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91)
2023(20832)
2022(17788)
2021(16240)
2020(13990)
2019(31914)
2018(31618)
2017(61031)
2016(33082)
2015(36822)
2014(36573)
2013(36414)
2012(33849)
2011(30533)
2010(31083)
2009(29564)
2008(29499)
2007(26686)
2006(24235)
2005(22323)
作者
(97591)
(81050)
(80693)
(76911)
(51667)
(38669)
(36646)
(31478)
(30764)
(29341)
(27761)
(27401)
(26144)
(26065)
(25461)
(24843)
(24154)
(23544)
(23367)
(23308)
(20319)
(20051)
(19634)
(18719)
(18247)
(18158)
(18131)
(17982)
(16383)
(15939)
学科
(150618)
经济(150426)
(110988)
管理(109658)
(97069)
企业(97069)
方法(61320)
数学(50249)
数学方法(49664)
(42863)
(39245)
中国(38488)
业经(37941)
(31707)
地方(29823)
(29593)
(28057)
财务(27982)
财务管理(27936)
农业(26988)
企业财务(26537)
技术(24991)
理论(24475)
(23994)
贸易(23972)
(23805)
(23531)
银行(23468)
(23221)
(22741)
机构
大学(484470)
学院(482006)
(204158)
经济(199962)
管理(187962)
研究(164807)
理学(160251)
理学院(158497)
管理学(155878)
管理学院(155006)
中国(128043)
(106417)
(99155)
科学(98691)
(83871)
(78608)
财经(77206)
研究所(75206)
(73899)
中心(73672)
(69869)
业大(69840)
北京(68277)
经济学(62282)
农业(61469)
(60056)
(59585)
师范(59462)
(58379)
财经大学(56925)
基金
项目(310285)
科学(244434)
研究(226977)
基金(225911)
(196549)
国家(194888)
科学基金(167666)
社会(144863)
社会科(137320)
社会科学(137280)
(119785)
基金项目(118313)
自然(108125)
自然科(105606)
自然科学(105579)
自然科学基金(103748)
教育(102927)
(100553)
资助(93902)
编号(91306)
成果(75308)
重点(69328)
(68626)
(66457)
(66269)
课题(62999)
创新(61627)
国家社会(59828)
教育部(58923)
科研(58774)
期刊
(238096)
经济(238096)
研究(151681)
中国(97349)
(79921)
管理(77190)
学报(74381)
(71612)
科学(68569)
大学(57295)
学学(53889)
教育(49613)
农业(48732)
(47337)
金融(47337)
技术(42803)
财经(39694)
经济研究(37993)
业经(37143)
(34141)
问题(30690)
(27181)
技术经济(26691)
(24299)
统计(23045)
理论(22993)
现代(22962)
图书(22678)
科技(22496)
世界(21749)
共检索到746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再勇  严宝玉  盛朝晖  李宏瑾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率过高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如何衡量投资效率成为问题的关键。我们借鉴经济增加值(EVA)方法,通过对2001—2005年我国和北京市制造业EVA回报率的计算及其与投资的关系发现,总体而言,近年来各行业高投资率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即是有效率的,以此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也是具有相当坚实的微观基础的,这对评估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其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玉洁  刘曙光  王嘉奕  
本文利用2001—2019年RCEP各国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伙伴国的制造业贸易规模、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通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关税承诺表,计算协定生效后各国农业、矿业、各类制造业的关税水平,进而采用GTAP模拟RCEP协定对各国宏观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伙伴国制造业贸易合作稳步发展,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RCEP生效可推动中国、东盟、韩国等成员国经贸增长,加快居民福祉增速,同时也会对俄罗斯、印度、加拿大带来一定负面冲击。RCEP生效将显著扩大伙伴国制造业贸易规模,促进中国优势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以上实证结果,中国应积极利用RCEP中心和枢纽地位,推动成员国之间分工协作并与欧美发达国家展开良性互动,打造亚太地区制造业集聚区,推动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和价值链的延伸。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娟  廖信林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共生关系,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回归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总结了结论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胡立  
本文采用1994~2003年和2004~2010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中国全部制造业、不同外向度和不同劳动密集度制造业部门均衡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不管是整体还是分类回归,2004年前,制造业部门就业都与实际有效汇率、工资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就业正相关,但2004后就业与实际有效汇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就业正相关。从整体上看,2004年前经济增长对制造业部门就业影响不明显,2004年后则有微弱的拉动作用,并主要作用于外向度低的部门。在分类检验中,2004年前的就业实际有效汇率弹性大于2004年后,且外向度高的企业就业受汇率升值的不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景峰  
本文以中国12个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本存量和产业集群程度进行合理度量的基础上,使用非平稳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本文基于环渤海44个城市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二者间的关系受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成本和空间集聚影响和制约。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中等运输成本条件下空间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极的形成,突破一定临界值后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制造业适度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制造业过度集聚引发拥挤效应会抑制经济增长。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政策,并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和空间布局优化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学礼  张茜  张超  
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行业增加值占比、投资增长率和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探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区域特征,分析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这三个指标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最终依据实证结果,分析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房地产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的可能原因。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引发了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关系、"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蕾  
基于世界75个经济体2000—2014年的数据,将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纳入带有交互项的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产业内升级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总影响,并将其与制造业产业间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产业内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制造业产业间升级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不稳健;第二,制造业产业内升级可以通过服务业传导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且产业内升级通过服务业传导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大于产业间升级;第三,偏效应值表明,制造业产业内升级总体上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远强于制造业产业间升级在剔除不稳健的直接影响的情况下总体上表现出的对经济增长的微弱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宗刚  刘喆  程连元  
文章从四大功能区入手,利用2001年~2009年北京市18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会引起相应区域经济分别增长0.50%和0.57%;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区,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则具有负面抑制作用,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会引起相应区域经济水平下降1%和0.20%。因此,为合理发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正视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两面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文举  龙睿赟  
基于生产前沿理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不仅将技术无效率和环境代价纳入了分析框架,而且还与"物质平衡思路"一致;该模型将绿色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为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资本深化3大部分。对重庆市27个制造行业的经验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增长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无效率现象,但50%以上行业的技术效率都得到了改善或维持不变;资本深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进步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其中的贡献相对较小;技术进步是引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充分发挥重庆市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后续发展中必须转变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坤  
采用中国西部1991—2010年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西部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西部开发战略、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西部省份的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西部开发战略的后续效应递减,特别是人才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水平低等问题凸显;西部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针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泽  侯俊东  肖人彬  
本文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主要受我国制造业发展情况、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度、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且货币供应量充足,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外开放度增大,制造业增加值不断上升,这将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因此,我国制造业企业要以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为基本,掌握态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改革制造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从而提高海外并购的效果与效率,最终实现"走出去"战略和"制造业强国"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成樑  李蒙蒙  
本文基于GGDC产业数据库和PWT宏观数据库提供的跨国数据,选取1976—2010年3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分别用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制造业部门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衡量制造业规模,用经济增长率标准差方法和HP滤波方法衡量经济波动,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制造业规模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制造业部门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与人均实际GDP均呈现倒U型关系,人均实际GDP达到10 000美元时(2005年不变价格),制造业规模达到极大值。基于总体样本的估计发现,制造业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