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9)
2023(6439)
2022(5150)
2021(4539)
2020(3587)
2019(8277)
2018(8011)
2017(14611)
2016(7517)
2015(8362)
2014(8257)
2013(8239)
2012(7992)
2011(7449)
2010(7988)
2009(7316)
2008(7007)
2007(6296)
2006(6035)
2005(5728)
作者
(21419)
(17976)
(17718)
(17281)
(11654)
(8373)
(8159)
(6893)
(6881)
(6600)
(6347)
(6020)
(5867)
(5784)
(5690)
(5617)
(5297)
(5251)
(5158)
(4845)
(4800)
(4475)
(4334)
(4273)
(4230)
(4120)
(3844)
(3739)
(3696)
(3506)
学科
(56269)
经济(56231)
管理(18766)
地方(16169)
方法(13551)
(12729)
中国(12114)
地方经济(12109)
数学(11523)
数学方法(11408)
(10363)
企业(10363)
(9587)
业经(9419)
(8128)
理论(7471)
(7015)
经济学(6823)
(6803)
金融(6801)
(6527)
环境(6292)
关系(6026)
(5988)
银行(5986)
(5957)
(5926)
(5851)
(5829)
农业(5686)
机构
大学(111957)
学院(111272)
(56384)
经济(55288)
研究(43868)
管理(36609)
中国(33471)
理学(30090)
理学院(29676)
管理学(29119)
管理学院(28888)
(24971)
(23783)
科学(22731)
(21558)
经济学(19107)
中心(19048)
研究所(18980)
财经(18938)
(18886)
(17039)
(16993)
师范(16874)
经济学院(16717)
北京(15768)
(15597)
(14708)
财经大学(13765)
师范大学(13677)
(13242)
基金
项目(64760)
研究(51992)
科学(50608)
基金(45544)
(38424)
国家(38097)
社会(34462)
社会科(32597)
社会科学(32587)
科学基金(32193)
教育(24909)
(24854)
基金项目(22531)
编号(20840)
(20228)
资助(18687)
成果(18465)
自然(16840)
自然科(16403)
自然科学(16399)
自然科学基金(16066)
课题(16021)
(15548)
重点(15223)
国家社会(14986)
(14506)
(13598)
(13509)
发展(13503)
经济(13471)
期刊
(74355)
经济(74355)
研究(42901)
中国(28164)
(19318)
教育(18241)
管理(17511)
学报(13626)
科学(13272)
经济研究(13196)
技术(13083)
(12573)
(12495)
金融(12495)
大学(11392)
财经(10824)
学学(10274)
(9565)
问题(9024)
业经(8822)
农业(8177)
(7575)
技术经济(7153)
世界(6984)
国际(6722)
统计(6405)
经济问题(5849)
职业(5736)
经济管理(5671)
(5568)
共检索到194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龚天平  李海英  
我国学界对经济伦理范畴的理解主要有经济的伦理、伦理的经济、经济与伦理等三种方式。虽然各有道理,但都没有揭示经济伦理的实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伦理是一种植根于人们经济交往关系中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和实践活动,其内涵有三:一是指经济关系的伦理意识即经济伦理意识,是人们关于经济关系的善与恶、是与非、正当与不正当、应该与不应该等价值取向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观念;二是指经济行为的伦理准则即经济伦理规范,是指导和评价经济主体行为的善恶价值取向、调整主体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三是指经济主体的道德实践即经济伦理实践,是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的一切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和活动,可分为经济个体道德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世玉  
[摘 要]经济与伦理存在着间接或直接的依存关系。经济是不能脱离道德的,它不仅要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而且总是在人的道德素质的合力作用下进行的。当经济主体从事经济行为时,自觉运用和遵守伦理规范,能产生一系列客观效益。但是,在经济与人们的生活领域中,伦理并不是单纯的道德理论和行为,它能引发各种利益,并具有经济利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亮  
当代教师伦理研究主要呈现出三种取向:规范取向旨在追求学校道德目的的达成,以教师为道德主体,重在规约教师的教育行为;专业取向旨在遵循专业主义的要求,以教师为专业主体,重在改善教师的专业品质;实践取向旨在寻求对技术主义的超越,以教师为实践主体,重在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三种研究取向互有短长,相互交错,为建立一种整合的教师伦理研究范式提供了可能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全忠  
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以富而好礼为价值取向,以义来调整利益关系,注重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与节用。其思想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望华  
马克思的经济服务观包含着以服务产品的形式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一般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以及促进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三重伦理内涵,它揭示出服务是经济价值和精神道德价值的统一,给人们开启了一个理解现代服务观的辩证法视野,并提供了一个解决服务型社会构建中存在的双重基本矛盾关系的理论视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尚卫红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过程中 ,经济体制运行方式和经济组成结构都在发生着深刻而急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经济关系、经济体制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人们的道德行为和社会伦理规范对市场经济的经济关系、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市场经济与伦理观念、规范和制度是无法分裂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如何 ,怎样使市场经济得到规范和完善 ,成为当今理论上和实践上迫切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庆成  尤玉军  洪成文  
在高等教育经费渠道多元化的时代,社会筹款已成为国内外诸多大学领导肩负的重任之一。然而筹款过程中涉及相关伦理问题,筹款伦理不仅关涉大学募款行为的正当性也关系到未来大学筹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大学筹款伦理内涵、价值和产生伦理冲突的诱因分析,探讨大学筹款规避伦理风险和管理危机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日益蓬勃的高校基金会管理提供经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法容  
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伦理规范 ,是以德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又一手段。坚持社会主义的义利统一观 ;注重效率 ,维护社会公平 ;质量第一 ,消费者至上 ;勤劳敬业 ,合法致富 ;诚实守信 ;尊重人 ,关心人 ,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公平竞争 ,优胜劣汰 ;反对奢侈浪费 ,提倡文明健康的消费观 ;保护生态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是其重要经济伦理规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卞一洋  张治河  
我国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生态问题和气候异常现象日益突显。要解决这一问题,向全社会普及低碳经济和生态伦理规范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在介绍低碳经济和生态伦理规范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低碳经济和生态伦理规范普及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普及低碳经济和生态伦理规范的若干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中国旅游空间实践蓬勃发展之际,在一些地区或领域出现了空间生产和空间不正义问题,这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旅游空间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未来旅游业的理性发展,中国旅游空间实践正面临一个将空间正义思想和理论应用于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好时机。只有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才能建立并推动空间正义的中国化,以及在旅游实践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这也是旅游空间实践和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中国旅游空间实践蓬勃发展之际,在一些地区或领域出现了空间生产和空间不正义问题,这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旅游空间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未来旅游业的理性发展,中国旅游空间实践正面临一个将空间正义思想和理论应用于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好时机。只有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才能建立并推动空间正义的中国化,以及在旅游实践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这也是旅游空间实践和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中国旅游空间实践蓬勃发展之际,在一些地区或领域出现了空间生产和空间不正义问题,这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旅游空间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未来旅游业的理性发展,中国旅游空间实践正面临一个将空间正义思想和理论应用于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好时机。只有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才能建立并推动空间正义的中国化,以及在旅游实践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这也是旅游空间实践和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贵  
伦理不能脱离经济而存在,经济也不能离开伦理而独立发展。利益是经济与伦理结合的中介,经济的伦理和伦理的经济是经济与伦理结合的现实镜像。经济与伦理的互动和融合,需要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流和合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洪登永  
Economists hold that an economy of market has a trend forward equilibrium if the eco-nomy of the society is continuously revolving- However, different balanced method is relativeto the fairness and welfare of the market behavior subject. Therefore, this is relative to theproblem of human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