术普遍较为成熟,2050年大部分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为负,节约的费用可以弥补新增投资,但CCS等技术仍需政府支持;④2050年前,工业部门能够以不到总低碳投资需求的10%贡献25.62%的减排量,低碳转型具有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接受性。中国工业部门应坚持在近期以成熟的能效技术为主、中长期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方向,走出一条率先达峰及深度脱碳的转型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阳 王伶鑫 赵一凡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总量压力,又存在多重结构性矛盾,政策和服务管理效能亟待提升。“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总量持续扩大、重点行业需求旺盛、就业转移下沉加快、长期失业压力加大和灵活就业稳健发展五个特点。从现在到2035年,是妥善应对青年劳动人口供给冲击、着力调整优化高校毕业生配置结构的重要时间段。应当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战略性工作,以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总体目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计划,强化指导帮扶,守住安全底线,努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快就业、就好业、乐就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帆
建立以高技术为先导的高端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高效安全的经济运行基础上才能相应建立起各种层次人才协调有序的、大容量且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国民就业体系。文章认为,中国社会应引导建立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呈由高端带动中低端,配套运行的组合模式,相应建立稳定的社会分层型的就业体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改进外贸出口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合理的投资、消费比例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就业机会;投资拉动就业的思路不能改变;政府应致力于学校教育与市场经济衔接的工作。
关键词:
就业 高端化产业 互补型结构 外贸 投资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晴
随着中美两国贸易由互补性向竞争性转变,中美贸易摩擦起起伏伏。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实际情况设置五种情景,运用CGE-Dyn模型对加征关税采用冲击加权的办法来定量测算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中美两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摩擦升级会扩大双方损失;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中国农业和制造业进出口和产值带来不利影响,服务业出口反而有所增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颖 徐峰 许端阳 杜红亮 张翼燕
建国以来印度共推出了四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每一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涵盖的时间约为10—30年,起到了引领和规范印度五年规划的纲领性政策作用。2013年初,印度政府推出了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STI),它服务于印度提出的要从服务业大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围绕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印度创新模式",强化科技创新的管理协调职能,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国内外双轮驱动等方面,加强了项层设计。有鉴于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界对此涉猎较少,本文分析印度第四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演变过程,研究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我国情况研究其创新政策设计和制定过程,并在最后探讨了印度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些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玉香 孟祥云
首先分析了低碳物流的相关研究成果、内涵及其主要功能环节,接着剖析了制约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物流服务企业发展低碳物流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物流服务企业 低碳化 发展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小国
该文首先对低碳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指出当市场行为产生外部性时,一方面可通过政府征税等手段直接干预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在产权界定清晰的条件下,许可证交易制度可消除或减弱外部性。进而,从环境规制、市场利用、市场创建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归纳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明确各种政策工具的功能、效果与适应性。最后指出,经济低碳化的产业政策是一个复杂体系,需要基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等层面进行系统设计,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机制 产业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